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经济建设
 
 
 
 
 
 
 
 
 
 
金融扶贫 为贫困群众搭起产业“致富桥” ——澄城县创新探索四种金融扶贫模式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4-25 10:56:53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金融扶贫 为贫困群众搭起产业“致富桥”
——澄城县创新探索四种金融扶贫模式


 通讯员 温万虎 党智超 
    澄城县是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县,也是扶贫开发重点县,辖9镇1办163个行政村,人口40万,其中贫困村94个,贫困人口1.24万户4.23万人。为了确保2018年按期完成整体脱贫目标,该县今年把金融精准扶贫作为推动贫困群众产业致富有力抓手,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了“四种金融扶贫”模式,既解决了银行“惧贷”“惜贷”问题,又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难题,全县贫困户收入明显增加,脱贫攻坚步伐明显加快。 
    “政银”携手 点燃贫困户产业发展希望 
    “我去年就有扩大养猪规模的想法,但因家贫、苦于无资金,有想法没办法。年前得知向银行申请贷款,政府会提供无偿贴息,我看到了希望。今年初,通过递交申请、逐级审核等,没多长时间就拿到了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澄城县王庄镇翟卓村2组贫困户张剑锋激动地说,他用贷款购买的31头仔猪现已出栏,平均重量达到115公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格,纯收入预计达3万元,年底就有望实现脱贫。 
    如今,像张剑锋这样的贫困户,翟卓村目前共有48户,今年共得到扶贫贷款245万元,发展生猪500余头,苹果200余亩。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贷款难的问题,该县去年按照“贫困户申请、村级申报、乡镇审核、扶贫办审批、金融机构发放”的程序,大胆实施精准扶贫担保贷款项目,先后制定了《澄城县精准扶贫担保贷款实施办法》《澄城县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成立了精准扶贫贷款领导小组,县级财政拿出550万元风险担保基金,撬动银行贷款1.1亿元,采取“财政+银行+贫困户”金融扶贫模式,对有劳动能力、技能素质高和个人信用良好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发放1-5万元限期两年的全额扶贫贴息贷款。 
    据统计,此项目实施以来,已在全县163个行政村成立了村级风险防控小组,对1.24万户贫困户进行评级授信,累计发放贷款资金7000余万元,扶持了1820户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设施果蔬等产业。 
    互助资金 贫困群众身边的“小银行”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的差异很大,决定了金融扶贫不能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侧重。 
    被贫困地区群众形象地称为自己身边“小银行”的村级互助资金协会,是以财政扶贫资金为引导,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的互助金为依托,无任何附加条件的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在贫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转使用的生产发展资金。 
    针对生产生活困难、无力购买生产资料的种养殖会员户,该县采取“支部+协会+会员户”的模式,通过村党支部引领,村互助资金协会支持,发放5000-10000元小额借款,以解决生产发展资金难题,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增强贫困户自我积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家住该县王庄镇洛城村11组的贫困户杨相虎,家有4口人,2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全家经济来源主要靠苹果树的收入。在村支部的引领下,这几年村里人都在搞苹果种植。今年5月份,眼看着老乡们都在忙着给苹果套袋,但他却由于经济拮据,没有资金买袋子,干着急没办法,在村干部的帮助下,他顺利在村互助资金协会借到5000元,不仅解了燃眉之急,而且解决了人工费用。 
    王庄镇良周村党支部,从2014年鼓励群众发展葡萄种植。会员田孝勤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先后发展葡萄园4亩,今年从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借款5000元用于葡萄园投资,目前纯收入达到了2.4万元。 
    据统计,澄城县目前已运行的29个村级互助协会,入会农户达到3297户,其中贫困户会员1761户,入会率66%,今年已发放借款850万元。全县今年新开办互助协会18个,入会农户1865户,其中贫困户会员1327户,互助资金总额1062.28万元。截至目前,新开办互助协会依法选举、社团登记、章程制定、账表建立等工作全面完成,9月底将全面运营。 
    扶企帮户 拓宽贫困户产业增收新路径 
    实施金融扶贫,其目的是要让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贫困户产业增收的重要保障。 
    针对劳动能力比较弱、经济条件比较差或不能独自发展产业的贫困户,澄城县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合作共赢”工作思路,利用扶贫贴息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经济合作组织,鼓励其在做大做强的同时,通过企业用工、合作社帮带、贫困户参股的方式予以解决,探索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同时,他们还积极探索参股建园模式,采取“农户贷款、带资入股、企业经营、利益分红”的模式,不断拓宽贫困户产业增收新路径。 
    安里镇东富庄村3组村民张俊峰,今年通过申请,贷到扶贫无息贷款5万元,其中3万元用于在盛天养殖专业合作社参股,2万元用来家庭生猪养殖,除了养猪收入外,他年底可从合作社拿到分红3600元。据悉,该村像张俊峰这样的贫困户还有17户,有望3年内全部脱贫。 
    他们还创新摸索合作共赢模式,即“政府出资、协会带动、集约经营、贫困户受益”模式。在该县冯原镇马村,县政府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0万元,扶持云浪设施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28户贫困户发展设施大棚,对贫困户统一进行建棚,统一管理培训,统一果蔬销售,贫困户每户年收入达3万元。 
    产业直补 增强贫困户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精准施策工作中,澄城县还探索“支部+产业+贫困户”帮扶模式,即通过“支部引领、瞄准产业,贫困户参与,财政扶贫资金直接到户”的方式,引领贫困群众大力发展苹果、生猪、设施农业等增收产业。 
    李东元是该县韦庄镇东白龙村贫困户,家有5口人,其中3人残疾,今年他用政府产业扶贫补助资金1万元,建设了冬枣大棚1座,预计收入3万元。东白龙村支部书记李智民说,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全村目前共发展冬枣产业1500亩,其中贫困户栽植达到300亩。 
    如今澄城县“支部+产业+贫困户”帮扶模式随处可见,如吉安城村、柳泉村、书堡村、埝村、柏门村等,党支部已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村吉安城村在支部引领下,按照“以果带畜、以畜促果,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大力扶持贫困户发展苹果、生猪主导产业,力争实现贫困户人均一亩果的目标。 
    据统计,今年澄城县共安排产业直补资金200万元,群众发展产业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累计完成投资600余万元,共扶持贫困户700户栽植苹果2100亩,杂果900亩,养殖业1050头,设施农业大棚18座。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胡小渝 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旬旬 将百善镇打造成淮北市南部次中心的思考 
焦姣 西藏在“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苏坤 结构功能理论视阈下的“两美”城市建设研究 
李向上 大梅的家事 
联系方式


胡小渝 重庆市夜间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旬旬 将百善镇打造成淮北市南部次中心的思考 
焦姣 西藏在“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苏坤 结构功能理论视阈下的“两美”城市建设研究 
李向上 大梅的家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