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北宋熙宁年间度牒对陕西路的作用 孙林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7 13:22:16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北宋熙宁年间度牒对陕西路的作用

孙林(延安大学历史系  陕西延安  716000)

摘 要:北宋时期,度牒不仅是官方发给僧尼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且作为一种经济手段,经常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成为政府缓解财政压力,稳定边疆地区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兴修水利、筹集军费、振恤灾荒、变作籴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宋神宗熙宁时期,度牒在陕西路的发放数量不仅高于其他路份,而且高于其他路的总和,从多方面对陕西路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度牒;熙宁;陕西路作用

一、度牒的名称

度牒,是古代官府发给僧尼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官方凭证。宋代史书中对于度牒的记载十分详细,其名称也分为多种,查《宋史》中与度牒相关的记载,可知度牒除自身称谓以外,还存在诸如:度僧牒“庚戌,给陕西转运司度僧牒”、僧牒“五月壬寅,停僧牒三年”、僧度牒“及请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祠牒“奉使二浙,贸易祠牒以济军用”、祠部牒“赐紫衣、祠部牒各一道”等称谓。宋代度牒因由祠部发放,《宋会要辑稿·职官·祠部》:“祠部掌祠祭画日、休假令、受诸州僧尼道士女冠童行之(藉)[],给剃度受戒文牒。”故度牒又称为祠牒、祠部牒。

二、宋代鬻卖度牒的时间

据志磐《佛祖统记》卷四十六:“熙宁元年(1068年)…七月司谏钱公辅言:祠部遇岁饥、河决,乞鬻度牒以佐一时之急,自今圣节恩赐,并与裁损。鬻牒自此始。”书中记载宋代开始鬻卖度牒的时间是在熙宁元年(1068年)。《续资治通鉴长编》(下文简称《长编》)中关于英宗治平四年四月至神宗熙宁三年三月的记载虽已散佚,但在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却保存了《长编》中熙宁元年七月关于度牒的记载,建炎三年八月丙辰注中写到:“李焘《长编》熙宁元年七月戊戌注,前此未尝书卖度牒,因前公辅言,表而出之,鬻度牒盖始此年。”两书记载相互参证,则宋代开始鬻卖度牒时间应当在神宗熙宁元年。

三、熙宁年间度牒在陕西路及其他各路的发放

《宋史》、《长编》中均有度牒的相关记载。从度牒发放的数量来看,以熙宁三年付两浙度牒与熙宁七年付环庆度牒为例,《长编》记载为:“(夏四月)给度僧牒五百,付两浙转运司,分赐经水灾及民田薄收州军,召人纳米或钱赈济饥民。”“(八月)丁丑,赐环庆安抚司度僧牒千,以备赈济汉、蕃饥民也。”《宋史·本纪第十五》对此的记载为:“丁卯,给两浙转运司度僧牒,募民入粟。”“八月丁丑,赐环庆安抚司度僧牒,以募粟赈汉蕃饥民。”可见,《长编》中对于度牒发放数量的记载要比《宋史》更为详实。

宋代陕西路又称“陕西五路”,分为鄜延路、环庆路、泾原路、秦凤路、永兴路;若加上之后开边增设的熙河路,则为陕西六路。陕西路所辖区域虽时有变动,但总体上保持在五路范围内。当地方财政紧张时,当地官员往往会向朝廷乞求发放度牒代为售卖。而向朝廷乞赐度牒的行为并不一定会得到批准,所以对度牒数量的统计应以最终发放为准,则熙宁三年至七年陕西路度牒发放的相关记载如下:

熙宁三年夏四月“给度僧牒五百,付秦凤路。”秋七月“赐度牒千付经略司,令依鄜延法召商人入钱封桩,以备支费。”九月“上批赐五百道,付陕西宣抚司易见钱籴谷赈接之。”十一月“乞更赐五百,以分济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从之。”

熙宁四年春正月“又赐度僧牒鄜延路经略司二千道,河东转运司三千道,以助边费。”

熙宁五年闰七月“乙卯,陕西路转运司言,乞降度僧牒千,市籴边储。从之。”

熙宁六年十一月“丙子,给度僧牒二千付都提举市易司,募人入钱为秦凤路转运司籴本。”

熙宁七年六月“诏泾原路经略司度僧牒五百,以备赈救。”“赐度僧牒二千五百,赈贷泾原、环庆路汉蕃饥民,及为永兴路常平籴本。”“又赐秦凤路都转运司度僧牒二千,变置籴本。”八月“丁丑,赐环庆安抚司度僧牒千,以备赈济汉、蕃饥民也。”

据上述材料可得,熙宁三年至熙宁七年,陕西路度牒每年发放数为:

熙宁三年:夏四月五百,秋七月一千,九月五百,十一月五百,总计二千五百道;

熙宁四年:春正月二千道;

熙宁五年:闰七月一千道;

熙宁六年:十一月二千道;

熙宁七年:六月五千,八月一千,总计六千道。五年间合计一万三千五百道。

同一时期,其他各路度牒发放的相关记载如下:

熙宁三年夏四月“给度僧牒五百,付两浙转运司。”

熙宁四年十一月“赐河北转运司度僧牒五百,开修二股河上流,并修塞第五埽决口。”

熙宁五年闰七月“赐荆湖北路度僧牒五百为常平本钱。”八月“诏赐广南西路常平司度牒千,为籴本。”

熙宁六年三月“赐夔州路转运司度僧牒五百,置市易司于黔州。夏四月“新知桂州沈起乞以邕州五十一溪洞洞丁排成保甲,遣官教阅,从之,仍给度僧牒三百。”秋七月“(梓州路)乞计会熊本以所赐夔路度僧牒二百,于淯井监安夷、宁远二寨募人入中粮斛,以备军储。从之。”

熙宁七年夏四月“赐河北路常平司度僧牒千,募人入米赈济。”六月“真定府路安抚司乞降度僧牒二百修城。从之。”“赐度僧牒五百为杭州市易本钱,又给二百赐河北西路转运司市草。”“(定州)欲乞给钱三万余缗回易,以充其费。诏以度僧牒三百赐之。”九月“赐河东提刑司紫衣度僧牒千计置钱粮。”冬十月“(京西)南、北路各赐度僧牒二百、州助教敕告各二十,以助赈济。从之。”十一月“给度僧牒五百,付河东路转运司修城。”

据上述材料可得,熙宁三年至熙宁七年,其他各路每年发放度牒数为:

熙宁三年:夏四月两浙路五百道;

熙宁四年:春正月河东路三千,十一月河北路五百,总计三千五百道;

熙宁五年:闰七月荆湖北路五百,十一月广南西路一千,总计一千五百道;

熙宁六年:三月夔州路五百,夏四月广南西路三百,秋七月梓州路二百,总计一千道;

熙宁七年:夏四月河北路一千,六月河北路七百,两浙路五百,九月河东路一千,冬十月京西南路二百,京西北路二百,十一月河东路五百,总计四千一百道;五年间合计一万六百道。

对比可知,陕西路在熙宁三年至熙宁七年的时间里,度牒的发放数量不仅在单次上高于其他同期多数路份,而且在总量上也高于各路一万六百道的总和。若按元丰六年冬十月之规定,度牒每年发放总数“以一万为率”,则熙宁年间陕西路每年度牒发放数也在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神宗时期,每道度牒的价格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长编》元丰六年闰六月诏:“拨市易下界所纳到市易欠钱六万缗与上界,仍更给度僧牒千,为钱十三万缗。”一千度牒价格为十三万缗,每道度牒价格为一百三十缗。同年八月:“赐环庆路经略司度僧牒千,令贸钱十三万缗别封桩。”每道度牒价格亦为一百三十缗。元丰七年二月丙子,门下省言:“度僧牒已着令每道为钱百三十千,检会敕夔州路转运司每道三百千,以次减为百九十千,欲送中书省,价高处别取旨。从之。”与《宋会要辑稿·职官·祠部》中的记载相同。则每道度牒价格当在一百三十缗至一百九十缗之间。

熙宁八年九月,有司对熙宁年间全国度牒发放量做了汇总:“自熙宁初至今八年,给八万九千余道。”按熙宁八年间年均度牒发放数为一万一千一百余道计算,则五年间当发放五万五千五百余道。陕西路在熙宁三年至七年时间里,发放的度牒总数占到了全国的24.3%,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度牒的总价值在一百七十五万五千缗到二百五十六万五千缗之间。可见,熙宁时期,北宋政府对陕西路的重视程度之高,支持力度之大,明显优于其他多数路份。

四、度牒在陕西路的作用

度牒在宋代不仅是僧尼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且在社会生活中的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既能兴修水利 “并修塞第五埽决口”,也可以筹集军费“防秋是时,可赐度牒千付经略司”,还能振恤灾荒“赐河北路常平司度僧牒千,募人入米赈济”,以及变作籴本“诏赐广南西路常平司度牒千,为籴本”。而熙宁时期,度牒在陕西路的主要作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筹集军费、振恤灾荒、变作籴本。

1.筹集军费

陕西路毗邻西夏,地势险要,军事地位突出,相应的军费开支也十分庞大,而面临三冗问题的北宋政府,不得不通过鬻卖度牒来缓解军费紧张的压力。《长编》熙宁三年夏四月,经略使李师中向朝廷请求调拨军费,招纳蕃部及募敢死士,朝廷“给度僧牒五百,付秦凤路”充当军费。七月,时值防秋,陕西路军费再度紧张,朝廷“赐度牒千付经略司,令依鄜延法召商人入钱封桩,以备支费。”九月“诏三司除在京合支用金帛外,应西川四路上供金帛及四路卖度僧牒钱所变转物,并截留陕西转运司,令相度于永兴或凤翔府桩以备边费,候见数可兑折,充将来起发往陕西银绢之数。”熙宁四年春正月“赐度僧牒鄜延路经略司二千道,河东转运司三千道,以助边费。”鬻卖度牒已经成为减轻陕西路军费压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保证陕西路宋军士卒精锐、军粮充足、军城坚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鬻卖度牒筹集军费的做法,并非宋代首创,早在唐代便已有之。《旧唐书》卷五十二载:“及安禄山反于范阳,两京仓库盈溢而不可名。杨国忠设计,称不可耗正库之物,乃使御史崔众于河东纳钱度僧、尼、道士,旬日间行钱百万。”此事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年),亦为官方鬻卖度牒之始。可见度牒在鬻卖之初,便与军费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2.振恤灾荒

因受西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宋代陕西路经常会出现粮食匮乏的情况。按《宋史·食货上六·振恤》载,每当灾荒发生时,朝廷往往先“发常平、惠民诸仓粟,”或者“平价以粜,或贷以种食,或直以振给之”;若这些方法不能奏效,朝廷便继以“遣使驰传发省仓,或转漕粟于他路;或募富民出钱粟,筹以官爵,劝谕官吏,许书历为课”等方法;若仍不能减缓灾情,“则出内藏或奉宸库金帛,鬻祠部度僧牒。”可见,除却发放度牒外,还有多种振恤的方法。但陕西路缺食的状况已无法依靠上述振恤手段解决:《长编》熙宁七年八月丙寅朔,鄜延路弓箭手缺食,“于省仓借给”;辛未,对鄜、延、环、庆四州及保安军缺食的民众,“其夏税以蠲减外,更权倚阁”;丙子,鄜延、环庆、泾原因干旱缺食,“其阙麦种者官贷之,官无麦种即借钱籴”。缺粮最严重时,朝廷不得不下诏:“泾原、环庆、鄜延、永兴、秦凤等路转运司同帅臣议,抽减缘边军马,从之内地”以减轻陕西诸路缺食的压力。可见八月间陕西路缺食的情况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此时,诸如发省仓、转漕粟于他路的主要方法已难以应对如此频繁的缺食灾情。迫于压力,宋朝政府不得不靠发放度牒来减轻赈济上的负担。故而,“丁丑,赐环庆安抚司度僧牒千,以备赈济汉、蕃饥民也。”帮助灾民渡过难关。

此外,陕西路西北部还生活着为数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汉化程度较深,被称为熟户蕃部。当熟户蕃部遭受缺食灾情时,朝廷也会通过发放度牒进行赈济。《长编》熙宁三年九月,泾原安抚司“乞降度僧牒百”赈济蕃部,“上批赐五百道,付陕西宣抚司易见钱籴谷赈接之。”十一月,陕西路都转运使“乞更赐五百,以分济鄜延、环庆、泾原、秦凤四路。从之。”熙宁七年六月“诏泾原路经略司度僧牒五百,以备振救。”又“赐度僧牒二千五百,试监主簿、斋郎、州助教敕告、补牒总五十,振贷泾原、环庆路汉蕃饥民,及为永兴路常平籴本。”对熟户蕃部的振恤,不仅起到了救济安抚的作用,而且在政治上拉拢了游离于宋夏之间的少数民族,为北宋对抗西夏增添了政治筹码。在军事上,也笼络了蕃兵,使其继续为宋朝政府抗御西夏,巩固西陲。同时,发放度牒赈济熟户蕃部也开发了西北落后地区,促进了民族融合。

3.变作籴本

为减轻边民向戍边军队输送粮草的沉重负担,宋代会在当地粮食丰收时,由官府出钱买入粮食,用作军粮储备。《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岁漕以广军储,实京邑。河北、河东、陕西三路及内郡,又自籴买,以息边民飞輓之劳,其名不一。”度牒便时常充作买入粮食的本钱。《长编》熙宁五年闰七月“乙卯,陕西路转运司言,乞降度僧牒千,市籴边储。从之。”熙宁六年十一月“丙子,给度僧牒二千付都提举市易司,募人入钱为秦凤路转运司籴本。”熙宁七年六月“赐度僧牒二千五百,试监主簿、斋郎、州助教敕告、补牒总五十,赈贷泾原、环庆路汉蕃饥民,及为永兴路常平籴本。”“又赐秦凤路都转运司度僧牒二千,试监主簿、斋郎、州助教敕牒三百,变置籴本。”为保证戍边军队军粮充足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2

[2]()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志磐.佛祖统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袁震.两宋度牒考[J].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44 

[8]林天蔚.宋代出售度牒之研究[J].崇基学报,1962

作者简介:

孙林(1990-),男,山东肥城人,延安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