百度百科   
 
文化艺术
 
 
 
 
 
 
 
 
 
 
论河西魏晋墓画的艺术特色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4-23 09:41:22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论河西魏晋墓画的艺术特色

酒泉魏晋墓壁画的设色以赭石和红色为主,色彩热烈明快、单纯和谐。画法大多用土红色起稿,然后用墨线勾出轮廓,再用赭石、红色等色填入,颜色基本以红色为主,间以土黄、石绿等色。大多用土红色外框分割画面。总体来说,壁画砖在设色上大多采用勾填画法,如新城5号墓的犁地图用土红色起稿,用墨线勾出轮廓,设色以赭石和红色为主,有的兼用黄、白、浅绿等矿质颜料,用色单纯,色彩的总体效果热烈而明快。也有的不起稿,直接用墨线勾勒出人物、动物的轮廓,采用一次完成的勾填法。新城中晚期墓中壁画的设色方法则更加多样,如5号墓出行图的设色,除勾填画法外,还使用勾勒画法,不仅用墨线勾勒,还用色线勾勒,使画法的色彩感和层次感得以加强,这是绘画技法的一大发展。同时,还采用了各种原色的多样配置方法,在黄色的甲胄和衣服上、在白色或赭色的马身上,重置着红、白和金黄色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条,与以设骨法绘成的飘动着的朱红的麾,举着的黑色和黄色的幢,五彩缤纷地相互辉映。由于不同颜色的点、线、面交错地间镶或重置,虽然用色不多,却显得复杂绚丽。在染色时,毛笔的各部分因含水和含色浓度有所不同,自然地分出了深浅层次,显示光影效果及晕染因素。在1号墓中,有的画上用朱红色染出的妇女脸上的红晕,这可以认为是晕染的雏形。①这些用色方法比设色方法单纯的汉画有很大的发展,而且能够做到对物用色,已经达到绘画六法中“随类赋彩”的要求。

四、 巧妙精细的构图

墓室壁画作为墓室建筑的组成部分,在布局、内容、构图上都有其特殊性。酒泉魏晋墓室砖画早期的构图形式,沿用了汉画构图中常见的横分割二层或多层分层排列,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用装饰性很强的平视形式构图组织在一起。在中晚期的墓室砖画中则不见汉画常用的横分割、散点,或图案排列组合的构图方式,在一幅画面中多用独幅画单层排列的构图形式,着意捕捉事物发展过程中千变万化的瞬间,给人以隽永的回味和丰富的想象。其具体构图形式基本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一砖一画的叙事性、情景式构图。酒泉魏晋墓画多属于这种类型,壁画分布于照墙、墓室四周,多为一砖一画,大部分构图较为简单,绘画的装饰性大为减弱,画面具备可叙事性、情节性。其中不乏精妙之作。嘉峪关新城1号墓的狩猎图描绘了士族郊外狩猎的情景。图中绘三人三骑追逐两只野兔,马匹颜色为黑、红、青三色,强烈而明快。人物和动物都呈动态,这一瞬间,飞奔的兔子突然向回逃窜,狩猎的人勒住马的缰绳,骏马前蹄腾空而起,年轻的猎手迅速返身弯弓搭箭,饱满的构图充满了动势,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受。又如新城5号墓狩猎图将中箭奔逃的野兔,与欲返身补射的猎骑者相反离去的瞬间,扣人心弦地表现在同一个特定空间,既增强了射猎的戏剧性效果,又在构图中实现了开合有度、相反相成的巧妙构思。

也有少数壁画由两砖乃至数块砖绘成,还出现了一些如出行图等组合式和长卷式的构图。如新城6号墓出行图由七块壁画砖构成。其中四块壁画砖画的是骑马人,一块壁画砖画的是牛车,还有两块画的是步行官吏。从每块壁画砖来看,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合起来看,骑马的四块画像砖又构成了一个出行的队列,而将七块壁画砖放在一起又是一幅内容相互呼应、场面宏大、和谐完美的出行场景。新城魏晋墓在非一砖一画式的大场面中,构图时人物被安排在特定的某种情境中,表现出真实的生活情态,并着意捕捉最为动人的瞬间来表现,留给观者无穷的回味空间。在这幅出行图中,要在有限的砖面上表现出行的气势非常困难,但在民间画工独具匠心的构图经营上却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行场面的构图形式安排得非常巧妙,人物形象安排得疏密有致。墓主人的身份特殊,安排在最为疏松的地方,突显主体人物,而画面最为密集的地方排列着从骑武吏和武士。这样既突出主题人物,又丰富了画面。5号墓的牧马、牧牛、牧羊等图,画面中向前涌动的马、牛、羊及牧人的有聚有散,被着意地安排在同一个空间,实现了构图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画面具有很强的动势,又注重构成作品各种形象的相互关系,这些正体现了顾恺之所谓“置陈布势”与谢赫《古画品录》论画六法中“经营位置”的构图法则。可见,魏晋时期画匠在画面局部与整体构图经营处理上,并不是物象的简单罗列堆砌,而是抓住了最本质、最具有内在联系的现象加以表现,画面形象丰富多样,艺术构思巧妙而又深刻。

在壁画分布上,人们往往专注于一砖一画的局部,缺乏整体统一的直观感受和全面把握。正如郑言所言:“已经出版的许多报告和图录为了便于观察者观察到画面细部的特征,往往以砖为单位,尽量把砖印刷的较大。因为图版的限制,编写者不得不对画像进行选择,并按照题材重新进行编排。但是对于画像砖题材的确定常常从比较直观的特征出发,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这些画像砖原有的排列方式得不到充分表现,借助于出版物进行研究的学者容易产生一种错觉,忽视了这些画像砖之间的原有联系,将目光局限在小幅的画面之中。”②

另一类是大场面、全景式的构图。最典型的是丁家闸5号墓,该墓室全部用砖垒砌,分前、后两室,四壁、顶部均绘彩色通栏壁画,前室顶部中心彩绘复瓣莲花藻井,以下分为五层,以赭石宽带为界栏。这五层分绘天上、人间、地下三重境界浩繁复杂的景象。天上境界绘有祥瑞仙人、圣贤故事等。画面分成四幅,各幅布局相近,顶部中间倒悬龙首,两边钦云缭绕;底部神山林立,仙水悠悠;中部绘主体事物,各种祥禽瑞兽点缀其间。东壁东王公袖手端坐,发髻高耸,神情威严,上方太阳如明镜一般,金乌在其间飞翔。西壁西王母雍容华贵,近身侍女撑起华盖。王母头顶圆月高悬,蟾蜍肥硕,与顶部龙首相望。另有九尾灵狐,三足鸟乘云御风奔腾飞舞于王母座前。南壁神鹿驰骋,羽人广袖舒展,自由飞翔,右下脚绘有“汤王狩猎,网开三面”的故事。北壁天马图,几条弧线与直线简单组合,精当地刻画出马的矫健体态。

人间境界西壁描绘墓主人宴饮作乐和眷属出行的场面。墓主人跪坐榻上,神态傲然,近旁侍者一派狐假虎威的神气。墓主人前方,一幅歌舞升平、生趣盎然的场景:丽人翩翩起舞,童子翻腾起伏于云梯;后面一排伶人,前面的男子胡须上翘,神情庄重,似陶醉其中,后面三位女子且歌且弹拨、吹奏、击拍乐器,神态各异,惟妙惟肖。墓主人身后是眷属出行图,四辆马车有序前进,中间一位年长侍女指挥若定。宴乐、出行图是人间生活重点描绘的部分,以显示主人的显赫地位和奢华生活。其他各壁分别描绘了采桑、庖厨、屠宰、耕种、打碾、运输等众多劳动场面,生动地再现了十六国时期河西偏安,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此外,还有众多灵气生动的家禽畜兽,或动或静:如威风凛凛、相持不下的一对公鸡,疲惫前行的老牛,机敏守望的狗……展现出一派农业社会的典型景象。

地下部分依稀可见一些树木、房舍。整体画面翔实逼真,场面宏大,气势壮观。对人物的描绘,摆脱了概念化、程式化束缚,人物之间的联系通过表情和神态传递。人物、动物的形象更显得细腻。整个壁画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布局活泼、造型生动,尤其是墓主人燕居行乐图,以细腻的笔触、刚柔结合的笔锋和重彩,描绘和刻画人物的姿态,充分地显示画工高超的艺术才能,为我国艺术史的研究增添了重要篇章。

酒泉西沟魏晋墓砖壁画的构图也很有特色,总体以画像砖内容来安排位置高低,构成远近透视效果。壁画的远景内容如树林、生活在山麓旁的游牧部族往往被放在墓前各壁的上部位置,墓主人的生活起居图一般被放在较为醒目的墓壁中部,下部通常是炊厨和农耕等画面。墓中画像砖还按前、中、后室所赋予的环境寓意进行安排,并依墓的中轴线将墓室画像划分开,保证了墓中画像砖所表现故事内容的整体结构与可读性。这类壁画在继承河西壁画优秀传统的同时,在绘画形式技巧、造型布局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

与汉代墓室壁画繁缛复杂而又庞大的图像体系相比,酒泉魏晋墓室壁画单纯简朴,其艺术风格于稚拙中蕴含浪漫。画工所描绘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因而显得十分活泼感人。这些充满着生活情趣和自由浪漫精神的风俗画卷,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社会的生动写照。

[注 释]

①张朋川:《黄土上下》,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版。

②郑言:《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读荷兰小画派引起的对学院美术教育的思考 杨东梅; 
国画教学中的临摹探析 刘珂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职美术素描教学探究 曹永和 
高建辉书法艺术 
联系方式


读荷兰小画派引起的对学院美术教育的思考 杨东梅; 
国画教学中的临摹探析 刘珂 
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职美术素描教学探究 曹永和 
高建辉书法艺术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