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从动物崇拜浅析藏族起源传说 李伶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5-22 10:50:03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从动物崇拜浅析藏族起源传说

李伶俐(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四、猕猴图腾崇拜与藏族佛教文化

图腾崇拜是对某种动物或者植物的崇拜,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在氏族时期的原始宗教里特别的普遍,而且这种现象不仅是在我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都有体现。

在传说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藏族的猕猴图腾崇拜中,佛教内涵加入的特别多。所以在藏文典籍中,所记载的猕猴变人的传说,有两种特征两:一是藏文典籍中作者是信仰佛教的僧人们;二是典籍论述的重点是佛教内容。

我们先看书籍名称,章节,成书时间,作者和内容。


 


书籍名称

章节

时间

作者

内容

《五部遗教》

 

13C

佛教大师邬坚领巴

该典籍重点是宣扬宁玛派的教法以及强调莲花生大师的功德。

《西藏王统记》

18

14C

萨迦大寺的座主、

宗喀巴的上师索南坚赞

全书有18章,其中的6章是宗教内容,其他内容也与宗教有关。

《贤者喜宴》

17

16C

巴卧·祖拉陈哇是噶举派噶玛支系的第九世活佛

全书17章,内容有佛教产生和发展以及西藏各教派之兴起等情况。

《西藏王臣记》

26

17C

是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

此书分26章,以记载历史为主,但它又是一部受印度佛教文学影响很深的作品。

藏文史籍《巴协》

 

12C

巴色朗

在表述猕猴与藏族祖先的关系方面也是这样描述的: “吐蕃人全是猕猴的子孙”。


以上表格中五部典籍,都有对藏族传说猕猴变人后期的增加和佛教润色。我们可以进一步思索和探讨为什么藏族的这五部佛教典籍中,都有猕猴变人的传说记载?

第一我们先从目的入手分析,佛教传入西藏地区后,僧人们编辑佛教著作,主要目的是为了宣扬佛教思想。宣传佛教思想必须从人们喜闻乐见的以及比较熟悉的传说入手,首选肯定是本土的“猕猴变人”说。通过给猕猴变人传说增加观世音菩萨和至尊度母角色,猕猴修行是受观世音菩萨指点,和罗刹女结婚是被观世音和至尊度母允许,从而增加了浓重的佛教色彩,然后进行了佛教化。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典籍中,猕猴与观世音都是有一定关系的,宗教背景不言而喻。

比如《玛尼宝训》中讲到,猕猴同罗刹女生下6只小猴。

                                  

 

 

 

 

 

 

 

 

 

表格分析六只小猴的在佛教的意义


六只猕猴投生道

面目及特征

性格

六道

佛教解释

地狱

面色黑

能吃苦

地狱

即地下的八寒八热之地狱

饿鬼处

面目丑

贪吃

饿鬼

即所谓魔鬼界也

畜牲处

粗笨

懒惰,性情顽劣

畜生

 

即所谓指人以外的动物禽兽

人间

见多识广

细心小气

人类

即指人类,也译称“人类界”

阿修罗处

身体强壮

容易嫉妒

阿修罗,又释作“非天”

即所谓爱好战斗一类众生。

天神处

深谋远虑

性情善良

六是天,又译称“神明界”。


这与佛教宣扬的轮回一个道理,均是由业报决定的。六只猕猴是道轮回的开始,当然这是佛教徒的牵强附会。可理解为,佛教宣扬善论,认为众生应积极行善,俗话说,善得善报,恶得恶报,也就是说人的一生行为会决定他将要得到的报应,死后去哪一个道里去轮回。六道轮死后转生分为善恶两方面,行善是天、人、 阿修罗;行恶是地狱、饿鬼和畜生。

    由此可见,“猕猴与罗刹女结合衍生藏人”的传说,有太多藏传佛教史观的影子在里面,但是猕猴变人说是藏族的起源传说,是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佛学又经过各位赞普的发展壮大,佛学传统已经深入藏族文化的骨髓,所以藏民对这个猕猴变人的传说深信不疑,并且慢慢发展成为独特的一种史观,千百年来一辈接一辈的口传心授。

我们可以从各个佛教典籍中,发现佛教徒不遗余力的把自然崇拜中对猕猴的崇拜过渡到图腾崇拜上,从而达到自己宣传佛教和佛教信义的目的。但是事实上人类存在的时间比佛教形成的时间长很多,佛教起步晚。当佛教徒们硬生生的一定要把佛教同藏族起源传说的形成扯到一起,肯定不会让人完美契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猕猴变人说,被佛教加上了佛教的理念,而且添加了六道轮回的思想,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但是对猕猴的原始崇拜还是具有代表性的。

五、结语

    原始宗教在藏区曾一度兴盛,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灵魂崇拜等都与猕猴有关,这是原始崇拜中任何其他动物所不及的,也是植根于藏民心灵深处的崇拜对象之一。

虽然猕猴变人说中,地名以及罗刹女的人物和后来精彩的故事情节,是藏族同胞根据内心对猕猴能力的渴望而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而且后期又带了及其浓厚的佛教色彩,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藏族对本民族来源的一定想法。伴随历史的不断延续,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猕猴崇拜的方式与特点逐渐清晰起来。原始崇拜中的猕猴是从图案、文学、舞蹈动作均有涉及。 随着藏族社会的发展,人们崇拜猕猴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到今天, 猕猴的形象又成为衣物、饰品和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在藏区图腾崇拜和动物崇拜中,猕猴最具特点,相比之下它比别的动物要复杂得多,而且特点非常显著,又是本土说。由此,“猕猴变人”传说对研究藏族族源,古代青藏高原生存环境,当时居民的生活状况,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布顿大师.佛教史大宝藏论(郭和卿译)[c].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2]蔡巴·贡嘎多吉著.东嘎·洛桑赤列校注红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

[3]才让.藏传佛教民俗与信仰[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

[4]萨迦·索南坚赞.王统世系明鉴[M].陈庆英、仁庆扎西译,辽宁:辽宁出版社.1985

[5]石硕.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

[6]石项.一个隐舍藏族起源真相的文本一对葳族始祖传说中“猕猴”与罗刹女”舍义的释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0

[7]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

[8]王辅仁、李文清.藏族史要[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0

[9]袁建勋、才贝、卓逊、道尔吉.葳族起源的“金枝”——解读猕猴与罗刹女结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

[10]周锡银、望潮.藏族原始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李伶俐(1989--)女,河南鹿邑县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