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自然科学博物馆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作用研究2 艾米旦•肉素力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6 12:51:39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二、科学素质教育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重要性

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内开展科学素质教育属于典型的课外探究,也就是利用课外时间和课外场地进行的探究。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自主性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模式,通过实验或查证的方式,总结提炼,寻求答案。那么,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开展科学素质教育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1.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学校的课堂教育通常45分钟一节课,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们要根据老师预先备好的课,逐一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科学素质教育开展的时间较长,有些课题的活动场地需要延伸到室外进行,况且,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具备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因此,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可以成为学校教育除外的有益补充与延伸。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场馆现有的教育资源——展品,组织策划主题各异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或是来源于书本知识的拓展,结合相关展品进行探究、实验或论证;或是由学生自行提出问题,形成合作小组,以问题为导向,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总结归纳;亦或许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学生去场馆外开展活动,进一步拓宽活动空间。无论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都能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习者的需求,以此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有益于创设适合学生的学习情境

所谓“学习情境”就是指为学习者学习提供的物质和人文环境。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建构主义,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凭借着先有的知识与经验,借助各类教学资源和学习小组的力量,掌握新的知识。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的探究式学习情境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便于他们找到与生活的联系,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比如,常设展厅的教育人员在向现场学生讲授“伯努利原理”时,可为他们创设在地铁站等候地铁的场景:当火车快要进站时,等候列车的乘客为何要站在黄线的后方?人为何会产生一种被卷入轨道的感觉?类似于这样的生活场景,能迅速地将学生吸引到探究的话题之中。在情境设计的同时,活动策划人员还应注重对学习氛围的构建。由于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教育隶属于非正规教育,不同于学校课堂的正规教育,因此,受众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是“自我学习”,也可以以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合作探讨。为了营造出相互交流的学习氛围,一旁的教育人员最好不要过多介入其中,避免直接给予答案或是非对错的提示,而是引导学生进行一场有趣的“头脑风暴”。

3.有助于融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即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在他人帮助下解决问题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所形成的距离就被称为“最近发展区”。自然科学类博物馆的教育工作人员在策划科学素养教育活动时,还应融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在参与科学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在不断的变化中,每一次与外界的互动交流,都促使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在活动的策划阶段,问题的难度总是略高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通过小组的共同学习或在他人的引导下,借助实验或寻找证据的形式,探究出问题的实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近发展区”的实质是,学生在获得外界帮助的过程中,完成了原先无法完成的任务,其潜在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而新的知识和技能又不断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应当引起教育策划人员的关注,它预示了学生未来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教育活动中开展科学素养教育,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升不同认知能力的学生个人学习水平。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场馆的教育工作者可先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再提供必要的帮助,促使他们完成相应的任务。

三、科学素质教育在融入博物馆教育中存在的“困惑”

相比学校的“正规教育”,博物馆教育属于典型的“非正规教育”。国内“九年制义务教育”涵盖了小学至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随着全国中小学教学课程的改革,整个教育体系正逐渐从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博物馆被誉为继学校之后的“第二课堂”,自然成为了学校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但就国内博物馆开展探究式学习的现状而言,存在以下诸多问题:

1.未能充分利用博物馆的自身资源

不论是常设展览,还是临时展览,展览中的展品、展项都是博物馆极为重要的自身资源。但国内一些场馆未能将这些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教育活动流于形式。传统意义上的讲解缺乏吸引力,“说教式”的讲解方式难以引起中小学生的兴趣与共鸣。除了讲解、参观外,展厅内的展品很难再被“挖掘”出深层次的教育意义。久而久之,一些场馆的教育人员也就忽视了围绕展品开展的专题教育活动。更何况,在实际活动中,一个讲解员往往要带领30位学生参观、学习,其所要表达的信息很难传达到每一位学习者的耳中,也无法及时得到教学效果的反馈。这种“走马观花”形的教育活动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成果。

2.缺乏对《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关注

现阶段国内博物馆教育活动策划者在编写探究式教案的过程中,缺乏对《国家科学课程标准》的参考,活动的设计针对性不强,通常一个版本的教育活动设计出来后,生搬硬套地用在各阶层观众的身上。同样的科学原理,面对小学生采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面对中学生又是以同样的表述方式进行阐释。对于背景知识早已超出这部分内容的观众而言,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这也着实反应出博物馆与学校在沟通时严重脱节,活动的设计并没有参照《标准》要求。事实上,《标准》提出的是一种指导思想,它明确规定了学生在具体学段(年级)所应掌握的具体内容,并设有详细的教学目标。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可在参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展厅内的展品,设定一个主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在创设的环境中,博物馆的教育人员要以引导的方式促进学习者进行探究。

3.馆校合作的衔接不够融合

在馆校合作的过程中,博物馆教育人员与学校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许多学校的老师负责将学生带入场馆后,交由工作人员统筹安排,全程很少介入到教育活动中,事后也少与博物馆教育部门联系,更别提及时获取馆方的有效反馈,这完全失去了馆校合作的意义。其实,学校老师在馆校合作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标准》的了解程度有甚于博物馆工作人员,对于馆内教育活动的编排可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问题在于老师对于博物馆的展品、展项了解不够透彻,没有将科学原理很好的“吃透”,所以很难与课本知识有机融合,为馆校合作中的活动策划“献计献策”。

4对于“探究”存在误区

当前,国内部分博物馆为了更加有效的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开启了“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模式,但活动策划者对于教育活动中的“探究”存在着一定的误解。一些博物馆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简易手工、剪纸、剪贴画,他们认为“动手”就是一种“探究”。美国科学促进协会曾围绕科学教育目标,提出过这样的理念“以探究方式开展科学教学,让儿童通过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来进行科学研究。”可见,博物馆中的“探究式”教育活动,除了鼓励学习者“动手”外,还应积极“动脑”。只“动手”不动“脑”的活动始终停留在“灌输式”学习的基础上,教学者告诉学生操作方法,学生通过信息的输入,借助各类工具和材料,完成相应制作,等同于信息的输出。整个过程看似顺利,但忘却了倡导学生“思考”的重要环节。这种只重“结果”不重“方法”的学习,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探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意义不大。其次,博物馆的教育人员在开展“探究式”活动时,主动向学生提供了问题和解决步骤,就连科学原理也是事先让学生预习好的,这种预先做好一切准备的教育活动,只是假借“探究”名义的普通活动。学习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的都是现成100%准确的信息,唯一要做的就是重复一下操作步骤,这样的教育形式根本提升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下次遇到一个全新的问题时,再次陷入木纳僵局,无法解决。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