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传奇人生炼就传世巨著 ——建设传统文化自信视阈下探微颜子推家训思想 许守卫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3 16:37:18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传奇人生炼就传世巨著

——建设传统文化自信视阈下探微颜子推家训思想

许守卫(甘肃省民勤县委党校  甘肃民勤  733300

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他经历南北两朝,深谙南北习俗,又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博识有才辩,处事勤敏,在那个变幻莫测的各政权之中都受宠任。所以他具有非常丰富的阅历,尤其在家庭教育方面建树颇丰。《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是我国封建时代家教的集大成之作。

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思想

一、颜之推生平

颜之推生于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他7岁丧父,19岁进入官场,23岁逢“候景之乱”被押往建康,24岁回到江陵,26岁时西魏攻陷江陵,颜之推被迁往长安,27岁他设计逃奔至北齐,在这里和平生活了二十年,公元577年北周攻破北齐都城邺城,北齐灭亡,47岁的颜之推再次被押往长安。四年之后隋灭周,颜之推来到洛阳,又过了十年颜之推走完了他曲折的人生路。正如他在《观我生赋》中说的:“予一生而三化,备荼苦而蓼辛。鸟焚林而铩翮,鱼夺水而暴鳞。嗟宇宙之辽旷,愧无所而容身。” 动荡的社会使其经历变得异常丰富,对人间凄凉 世间百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他后来名播儒林的生活源头。

颜之推生于世家,祖辈传承的良好家学是他恪守的人生信条。陈寅烙先生指出:“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不同于凡庶。而优美之门风,实基于学业之因袭。故士族家世相传之学乃与当时之政治社会有极重要之影响。” 这一点从颜之推的学术渊源和学术风格当中到处能够看得出来。

二、颜之推三教合一的教化思想

《颜氏家训》成书时颜之推已经 60 岁,可以说此书集中体现了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点,也是他个人经历和处世观念的全面反映。《颜氏家训》是以儒家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但颜之推本人却对当时“归周、孔而背释宗”的观点进行了批驳,认为儒、释有诸多可通之处,“内外两教,本为一体,渐积为异,深浅不同”,“内典初门,设五种禁;外典仁义礼智信,皆与之符。”[1]就是说颜之推的思想有其复杂的一面。

首先,《颜氏家训》重点宣扬儒家的“忠”“孝”观念。《勉学 》《诫兵》篇中均涉及到“忠”的思想。《勉学》篇:“夫所以读书学问……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体现了忠君之念。《诫兵》篇有言:“国之兴亡,兵之胜败,博学所至,幸讨论之。入帷幄之中,参庙堂之上,不能为主尽规以谋社稷,君子所耻也。”从中可以看出颜之推为国尽忠的愿望。从《教子 》《后娶》《治家》《终制》等篇目中又可以看到颜之推“孝”的思想。《教子》篇:“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是说父慈子孝乃人之至性,但是也不能顺其自然,而要注重后天的培养。《后娶》篇:“吉甫,贤父也,伯奇,孝子也,以贤父御孝子,合得终于天性,而后妻闲之,伯奇遂放。”颜之推以吉甫的例子,说明儒家教诲的重要性,只有时刻坚守才可惠及子孙。《终制》颜之推对自己死后的安排,“汝曹若违吾心,有加先妣,则陷父不孝,在汝安乎?”意指他的葬礼仪式如果超过亡母,那就是陷他于不孝之中,其孝道思想可谓始终如一。

其次,颜之推深信佛教在统治中的重要作用:“若能诚孝在心,仁惠为本,须达流水不必剔落髦发,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皆由为政不能节之,遂使非法之寺妨民稼穑,无业之僧空国赋算,非大觉之本旨也。”[1]在颜之推看来儒、佛宗旨是一致的,教化的气息是相通的,而造成僧寺之众、赋算之空的原因是“为政不能节之”,绝非佛教本意。还提出:“抑又论之,求道者,身计也;惜费者,国谋也;身计国谋,不可两遂。诚臣拘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儒有不屈王侯高尚其事,隐有让王辞相避世山林;安可计其赋役,以为罪人?若能偕化黔首,悉入道场,如妙乐之事,攘祛之国,则有自然稻米,无尽宝藏,安求田蚕之利乎?”[1]是说佛教能教化民众,安心地享受自然的赐予,在颜之推这里儒教对统治者的尊崇与佛教对统治者的不反抗找到了契合点,从而使统治者能安心坐享太平之世,不再为自己的地位担忧。当然,颜之推离奇的经历也使得他更希望有来生,企盼来世自己能得到安宁和太平,得到好的回应和解脱。他在《归心篇》中说到:“形体虽死,精神犹存。人生在世,望于后身似不相属;及其投后,则与前身似犹老少朝夕耳。”认为形神分离,精神永存,形体虽死,灵魂存在,今生的克己复礼可以得到来世的幸福安康。灵魂是来世的见证,是永不灭的,今生的因和来世的果都由自己的灵魂去承担和负责。应该说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使得人们去追求一种解脱之道,寻找超越现实世界的永无生死和痛苦的“恒沙世界”,把希望寄托于来生和世间的轮回,这才是当时佛教兴盛的根本原因。在这种的环境当中,像颜之推这样的传统儒生与佛教的合流就成为一种很自然的现象。

第三、魏晋之际社会战乱汉末经学衰落,在士族知识分子中间形成了一种相对平等的社会关系。他们要求在学术上平等交谈,在思维方法上尊重理性,在人性论上要求“自然”,在政治上要求君主“无为”。因此,以浮虚、玄虚、玄远为特点的玄学开始兴起。这是一种由汉初道家思想、黄老之学演变发展而来的哲学思潮,它充分适应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社会的大起大落,和人们思想上的大破大立。

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颜之推必然会受到这一风气的影响,《北齐书·颜之推传》说他:“年十二,值绎自讲《庄》《老》。”“夫老、庄之书,盖全真养性,不肯以物累己也。故藏名柱史,终蹈流沙;匿迹漆园,卒辞楚相,此任纵之徒耳。”说明他对老庄之学洞若观火。他说:“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含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察,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2]“夫养生者先须虑祸,全身保性,有此生然后养之,勿徒养其无生也。单豹养于内而丧外,张毅养于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2]从中可以看到颜之推思想理论与庄子的形神、性命双修的理论一脉相承,凸显了道家的养生思想。总的来说,颜之推的为人处事之道及修身养性之法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指导,兼采佛、道教观点,这种对生老病死的豁达情怀,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对“修身、齐家”的反复叮咛,反映了颜之推驳杂的处世思想,也揭示了魏晋时期世家大族在政权转换中,通过家族成员修身来维护家族稳定的愿望。

三、《颜氏家训》成书的原因

封建社会,宗族主要以家族方式体现,家族长盛不衰的依据有祠堂、家谱、族权。其中家谱是家庭的档案、经典、家族法规,主要起到止战乱、流动所导致的血缘关系的紊乱,防止家族瓦解的用,还是解决家族纠纷,惩戒不孝子孙的文字依据。在我国历史上大震荡和大裂变的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间的、民族间的、统治集团间的反复、经常性的杀戮弥漫于这三百年的历史。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不安的时代,文化传家更是保身全家的最稳妥的方式,父兄长辈要使自己的子弟能在动乱的社会中安身立命,就必须把切合实际的处世之道和知识艺能传授给他们。一些官宦士人从自身的经历和感受出发,立足于保宗兴族,不辱先祖,而对后代、族人加以训诫,成为这一时期家学兴盛的主要原因。

公学废驰是这一时期家学兴起的重要原因,“盖自汉代学校制度废弛,博士传授之风气止息以后,学术中心移于家族,而家族复陷于地域,故魏晋南北朝之学术、宗教皆与家族,地域不可分。”且“公立学校之沦废,学术之中心移于家族。太学博士传授变为家人父子之世业,所谓南北朝之家学者是也。”[3]因为社会动乱、外族入侵,佛道思想的兴起,使传统的儒家主流文化碎片化,只能在某些区域和家族中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催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的繁荣。

与此同时,六朝时期的家训著述进入了自觉状态。士族大家有意识地将自己教育子孙的思想记录下来以便在家庭中流传,风行于世。这也构成为这一时期文化生活的一大特色。魏晋南北朝的“家诫”、“家训”有据可考至少有80余篇()。著名的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羊枯的《诫子书》,东晋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和《命子诗》、等等。其中以《颜氏家训》为人们所熟知。

《颜氏家训》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即《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内容广泛涉及儒学、佛学、道家、玄学、史学、文学、音韵、训话、风俗习惯以及当时各地的生活方式。

《颜氏家训》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颜之推说:“吾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又说:“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非常明了地告诉世人“务先王之道,绍家业之业”的成书目的。

《颜氏家训》深得后世儒学士人的追捧。颜邦城说:“若公之为训,则自乡党以及朝廷,与夫日用行习之地,莫不有至正之规,至中之矩;虽野人女子,走卒儿童,皆能诵其词而知其义也。是深之可为格致诚正之功者,此训也;浅之可为动静语默之范者,此训也;谁不奉为暮鼓晨钟也哉?古所称立言不朽者,其在斯与! [4]清人王钺在他的《读书蕞残》一书中写道:“北齐黄门颜之推的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字字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当家置一册,鉴为明训,不独颜氏。”范文澜说:“《颜氏家训》的佳处在于立论平实。平而不流于凡庸,实而多异于世俗,在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颜氏家训》保持平实的作风,自成一家言。”[5]正是由于儒学士人的追捧,才使这部著作历久弥新,广为传诵,成为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就是在现今的社会当中仍然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颜氏家训·归心》

[2]《颜氏家训·养生

[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4]颜邦城《三刻黄门家训小引》

[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作者简介:

许守卫,甘肃省民勤县委党校,高级讲师。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孔延莉   QQ 511860427     693891972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