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交替传译笔记与译语准确性的实验报告 左通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3 17:10:12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滨州学院青年创新项目(编号:BZXYQNRW201302)的阶段性成果。

交替传译笔记与译语准确性的实验报告

左通(滨州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

摘 要:近年来,交替传译中的笔记研究受到译界学者的普遍关注。经过众多学者和职业译员的努力,笔记研究已经在质量和数量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是由于受到参与实验人数的限制和实验中不可预测的变量的影响,口译笔记实证研究仍然落后于其它口译理论研究。

为了能更好地探寻交替传译笔记研究的真实现状,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了口译笔记的实证研究上,通过有无笔记的译语准确性对比研究,探讨交替传译笔记对译语准确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译语准确性方面,有笔记实验成绩比无笔记实验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交替传译;笔记;译语准确性

口译笔记是口译员在口译现场通过整理源语思维线路来标记源语关键词语、内容以及逻辑结构的方式。笔记的作用在于减轻记忆负担,给予译员必要的提示。因此,口译笔记被认为是交替传译中最基本的技巧,其正确的使用能够有效地储存源语信息,提高译员信息提取、译语表达的效率和质量。

一、实验内容

该实验研究主要探讨交替传译笔记对译语准确性的影响,分无笔记口译测试和有笔记口译测试两次实验,采取现场录音、录音转写、分析语料和观察受试对象的实际笔记原稿等方法来收集数据。

本次实验以24名英语专业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组成实验组。在他们学习笔记前(主要是口译记忆学习阶段)进行无笔记的汉译英口译测试,现场录音。一个月后实验组完成笔记和运用阶段的学习,再对他们进行同一文本的有笔记汉译英口译测试,录音后收取他们的笔记原稿。实验后,将两次录音进行文本转写。对比其前后两次实验差异,结合学生的笔记原稿,分析笔记对学生译语准确性的影响。 

二、实验过程

第一次实验开始前,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笔者需要先向受试学生详细地说明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由于所有学生刚刚接触口译学习时间很短且没有做过正规的口译活动,多数受试学生不会使用多媒体设备,因此,笔者还需要教给大家如何打开录音设备并测试自己的设备是否好用。一切准备就绪后,先录下被试学生的姓名,建立单独的文件夹,以备笔者后期研究他们的笔记和口译质量等特征。录制结束后,保存所有学生的录音。第二次实验前,笔者给每位受试学生统一发放笔记记录纸,要求记录纸上标明学生的姓名。录制结束后,保存所有学生的录音,然后打开每个学生的录音随机播放几句话以保证录音数据有效。最后收集学生的笔记原稿以备后期的课题研究。

三、实验结果

1.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

由笔者和另一名口译专业人员根据受试学生两次实验的录音和转写的文本,从数字的准确率、原文要点的准确率和逻辑连贯性三个方面评判学生的译语准确性。其中,数字的准确率占20分,原文要点的准确率占20分,逻辑连贯性占10分,共50分。根据以下评分标准由笔者和另一名口译专业人员分别打分,然后汇总取平均成绩。

评分标准:

1)数字:总分20分,全文一共12个数字,其中,4个年份一共4分,其余数字每个2分。

2)要点:总分20分,全文一共10个要点,每个2分,对一个得2分,对一半得1分,全错或者未译得0分。

3)逻辑连贯性:总分10分,分为三个等级,10分(除个别不重要信息外,源语的重要信息全部传达,选词恰当);7分(有少量错译、漏译,连贯度一般,能够基本传达源语精神);5分(错译、漏译比较多,不能够表达源语的信息)。

最后将每个学生的两次测试成绩汇总,并分出高分组和低分组(其中,前六名为高分组,后六名为低分组)。根据学生在有笔记时的口译成绩和无笔记时的口译成绩,从数字的准确率、原文要点的准确率和逻辑连贯性的数据统计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反复阅读受试学生的笔记原稿,标记并汇总每个学生的笔记特征及相应数量,进行高分学生和低分学生的笔记数据对比分析。

2.实验结果与讨论

笔者把译语准确性分为数字、要点和全文逻辑性三部分进行研究并对受试学生两次实验译语准确性的有关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计算出两次成绩的差值,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
1所得数据可以看出,受试的24名同学在交替传译笔记的帮助下,译语准确性总成绩均比无笔记时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甚者有的学生在笔记的帮助下,总成绩提高了27分。为了使两次实验结果更加清晰直观,笔者把两次准确性总成绩统计如下:1 译语准确性成绩统计表

 

1 两次准确性总成绩对比柱状图

通过图1可以看出,在第一次实验中,受试学生译文准确性的总成绩主要集中在20-29分分数段;在第二次实验中,受试学生译文准确性的总成绩主要集中在40-49分分数段。而且在第一次实验中,没有学生的译文准确性总成绩达到40分。因此,交替传译笔记与译文准确性成正相关,且优势显著。

在数字成绩方面,根据表1显示,在第一次实验中,受试学生数字的最高成绩为12分,最低成绩为3分;其中有20名同学在10分及其以下,也就是全文12个数字,83%的学生只记对了5个甚者更少的数字,而记得最多的同学也只记对了6个数字。而在第二次实验中,数字的最高成绩为19分,最低成绩为10分。笔者根据这两次实验数字成绩的差值进行了统计,有64%的学生,在口译笔记的帮助下,数字成绩提高了6-10分,有16%的同学提高了11-15分。笔者同时也把两次实验中数字成绩的对比结果绘制成柱状图,如下:

 

2 两次数字成绩对比柱状图

通过图2的数字成绩对比柱状图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受试学生的数字成绩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分数段,即:0-10分;第二次实验中,受试学生的数字成绩主要集中在后两个分数段,即11-20分。可见,笔记对交替传译数字的辅助记忆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而数字信息与一般语义信息的口译相比,数字信息具有高信息量、低预测性、低相关性与低冗余度等特点(杨莉2010:38-40)。北京外国语学院方生平先生通过“预断概率”推算出,数字信息所携带的信息量比一般的语义信息所携带的信息量大出约20倍,因此译者在做口译时,短时记忆对于数字记忆而言,会有更大的信息压力,而口译笔记却可以有效的缓解这一压力(方生平1987:19-21)。

口译笔记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压力,但是汉语和英语之间数字换算的数级差异问题也会对译者造成干扰。众所周知,汉语中“万”以上数字由四位一组进位组合,而英语中却是三位一组进位组合。这种双语数字进位或组合不一致造成的数级差异会干扰译员思路并带来额外负担,也常常因此产生错误。通过查看受试学生口译的转写稿和笔记原稿发现,有2名同学把“350万”写成了“3500万”,其余22名同学笔记原稿中记录的数字都非常正确。然而在转写稿中,却有12名同学将350万换算错误。因此,数字口译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外语表达能力和口译笔记的帮助,还需要译员具备数字英语和汉语之间相互熟练换算的能力。

根据表1,我们还可以大致看出,口译笔记不但对数字的帮助很大,同时对原文要点的回顾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表1所统计的数据显示,在要点成绩中,除了1名同学比第一次实验中要点成绩少了1分外,其余23名同学的要点成绩都比第一次要点成绩有了提高。其中,在第一次实验中,全文要点的最高成绩为17分,最低成绩为6分;而第二次实验中,要点的最高成绩为19分,最低成绩为9分。根据两次要点成绩的差值显示,在笔记的帮助下,有39%的学生提高了6-10分,有4%名学生提高了11分。此外,笔者把两次实验中要点成绩的对比数据也绘制成柱形图,以便结果更加清晰和直观,柱形图如下:

 

3 两次要点成绩对比柱状图

根据图3的柱状图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是呈递减趋势;而第二次实验中,每个分数段的人数是呈递增趋势。这些数据显示,交替传译笔记有利于全文要点成绩的提高。但是通过对比数字和要点两个柱状图也可以看出,口译笔记对要点成绩的影响没有数字成绩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全文的要点信息没有数字信息那样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容易记录,要点信息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受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逻辑连贯方面,有29%的学生(7名学生)第一次成绩较第二次成绩无变化,剩余71%的学生在第二次测试中,逻辑和思路都比第一次更为清晰、连贯。由于口译笔记可以将源语结构清新地展现在译员的眼前,译员在利用笔记进行译语重组的过程中,也可以对表达顺序有所选择,因此可以使译语表达更有逻辑性。

通过以上结果显示,译员的短时记忆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人名、地名、数字等较难记忆的信息会对译员的记忆造成极大压力,也是译员面临的巨大挑战。交替传译笔记不但可以帮助译员记忆更多更正确的信息,也会帮助译员减轻心理负担。因此,交替传译笔记对于口译的准确性有直接关联。

四、实验结论

本实验主要论证交替传译笔记对译语准确性的影响,包括数字的准确率、原文要点的准确率和逻辑连贯性三方面,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第二次有笔记实验,受试学生的译语准确性成绩都较第一次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数字和要点方面尤为突出。有64%的学生,在笔记的帮助下,数字成绩提高了6-10分,有16%的同学提高了11-15分;在要点成绩方面,有39%的学生提高了6-10分,有4%的学生提高了11分。由此,交替传译笔记与交替传译的译语准确性成正相关,且优势显著。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徐海铭.2007,汉英交替传译过程中译员笔记特征实证研究——以职业受训译员和非职业译员为例[J],《外语教学与研究》(3):136-144

[2]杨莉.2010.数字口译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4):38-40

[3]方生平.1987,同声传译中的原语信息量[J],《中国翻译》(2):19-21

[4]柴小红.2001,交替传译过程及能力发展——中国法语译员和学生的交替传译活动实证研究[J],《现代外语》(3):276-284

[5]穆雷、王斌华.2009,国内口译研究的发展及研究走向[J],《中国翻译》(4):21-25

[6]李文娜、米丽娜.2010,从口译的特点认识口译笔记的作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203-204

作者简介

左通(1987--)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口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