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三国真书探赜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08-01 15:03:11 作者:李天 来源: 文字大小:[][][]

三国真书探赜

李天(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119

摘 要三国书法,继承东汉雄强气势而又有创新,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南、北地区都形成了各自的书法风格。三国时期,是书法艺术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不仅承秦汉篆隶书风,开晋唐行草之先河;而且是“隶书楷化”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之真书发展状况,一直是历代书家考证的对象。此时,篆隶书体尚存较多前代书风,真书作为新诞生的书体更能代表当时的书法风貌。三国以降,汉字书体不再演变,只是书法风格上的变化。对三国真书进行较深入地研究,以便我们获得真书发展的源头活水,对后世真书以及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三国时代;真书;书体演变;风格变化

 

一、     三国真书概述

真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之一,其结字方正,为字中“楷模”;故又称正书、楷书。东汉末年,人们将八分隶书之“波挑”变为“顿按”,从而衍变出了新的字体。因当时的真书字形包含隶书笔意较多,与后世楷书在用笔及结字等方面尚存较大差异,所以也可将处于“初级阶段”的真书称为“新体隶书”。真书的起源及创始人,东汉蔡邕《劝学篇》曰:“上谷王次仲,初变古形”;卫恒《四体书势·隶势序》也有“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的记载。从现今可见的实物资料来看,王次仲若确有其人,真书的产生也绝非他一人的功劳,而是在八分隶书的字形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发展而来。蔡邕所说“初变古形”,应是在书写风格上有所创新,而非创造出一种书体。

东汉中后期,这种书写简便、结字遒美健秀的“新体隶书”就已在时人日常书写中广泛使用,而且不断冲击着汉代八分隶书;其中严整者乃是后世真书的雏形。至三国时期,已有时人书写的趋于成熟的真书出现,其中以坐拥北方地区的魏国为最多。曹魏统治的地区一直是经济、文化、艺术最为发达的地区,并且书家辈出,如邯郸淳、钟繇、胡昭、卫觊、韦诞,皆由汉入魏。钟、胡师法刘德昇,并且形成胡“肥”而钟“瘦”的书法风格,卫、韦出于邯郸淳,而刘德昇、邯郸淳师承汉朝名家,他们的书法风格源自东汉,笔下又岂能脱离汉法。所以,真书的形成在当时要完全脱离汉法是绝无可能的。新书体的产生会遇到传统书体的束缚和阻挠,至曹魏钟繇的《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可以说真书已经“自立门户”。钟繇的真书,横画的收笔变“波挑”为“顿势”,捺笔写得直利,“点”画如“高山坠石”,收笔顿按。虽尚存汉隶笔意,但经过加工改造,已将真书的特点表现出来,结字欹测、遒美、匀称,这些特点被后世书家继承并传承至今。钟繇真书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中国书法史上钟繇被尊为“正书之祖”。

相比于钟繇真书,吴国的真书成熟时期较晚,笔画通常横细竖粗,结字不及钟书瘦硬也未欹侧多姿,用笔不及钟书丰富,属于古朴保守的风格。蜀国相较于其他两国书家最少、传世书迹最少。后世记载“八濛山下有勒石云:‘汉将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立马勒石。盖张飞所亲书也’。” 碑刻共22个字,虽属隶书作品,但微见真书萌芽。用笔丰满遒劲,气势刚健凝重,结字浑朴敦实,充分显示了作为武将及书法家张飞的个性和风格,不失为一篇难得的蜀国书法传世作品。

二、魏国真书

三国时期,为魏晋南北朝的“初级阶段”,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时期,同时,又是真书发展史上的萌芽时期。论国土之广阔,国力之强盛、文治武功之卓越、文化科技之繁荣,魏国堪称上国。魏国书法之盛,吴、蜀两国也难望其项背。曹丕建国时,魏国人才荟萃,书家辈出,这与其父所做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曹操颁布“唯才是举”的政令,招揽了大量有才之士。曹操是魏国书法成功的领导者,极大的推动了魏国书法的发展。

1.洛阳新书风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正式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自东汉定都于此,二百年来一直是政治文化中心。在曹操的大力倡导和汉风炽烈的笼罩下,魏国书法一方面承袭东汉余风,魏国的著名书家皆师法东汉名家,并且行、草、真书,在东汉时期已经产生,所以,汉、魏书风是一脉相承的。从魏国早期刻立的隶书可以看出,结字方正,用笔方折,仍是东汉的隶法。另一方面是创新和发展,公元241年书刻《三体石经》所见隶书已非东汉旧法,继承之中而有变数。《魏曹真碑》风格与东汉隶书也有差异,撇画挑笔,出锋尖锐;捺笔厚重,横画倾斜,结字欹侧,灵活生动;与汉隶刚健雄强气势已大相径庭。有些笔画渗入真书的写法,隶中有真,真中有隶,显得很自然。时间长久之后,字中隶意弱化,演变成了成熟的真书,真书在当时是既实用又时髦的书体,很快普及开来,成为书法的新潮流,也就是真书所引领的洛阳新书风。

2.“正书之祖”钟繇

钟繇(151年-230年),字元常。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早年相貌不凡,聪慧过人。董卓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时,钟繇侍从皇帝,恪尽职守,助汉献帝东归有功。曹操统一北方后,钟繇立功,被委以重任,功勋卓著。

钟繇写的真书,就是最初的楷书,他改造汉隶古法,促进了楷书的形成与发展,被后世尊为“正书之祖”,钟繇是中国数千年书法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魏国书法家。

钟繇身居魏国腹地,其书法风格代表了魏国风貌。了解钟繇书法,自然离不开“钟书三体”及“三表”。羊欣云:“钟有三体:一曰铭石之书,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狎书,相闻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所谓“三表”,即十余件传世钟繇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三件,《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皆刻本,且都是小楷,都为呈送朝廷的奏表,采用楷书以示肃敬。

“铭石之书”,是指写于碑版之上的书体。唐代以前多以隶书书之,以表庄重。东汉后期的隶书,出现了楷化的体态,在保留隶书“蚕头燕尾”等特征的同时,增加了趯笔。例如蔡邕主持刻制的《熹平石经》、魏国建立之初书刻的《受禅表》、《上尊号碑》都有向楷书转变的痕迹。钟繇所擅长的铭石书应该与上述几种隶书相仿。

“章程书”,即真书。也可以说是早期的楷书,此种书体在当时已被用于写奏章,所以称之为章程书。另一方面,说明真书已经获得了官方的认可,成为既实用又合法的书体。钟繇以擅长真书而闻名于世,传世作品至今仍是学习真书所须临习的范本。

“行狎书”,羊欣云:“行狎书,相闻者也”;王僧虔《又论书》中云:“行狎书,行书是也”。羊欣是就书写用途而言,而王僧虔直接把行狎书等同于行书而成为书体。汉魏时期,行书和真书一样,也是实用的新书体。钟繇行书师法于“行书之祖”刘德昇,他与胡昭是刘德昇最得意的两个弟子,后世总结出二人的行书风格:“胡书肥而钟书瘦”。可惜钟氏行书早已失传,我们无法领略其妙处。

宋朝刻帖之风兴盛,宋朝丛帖所见钟书约十种,著名作品有《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其中以《宣示表》最负盛名。此贴在用笔及结字上,几乎无隶意,显示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点画遒劲,笔画瘦硬,表现出古朴、天然、瘦劲的风格。横画舒展,字势欹侧,字体圆融而多扁方,代表了曹魏时代“新体隶书”走向成熟楷书的艺术特征。《贺捷表》是钟繇后期作品,是得知蜀将关羽败走麦城的喜讯时写的奏表。用笔较《宣示表》更为瘦劲,更能体现钟书风格。在《贺捷表》中,竖画写得短促,横画及撇捺舒展。以横画为主笔的字更显横势,即使字中没有横向的笔画,也要通过结构的处理将字形表现得横阔。《荐季直表》字形仍取扁横之势,略带隶意,兼有行书笔法;用笔之丰富在其他钟繇传世作品中极少见。后世有“高古纯朴,超妙入神”的评价,具有很高的真书艺术价值。

3.曹魏简牍

现今所见曹魏简牍和残纸真书书迹,皆出土于古楼兰遗址;这些真书书迹与钟繇《贺捷表》的字迹特征极为相似。《曹魏嘉平四年残纸》为早期真书,几乎无隶书笔意,东汉八分隶书波挑及“蚕头燕尾”等特征消失。《曹魏景元四年简》为成熟的楷书,隶意已完全消失;《曹魏咸熙二年简》结字潦草,应为时人所书的日常手写体;《曹魏咸熙三年简》竖画已见“悬针”之势,并且已出现真书的趯笔,真书特征相对更加成熟。

从这些简牍、残纸书迹来看,曹魏时期官方书写的字体,已是相对成熟的真书,在用笔上,已经不再是汉隶“蚕头”的藏锋逆入的起笔方式,而是顺锋切入,再换中锋行笔。收笔时也不再是隶书波挑式向右上方出锋,而是向右下方顿笔后再回收。曹魏时期,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期,开启了真书雄伟的新篇章。

三、吴国真书

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在江南地区建立政权。吴国的基业,一般称孙吴。

1.吴简墨迹

20世纪90年代末,在长沙市走马楼地下古井里出土了十万余枚吴简,这批吴国书迹,数量巨大,书法体态丰富,显示了当年吴国的书法水平和风格。

现在可见的吴国真书,都是当时出土的吴简墨迹。其中以楷书的《史绰名刺》和《朱然名刺》的楷化程度最高而隶法最少。名刺是古代的交际工具,相当于现在的名片。将隶书的《史绰名刺》个别笔画变翻挑为顿按后,即成为楷书的《史绰名刺》。《朱然名刺》可能出自吴国著名将领朱然本人之手,即便是他人代笔,也是吴人所书,体现出了吴国真书的独特风格。其中,横画收笔顿按,竖画收笔呈“垂露之势”,撇笔劲健,捺笔有“一波三折”的笔势,折笔方棱,结字欹侧,字形方长;并且形成横细竖粗,撇细捺粗,撇捺舒展的姿态。就书法艺术而言,《朱然名刺》诚可谓吴国真书之佳作。

吴国真书体现了江南书风的固有特点,较魏国真书相对保守,而且成熟较晚。出自胥吏笔下的真书,就不如《朱然名刺》的笔法纯熟。都是楷法、隶法并用的文书简牍,其中,“楷意少而隶意多”者结体平稳,用笔熟练;“楷意多而隶意少”者则结字不整饬。由此可见,吴国胥吏写的楷书,尚不成熟,而且运用的并不得心应手。但无论是在士流还是下层人士,楷书的流行已成趋势。

2.吴国碑刻

吴国碑刻,以《葛府君碑》、《谷朗碑》、《天发神谶碑》最为著名。《葛府君碑》是中国书法史上最早用楷书所写的石碑,康有为曾说:“后世真书皆始自《葛府君碑》”,认为《葛府君碑》是“真书鼻祖”。此碑经过千百年来岁月的侵蚀,碑石已碎裂,虽看不清笔锋的出入,但在点画形态,收笔顿按等方面已完全是楷书特点。《葛府君碑》用笔及结字颇显稚嫩,但终于脱离了隶书的束缚,碑额十二字藏露适度,笔画厚重,结字方正,颇有唐楷先河之意。

《谷朗碑》是楷书向隶书过渡的里程碑,笔意在隶书与楷书之间,这种由隶书向楷书的变化使得字形结构被大大简化,既无明显波挑,也无明显顿按。就《谷朗碑》的布局章法而言,与大多数汉碑是相近的,字的左右间距小而上下距离大。此碑书风浑朴古雅,与曹魏诸刻风格稍异,但同为开后世楷书之先河的重要碑刻。

《天发神谶碑》属于吴国篆书作品,由吴末帝孙皓下令刊刻于东吴亡国前四年。吴国书风保守,此时仍不乏写庄重古体的能手。此碑的篆书一改传统圆笔引书的规范,起笔处多为方笔,形成汉隶中常见的“折刀头”状,并且可见真书的影子,实游离于篆、隶、真书之间,观之入神,以为神妙。《天发神谶碑》以“似篆似隶”的新变,形成雄强劲健的风格,此碑以奇制胜,是反映吴国书风的重要碑刻。吴国三大碑刻的价值无量,在开启真书新篇章中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四、结语

三国时期,仅几十年的历史,在数千年的书法史中是短暂的一瞬,在这短短几十年间,体现了真书由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魏时期的书法史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重视创新的今天,也应追本溯源,重新回到孕育真书的“母体”之中畅游一番,这对促进后世真书及其他书体的发展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4]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办。

中国知网收录网址: http://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q/CJFD/XISL?Year=&Issue=&Entry=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