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扬琴制音器教学初探2 徐艺芳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18 18:50:54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三、制音器的拓展练习

演奏者掌握了制音器技法的基本演奏后,可以通过不同的制音方式加以巩固。

 

制音方式

乐谱标记

练习方式

原谱

 

要求1:

每种制音都分别采用音符后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八分之七处进行练习。

要求2:

每次制音都用2种制音速度进行练习

每两音一换

 

每一音一换

 

换和弦时换

 

换乐句时换

 

 

以上每条练习都可通过改变制音方式、止音时值、制音速度三种方法,制造出不同的制音效果,为同一条旋律律动带来不同的趣味,这些方式也是扬琴演奏思维扩展的一种体现。

双手运竹时,脚准确把握止、放的时间点,两者完美结合就实现了制音器演奏的第一步。下一个演奏难点,是演奏者如何在目前这些没有任何制音符号的乐谱中演奏制音器,这不仅需要演奏者清楚的了解制音器的技法特色,更需要演奏者具有更好的音乐修养和分析乐谱的能力,这些能力直接影响了演奏是否能更向专业化迈进一步。

、制音器的运用

扬琴制音器的技法特色大致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音乐的准确度和清晰度,它将乐谱中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和音乐中的连奏、断奏表达得更准确,在和弦变化、乐句呼吸和乐段转换时音乐更清晰;二是扩大音乐的对比度,在处理乐曲中的强收、突弱的音乐情绪时,制音器能将余音及时止住,从音量上将强与弱的对比尽可能扩大;三是改变演奏方式,顿音、闷竹等技巧,通过制音器的演奏,改变传统的演奏方式,达到与其近似的音响效果;四是产生音色变化,由于制音器抬踩的位置点不同,琴弦被止住的程度也不同,从而音色也不尽相同,这为演奏者在变化音色时多了一些选择;五是强化节奏、律动,扬琴作为击奏弦鸣乐器使其在节奏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制音器的演奏能使节奏、律动更加明确、突出。因此在演奏者对制音器拥有了一定的演奏能力和直观感受后,可以更多的运用在实际演奏中。

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演奏形式对制音器运用有不同的要求。传统作品中,扬琴的余音对音乐中气息、韵律、意境、美感等方面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传统作品中制音器要小心着用、斟酌着用。现代作品中丰富的和声、夸张的对比等风格和审美促使我们制音器要细致着用、变化着用。

在独奏、重奏、伴奏等不同形式中,制音器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在独奏中,制音器的运用较为细致,演奏者经常需要在旋律流畅性和音乐清晰度之间做出选择,不同的运用包含了每位演奏者个人独特的理解。在重奏中,由于扬琴数量的增加,余音的叠加导致音乐更加浑浊、声部不清晰,因此演奏者经常需要打破内在的旋律感,更多的保证声部走向的清晰与声音的干净。在民族室内乐、民乐合奏合给其他乐器伴奏中,制音器的要求大致和独奏中的要求相同,只是有时候其他乐器需要扬琴声音的烘托时,此时的余音尽可能保持,例如在给二胡伴奏时,乐曲快板段扬琴经常会是整段的后半拍,此时不一定每一拍都要止音,可以根据乐曲的风格和演奏者独特的理解进行不同的处理。

当然,制音器的运用无法绝对的量化,如在《林冲夜奔》中琶音前的止音,无法用前文说到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位置去衡量,此处止音是在手接近琴弦前的一瞬间,快速止音放音,止音时间尽可能晚。这些无法量化的运用和处理,是建立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基础上。

 

制音技法的思考与意义

对于扬琴的制音器,有许多人称呼为“止音器”。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制”与“止”两字发音接近,容易混淆,二是体现了大多数人对于制音器的片面认识,就是制音器就是“止”住音。其实不然,制音器之所以称之为“制”,更加强调的是对余音的控制与处理,而非单纯的将音止住。“制”与 “止”的关系应该是“制”大于“止”,也包含“止”。止与放,虽然是两个极其简单的动作,却包含了演奏者所有的分析、思考与控制,体现了演奏者的综合音乐素养。

与钢琴踏板法教学发展程度不同,扬琴制音技法的演奏与教学尚处于初级启蒙阶段。在目前出版的扬琴乐谱中,制音器技法符号尚未标识出来,广大师生只能通过分析乐谱来进行制音技法演奏。虽然制音器装置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对于演奏者自身来说,逐步建立制音器的运用意识、多思考多研究才是推动制音器运用与发展的关键。

制音器使人们对扬琴音乐产生一种新的听觉感受,它引发了音乐观念和演奏思维的转变,它是演奏家艺术才能与个性的体现,同时它也促使演奏者加强个人音乐修养,提高对作品风格把握的能力。本文的介绍仅仅为制音器的教学与演奏打开一扇窗,希望能为广大演奏者提供一些参考,以求共同发展、传播制音器技法的演奏,从而推动扬琴艺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艺芳.《扬琴制音器的运用》[J].《西江文艺》.2016年4月

    [2]李玲玲.《中国扬琴乐器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12月.P43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孔延莉   QQ 511860427     693891972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