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质量品牌
 
 
 
 
 
 
 
 
 
 
28例间质性膀胱炎病人的护理体会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1-02-27 20:26:09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作者:陈 萍    作者单位:365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

 

【关键词】  间质性膀胱炎 护理体会

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IC)是一种特发性内脏超敏性疾病,病人表现为尿频(每天≥8次)、尿急、夜尿和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膀胱充盈时感觉疼痛、排尿后疼痛缓解,诊断及治疗十分困难。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1],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减少,以尿频、尿急、膀胱区胀痛为主要症状。目前对间质性膀胱炎是否只是一个特定的膀胱病变,还是一个更系统的自身免疫性或内分泌疾病仍有争议[1]。2008年8月—2010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28例间质性膀胱炎病人,经过积极治疗、护理,病人症状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2010年1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间质性膀胱炎病人28例,均为女性;年龄26岁~67岁,平均43.5岁;病程6个月至5年;症状均以尿频、尿急、夜尿和盆腔疼痛为主。

  1.2 治疗方法

  首先在麻醉下行水扩张检查见膀胱黏膜下点状出血,明确后使用膀胱灌注治疗。具体方法:病人进手术室在麻醉下行水扩张检查后第2天用5%碳酸氢钠+肝素+膀胱灌注治疗,第3天用西施泰膀胱灌注治疗,每周1次,连续6周为1个周期。第1周期治疗后,间隔3个月再进行1个周期的治疗;间隔6个月再进行1个周期的治疗。

  1.3 结果

  28例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16例尿频、尿急、夜尿、盆腔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随访1年以上)。本组病人取得了很好的近期疗效,但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间质性膀胱炎病人长期尿频、尿急、盆腔疼痛、膀胱区胀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多数病人就诊过多家医院,病人对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有一定的了解,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敏感。因此,应加强心理护理并贯穿整个住院治疗期间。

  2.1.1 入院时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时护士评估病人心理状况、一般情况、日常生活习惯、职业性质、家庭状况、兴趣爱好、社会支持系统等。做好入院介绍,使其尽快熟悉住院环境;特别介绍治疗专家,增强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介绍同类病人认识,加强病人之间的交流。

  2.1.2 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

  2.1.2.1 水扩张后心理护理

  由于水扩张检查是在手术室内完成,检查结束常规留置尿管,尿管刺激会产生尿频。护士应关心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让病人了解留置尿管的目的是防止尿潴留,24 h拔除尿管后这些症状就会缓解和消失。告诉病人休息对疾病恢复有好处,使病人自觉配合治疗。

  2.1.2.2 膀胱灌注后心理护理

  每次灌注前应与病人进行充分沟通,告知灌注治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1 h~2 h嘱病人禁饮水以减少尿液产生,灌注前再次排空膀胱,注入药液后嘱病人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平卧位、俯卧位交替,15 min变换体位1次,使药物充分与膀胱黏膜接触;鼓励病人尽可能使药物在膀胱作用时间长些。灌注后及时了解灌注效果,让病人有倾诉治疗体会的机会,以减少焦虑、紧张的情绪。

  2.2 饮食指导

  酸性食物、腌制品、熏制品和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和饮品尽量少用或不用。应避免食用部分奶制品(奶酪、酸奶、巧克力、豆制品、柠檬酸、咖啡)、蔬菜及调味品(西红柿、洋葱、辣椒、姜制品、醋、酱类)、水果(酸苹果、杏、柑橘、葡萄、水蜜桃、菠萝、李子、酸樱桃)、饮料(啤酒、白酒、碳酸饮料)、其他(陈年、罐装、腌制、加工或熏制的肉和鱼制品、咸牛肉以及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肉制品)。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的饮食情况都不太一样,指导病人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饮食规律,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和避免间质性膀胱炎复发的目的。

  2.3 运动指导

  运动必须适量,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刺激膀胱,影响小便的通畅。平常最好做些可减轻压力或有助于放松盆腔肌肉的运动,如散步、游泳、骑单车、做瑜伽等。如果炎症发作,可通过洗热水澡缓解症状。

  2.4 出院指导

  多数病人经过治疗,病情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出院时,护士应告知病人间质性膀胱炎的治疗需要病人长期坚持配合,鼓励病人保持良好心态,注意饮食、适时锻炼,疾病是可以得到控制和治愈的。

  3 讨论

  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以尿急、尿频、膀胱充盈后耻骨上区及盆腔疼痛,排尿后疼痛减轻为主要表现,但缺乏特异性诊断[2]。间质性膀胱炎最基本特征为尿道症状和膀胱镜下黏膜溃疡。如果将麻醉下水扩张后膀胱黏膜下点状出血(肾丝球状出血)的发现包括在内,则被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的人数将增加。膀胱内浓缩氯化钾灌注试验也可用于诊断间质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的男女患病比例约为1︰9[3]。间质性膀胱炎的病因仍不明确,流行的理论有以下几种。①隐性感染源。根据定义,间质性膀胱炎的病人应当排无菌尿,因此慢性隐性感染造成本病的可能性不大。虽然曾经有几个小的研究提示,间质性膀胱炎病人尿中细菌数量多于对照组,但该结果并没有在前瞻性随机双盲研究中得到证实。②渗透性缺陷。膀胱黏膜渗透性异常导致尿中有毒物质刺激黏膜下组织被认为是间质性膀胱炎的一个病理过程。当前证据倾向于支持间质性膀胱炎病人存在膀胱黏膜保护性蛋白多糖异常,但仍不清楚是什么分子过程导致了这种异常以及其在引起或维持症状中的作用。尽管膀胱的粘多糖缺陷和渗透性增加理论有广泛的实验室支持,但目前仍然没有一种准确定性渗透改变或粘多糖表层异常的检查可供临床使用。③神经源性炎症。间质性膀胱炎病人的膀胱异常分泌抗核周因子(APF)、神经生长因子、炎性细胞因子、三磷腺苷(ATP)和其他多种信号分子。已发现间质性膀胱炎病人的神经纤维密度增加,这可能与肥大细胞有关。激活的肥大细胞可释放组胺和其他炎性分子,而这些物质长期以来被怀疑在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作用。④系统超敏性。间质性膀胱炎病人的过敏、肠易激综合征和纤维肌痛等的发生率通常较高。研究发现,伴有溃疡的间质性膀胱炎病人发生炎性肠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30倍。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生也可能有基因的影响,因为女性病人一级亲属中间质性膀胱炎的发生率增加17倍。⑤内脏神经源性交叉对话。有证据显示,间质性膀胱炎可能是盆腔内脏和躯体功能障碍的反映。研究发现,女性生殖器官激惹可影响膀胱功能,在下消化道与膀胱之间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相互作用。膀胱和盆腔传出和传入信号的调节存在个体差异,这可部分解释为何没有单一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本病。

【参考文献】
   [1] 王旭.间质性膀胱炎诊断与HLADR表达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05:1.

  [2] Jones CA,Nyberg L.Epidemiology of interstiyiai cystitis[J].Urpiogy,1997,49(Suppl 5A):29.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联系我们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