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殷丽霞 浅析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0-09 08:48:1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殷丽霞(中共张掖市委党校  甘肃张掖  734000)
摘 要:现在社会各种文化的碰撞,让更多人试图理解自己是谁,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于人是社会动物,人的自我认同是与集体认同不可分的。由于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因此,人的文化认同也就是有差异的。了解文化认同在文化中的地位,必须要将文化认同放到文化结构中加以思考,把人类文化各个方面的认同做一个条理性的归纳,这样可以清楚地了解文化认同的全貌。
关键词:文化认同;跨文化交际;关系
人类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的同时,人类对于文化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并且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都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准则的。在一种文化体系中的正常现象,在另一种文化中却难以接受、理解。当然,人类中也存在着人类所共有的文化现象,一方面,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自己的文化有着心态上的依恋,在不同的文化发生冲突时,还可能转化为文化感情。如果这种文化是存在于一个民族中的话,就会沉淀于这个民族的意识之中,成为稳定的因素。今天遍及全球的华裔都不会忘记自己是龙的传人,依然注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就反映了不同文化存在的稳定性。
一、文化认同的起源及过程
1.文化认同的起源
人类是有高级思维的动物。人类处于文化创造的中间环节上,文化的创作不仅仅要通过人的思维,被创造出的文化也必然要反映在人的思维上,并且经过长期积淀,在人的大脑中形成稳定的思维,反映在认识上就是一种稳定的认识,并且按照这种认识去行动,就是一个实践——认识——反作用于实践的简单过程。作为个人来讲,这种过程十分简单,但作为人的文化群体而言,人们在实践中通过认识的积淀,形成对事物一致的认识,并以此支配人们的行为及文化的创造,又是一个极其复杂,更有意义的过程。这就是文化认同产生的基点。因此,文化认同的起源首先是人类对于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这种认识通过思维加工后积淀于人脑中,形成定式进而依据这种定式来创造文化,支配自己的行为,这是文化认同的早期阶段。人的认识、思维的定式,存在于一个人的群体中,形成了对某一文化现象一致的认可,并反映到人的行为中,就成为文化认同。
人类以群体为单位生存。由于地域的阻隔而使人类分别生存于不同的环境中,因而人类出现了不同的文化创造与认同,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人类早期在认同不同文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对于自己血缘群体的认同。随着代表这种群体的文化符号,如图腾及其他民族族标的产生,人们不仅会知道自己所属的血缘群体和集团,也认同自己的血缘集团的文化符号。人们能根据这种认同分别出自己是哪一个血缘和文化群体,这就产生了血缘族属的归属认同,随着民族的形成而形成民族认同,构成文化认同的一个新的、重要的层次,并在婚姻缔结,主体发展方面形成庞大而复杂的认同群体。
在这一时期需要明确的是,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是有区别的,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只是人类存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民族有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而文化认同不仅仅伴随着人类的始终,也往往是跨民族的,即一种文化认同往往存在于不同的民族中。文化认同包含了民族认同,而民族认同却不能包含文化认同。发展到今天,人类在文化的认同上超越了民族、地域乃至国家的范围,在很多人类共同性的问题上取得共识,如人类和平、人口控制、生态环境保护等,同时也促成了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认同及更多人类共同文化的认同。文化的认同从一个个远古时代的血缘群体,逐步扩大到民族、跨民族直至人类的共识阶段,是一个逐步扩大,不同时期有其特定内涵的过程,因而文化认同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2.文化认同的过程
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可以把人类的文化认同规划为几个不同的时期。
(1)前认同期
这一时期是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社会还没有被以文化为纽带聚合起来,而只是血缘关系维系着人们处于分散的、小规模群居状态。在这个阶段,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是初步的,尚未能在一个文化群体中就很多事物,尤其是文化现象达成共识。人们依附于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存的方式,逐步积累着生活经验。狩猎与采集是人类早期生活的基本内容。随着人们经验积累,人们不但能分辨什么植物可以吃,也总结出很多方法对付野兽,但这是一个过程。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的事例,就是人类早期认识自然、积累经验的典型写照。人类从哪些植物不能吃到认识哪些能吃、如何吃,是一个初步的认同过程。再进一步,人类开始认识到使用工具,耕种植物以供使用,这在一个人的群体中又向一种新的共识迈进了一步。在狩猎过程中,当一个人发现了野兽的生活规律,采用一些方法及工具来捕获它,这种方法逐步为其他人,甚至是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人们所接受、采用,那么在这一点上也同样取得了一定的共识。总之,人类与自然相依存,求生存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对自然有关生计的认识及经验,是人类文化认同的开始。但这个时期还没有达到知识的体系化程度。
(2)文化认同形成时期
认同形成期是人类对文化的认同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种稳定、系统的体系时期。在这一时期,人类文化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文化体系,有共同的祖先崇拜,有象征一个氏族或民族的图腾,有这一文化中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模式等,这种文化体系往往以民族为载体,形成文化模式。
认同形成期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随的一个必经阶段,同时也对人类此后的发展产生长期影响。因而,人类社会的认同形成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在逐渐形成一种文化模式,一套稳定的认同体系。
(3)认同融合时期
人类文化形成相互有别的模式,往往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完成的,传播与融合的作用在其中没有发挥多大作用。随着时代的推移及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与外界接触交往日益扩大,人类社会自然出于各种原因进入了一个大结合,大融合的时代。尽管这种交往与融合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所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丝绸之路开通后的商贸交往……同一区域内两个民族之间的自然人际交往、通婚、商品贸易等,尽管方式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在这种交往中固有的文化模式受到了冲击,带来了新的整合。
在认同融合时期,最重要的因素是对异文化的认同,这也是文化认同整个过程中最具有意义的事情。在此之前,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是一种自然,缘于自身的选择,并在这种选择上建构起自己的认同体系。而在融合期,是两种文化,两种认同的相对,一种文化可能融于另一种文化之中。在人类历史上的种种大融合之中,不乏其例。因此,对异文化的认同所涉及的还不是一个文化优劣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存在,甚至是民族存亡的问题。
在民族融合时期,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往往是出自民族存在的需要,这不论是对自己文化认同,还是认同其他文化都是一样的。因此,在认同融合时期,文化认同包括的内容如下:
对文化自身价值的反思。由于处于不同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必然要引起对文化自身的反思。异文化就如一面镜子,反射着文化本体引发的自身新的认识,尤其是在一种文化处于劣势的时候,这种效应就更加明显。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在没有对比的情况下,对自身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进入文化交融进程之后,随着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人们才会看到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以及对自身有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这就是自我认识。如果一个文化是以民族为载体的,那么这种自我认识也就表现为民族意识。
文化情感。文化情感指的是,人们对自身文化感情的取向。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的感情取向、价值取向是不一致的。长期受自身文化熏陶,使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文化有深刻的认同,这种认同自然也表现在人们的感情上。
在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文化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冲突,孕育着新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在人们的感情上,引起感情上的变动。人们在感情上基于各种因素对异文化的好恶,往往左右着人的行为,对文化交融起着阻碍和推进的作用,影响人们对异文化的认同。文化感情也与人的自我意识相联系。当一种文化的存在,使人们意识到危机时,这种危机反映到人的感情中,并使人们的文化感情受到强化。
(4)文化认同趋同时期
随着人类交往的扩大与认同的融合,人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已不再局限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环境,而是在交融的过程中不断地整合,不断地认识外部世界,认同其他文化。在整合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同,以适应内外新的变化,这样人们在很多方面都可能形成共识,使人类文化认同在很多方面渐渐向同一方向发展。尤其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信息、通信、交通传播空间发达,文化的交流与信息量的获得都得到空前扩大,这一切加速了人类文化的融合。人类文化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不断吸取外来文化加以整合,以获得发展的阶段。在这个时期,由于文化的融合、全球化的影响,人类共同利益的驱动,人类互相理解的加深等,人类社会形成了更多的共同文化,同时也形成了更多的文化认同。而这一切为人类更多、更广泛的文化共识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外,在人类文化认同的趋同时期,由于出现了新的认同,就使得这一时期显得十分复杂。
第一,这一时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依然存在,首先认同自己的文化,并以此为尺度去认同异文化。这种情况下,民族文化的认同还具有很多新的意义,并且会因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文化交融中的感情需要等因素变化而更为强烈。因此,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将会长期存在。
第二,由于文化交融的影响,很多民族的文化都已吸纳了其他文化,并经过新的整合,形成一种新的认同体系。这种体系包容了异文化的成分。
第三,人类文化通过交融,使不同的文化之间形成了某些方面的共识。
第四,人类出于共同利益的需求,仍在寻求人类共同的、新的认同。而这一时期,人类对文化的认同也增加了新的内容,从传统的自身文化的认同到文化交融时期,对异文化的认同,到后来人类共同文化与发展的认同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涉及人类共同利益与发展的认同还会不断地增加。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民族优良的文化,会成为全人类所认同的文化与财富。
(5)文化认同大同时期
人类文化认同最终将进入一个大同的时期。文化认同的实质,是人类从过去对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归属,扩大到对人类这个范畴的归属。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文化将不会以地域和民族为限制而孤立存在,而是不断地融合。在融合中不断地发展,创造出新的共同的文化。作为对文化的认同,不再停留在因文化形成而认同的地步,而是先行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文化变革与发展,社会的进步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人类却可以先形成认同,超越地域、民族、国家的限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将会在更多的方面形成认同。
综上所述,人类文化有产生、发展的过程,而文化认同也不是一个孤立、静止的表现,它同样随着人类的文化发展而发展,不断地扩大其自身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人类文化的范畴在逐渐扩大,人类对文化的认同也正在这种交融中不断地整合,逐步形成新的体系,人类共同的认同,也是人类相互理解的结果,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二、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
在文化认同基础之上,建立跨文化交际。不理想或者不成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失文化认同。跨文化交际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认同,以逐步唤醒人类的公共责任、信念和共同的生存意识。文化个性的存在才使得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内容变得充实,使它具有挑战性,并且在充满矛盾与争论的过程中不断走向深入。
1.构建合理的文化认同观
任何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混杂性和多样性。跨文化交际需跨越自身的文化边界,在多元主义的框架中寻求集体共识。
文化的基本属性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文化趋同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辩证统一。因此,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应以民族利益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为价值尺度,认同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以开放的心灵和宽广的胸怀把世界文明的成果同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以一种客观、清醒的态度,积极参与到文化交往中,建立合理的文化认同观,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并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文化认同的拓展使跨文化交际者对内变得更为多元与宽容,对外变得更为友善和开放,减少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效应,为有效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重视文化认同层面的建构,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认同建构,是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的关键。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认识并确立中国文化身份,不断构建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认同;追求文化发展的先进性,最终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繁荣共处的目标。
2.跨文化认同与跨文化交际适应
(1)文化因素
首先是文化环境的影响。文化环境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是从事跨文化活动重要的外部条件。一般而言,影响和制约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主要文化因素有:第一,物质文化质量的高低和完成程度,直接影响着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和规模。第二,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是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反映某一文化的本质特性,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桥梁和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的工具。因此,语言使用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成功与否。第三,审美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美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人的审美活动,如对数字、色彩、图片、形状、建筑样式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喜好和忌讳,都对跨文化交际活动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第四,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经济越发达,教育就越受到重视,教育水平越高。
教育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表现在:第一,教育水平影响人们的交流行为。教育水平越高,人们的追求越多样化。第二,教育水平制约着跨文化交际活动。教育程度越高,人们的跨文化活动越频繁。第三,社会组织的考察。要分析社会各阶层、家庭规模和特点,人们的角色和地位、群体行为等,对跨文化交际都是很有意义的。以上关于文化环境的影响,每一个方面对于跨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几方面相互叠加影响会更大些。因此,必须高度关注跨文化环境的影响。
(2)跨国文化认同及其障碍的根源
文化认同的取向。文化的认同,不能狭隘地局限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在当今文化的生存、共存环境中,必须从多元文化的视角去认识跨文化认同。1980年联合国“世界文化政治政策大会”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世界文化十年活动,开始倡导跨文化教育。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大会颁发了《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的文件,指出,“跨文化性和多元文化性主义之间和世界各国不同文化的知识之间建立积极地交流与相互充实的关系。鉴于当今世界所独有的大量因素,各个现代国家都必须不同程度地面临多元文化现象”。跨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multicultural education)要能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这一国际文件不仅为多元文化做出了权威性解释,也为人们对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认同提供了认识方向。
文化认同的取向,需要从多元文化出发,反对“普遍性原则”和坚持“互动原则”,反对文化霸权、种族中心或文化中心,而是应倡导“文化多元”。
文化认同障碍的根源。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之所以难与民主、平等、理解和宽容联系在一起,并以此为前提的文化,源于西方二元对立始终占据着西方主流思想地位,这也是亨廷顿等西方学术精英强调“文明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根据。基于这种思路,以其他文化的崛起给自身带来的危害为假设,势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而这种观点的结果,使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困难重重。因此,摒弃“二元对立”观,调整文化认同取向,是必须的,而在此基础上,跨文化适应才可能实现,其策略才能见效。
三、跨文化适应及其对策
一般而言,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寻找适应这种差异的途径,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Schumann有关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的灵活性原则,对于跨文化适应理解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1.文化适应的敏感性
跨文化适应绝对不是让一种文化去适应、认同另一种文化,而是尽最大的努力去比较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这种比较的目的是发现两种文化的差异,进而努力地协调这种差异。
2.文化适应的宽容性
文化适应的宽容性,是指分析研究其他文化,绝不是从自己文化的角度出发。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去接受异文化,至少是一种文化积极的、有借鉴价值的部分。
文化适应的宽容性也就是文化认同感。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对异文化心理距离较小的时候,即对异文化有比较多了解的时候,就可能有目的地运用异文化缓解跨文化交际中本族文化的思维定式和语言习惯的影响。
3.文化适应问题处理的灵活性
文化适应问题处理的灵活性,是建立在文化适应敏感性和宽容性的基础之上,随着对异文化适用敏感性和宽容性的增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行为能力就会有提高。现在,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实际上是非英语文化向英语文化,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的适应。这种文化适应的取向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没有处理问题的灵活性,一味盲目自大,或者完全无条件地向主流文化“异化”,完全放弃自己的文化,是不可取的,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Schumann的文化适应三原则值得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4.文化适应的根基
Schumann有关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的灵活性原则,Brown的新文化适应过程说,Ellis的文化理解过程说,Samovar的异文化借鉴说,都给人们提供了文化适应模式的理论,但这些西方学者的研究大多是从主流文化的视角切入,以其所在的主流文化作为根基,研究有关跨文化适应的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给人以启迪,但不能成为研究跨文化适应的根基。
5.维模功能的构建
进一步深入探索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分析文化差异的成因,实际上是一个本土文化适应外来文化,外来文化适应本土文化,两者相互适应的互动过程。这个双向互动的文化整合过程,是本土文化的积淀、凝聚、传承得以实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吸收外来文化成分,形成新的发展基础的过程。
当前,维模功能在社会呈现开放格局,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维模的原理,就其本质而言,反映的是文化的选择性,而文化适应则是文化的一种选择性。文化维模理论研究和我国的文化发展史研究都表明,文化适应是很重要的影响机制。外来文化的输入或引入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即外来文化只有在适应当时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并与已知的受人们崇敬的东西相适应的时候,才能在引进者中站住脚。

参考文献:
[1]阿里·萨默瓦.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爱德华·霍尔、刘健荣译.无声的语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3]爱德华·霍尔、韩海深译.超越文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4]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5]陈晓萍.跨文化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