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吴世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东地区红色革命学校教育工作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1-22 09:33:39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吴世锋(甘肃省环县罗山川乡中心小学  甘肃环县  745711)
摘 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陇东地区开展教育工作,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临很多难题但仍然能够积极应对创办学校,逐步从社会条件、物质条件和思想意识方面精心构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需要培养出了大量党政军骨干人才,尝试对当时办学的宝贵经验进行总结,为当下在陇东地区开展教育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东地区;教育工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东地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深入群众开展革命工作,1927年王孝西同志在陇东地区的邠宁创办了甘肃省第一个基层党组织,从此陇东地区的人民不断地接受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洗礼,革命活动越来越活跃,1934年2月25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同志在庆阳华池县南梁成立了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为了使党的政策方针得到有效的宣传,为了改变陇东地区人们落后的思想观念,1934年3月在南梁的荔园堡创办了陇东地区的第一所有红色文化的学校并命名为列宁小学,随后1940年在庆阳县又开办了中等教育学校且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的陇东中学,直到1940年底陇东地区6县已有完全小学11所,模范小学18所,普通小学190所,私学50所,入学儿童已达6195名,接着1943年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从山西经合水县老城一带迁到了东华池,进一步完善了陇东地区的教育体系,然而回顾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些学校是怎样迈开第一步,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如何正常开展教学工作,为当时各方面培养急需的人才,研究这些问题并尝试对当时的办学经验进行总结,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智慧。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东地区开展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难题
首先、面临的难题是开展教育工作时常遭到国名党反动派的破坏
国名党反动派主要采取两种方式破坏教工作的展开,一种是公开的围剿捕杀,一种是派特务捣乱策反或者暗杀。陇东地区最早建立的红色学校是1934年3月,由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等同志在华池县南梁镇荔园堡村创立的列宁小学,可是刚刚建立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被国名党反动派破坏而停办,7月份秘密搬迁到闫洼子恢复开办,可是时间不长又一次被迫搬迁,在11月份的时候受到位于转嘴子的老百姓张建堂的资助,在这里暂停下脚步积极的开展教学工作,1935年春天,马家军出兵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此时列宁小学迁到了延安富宁镇,在同年十一月份又一次搬回了南梁。1937年3月因为战争原因,学校再次停办直到1948年9月在白马庙恢复开办。
1940年在庆阳县由马文瑞同志担任首任校长,创办的陇东中学也被迫多次搬迁,规模较大的搬迁有三次,第一次从庆阳向北到达城壕乡,第二次是从城壕乡出发继续北上经过定汉到达大庄,第三次从大庄出发到达陕北的大王庙河然后返回,前后转战了五个多月的时间。陇东中学在1947年搬迁过程中,行程最长的一次达到4000多华里,往返3个多月时间,是陇东中学在战争年代是一次小长征。
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于1943年由山西先迁入到陇东地区的合水老城一带,然后由此继续搬到华池县东华池。也是一路不断的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保存办学的条件在更适合的地方办学开展教学工作。
国名党派军队将校舍毁坏了还可以重建,但是把师生杀害了将无法弥补。列宁小学的共产党员张景文教员就是被敌人陷害为进入共产内部的奸细而在洛河川惨遭活埋。这样惨痛的事情在陇东地区的其他革命学校也同样发生。
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活动十分的猖狂,据不完全统计1940陇东中学创办之前,被特务组织策反去国统区的上小学和中学的青少年就有一百多人,1940年陇东中学创办以后,国名党反动派在西峰的特务机关“党务通讯处”和“三青团”对这所学校就经常进行破坏活动,一面在暗地里继续搞策反活动一面杀害进入红色学校的师生。
其次、面对的难题是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备短缺师资力量薄弱
列宁小学、陇东中学与抗大七分校这三所在陇东地区影响较大的学校,在创办之初的时候,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延安的支持,可是当时国名党对解放区层层封锁,党中央所在的地方经费更是非常紧张,加上陇东地区到延安交通不便,中间又有国名党特务组织的破坏,在最困难的时刻刘志丹与习仲勋等同志,经常把自己的生活费拿出来资助办学,当时列宁小学的首任校长霍建德与教员高敏珍同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依旧把学员从最初的十人发展到五十几人。陇东中学的陆为公校长,在经费不足的条件下,他和当地的群众商议得到支持后,对庆阳县南街的文庙进行改造,将其扩建为一个可以容纳两百人的大教室兼礼堂,并把其他几间庙堂改为师生的宿舍,1940年的9月18日这天学校在简陋的条件下开始了正式办学。抗大学校的学员相对来说办学经验较多,师生斗争经验丰富,自己开挖窑洞或者搭建校舍用于开展教学工作。将有限的经费用于购买教材上等更重要的事务上面。但是总的来说条件仍然很艰苦。
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备短缺的困难相对比较容易克服,但是要具备专业素质的教师确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列宁小学的张景文老师出生于陕西蓝田的知识分子家庭,她从小开始就接受较为系统的教育,1928年考入陕西女子师范学校,此时的西安革命活动较多,在先进思想的不断熏陶下她毅然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但是像这样的老师非常少,1942年当时华池全县只有一个中学生,环县只有三个中学生,在这样的人才储备下开展教学工作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最后、要面对的难题是陇东地区民众封建保守基层干部文化水平较低
1942年马文瑞同志在《陇东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土地革命前陇东地区地广人稀,文化较之陕甘宁边区其他地方更加落后,绝大多数人不识字,大众学生简直是稀少的。他的这份报告深刻的反映出在这样的地方,要将革命的新思想传播开来是非常的不容易也是非常的迫切事情。有资料记载当时陇东地区的封建迷信活动异常丰富,各种门类的宗教活动较为活跃,女子缠足男子蓄长发的现象较为普遍。学校的教育工作除了在县城有几所之外,在乡村没有开展。当时的文盲较多,没有认识先进文化的工具,人们依然固守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生活水平自然是低水平不发达的状况。
当时许多的区乡干部政治觉悟高,阶级立场坚定,善于吃苦敢于斗争,就是文化水平低,对党的方针政策理解不透彻,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懂得动员群众的方式方法,很胜任自己的工作,这时需要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是开展工作的关键。
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需要先进文化的洗礼,但是先进文化自己不会被理解,在陇东地区开展革命工作一方面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提升理解和领会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在工作中对旧的文化和思想观念进行改造,另一方面对民众思想的改造显的非常必要。从1934年列宁小学的创办开始就意味着新思想的传播不能止步,这是陇东地区对先进文化的渴望,是推动陇东地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更会给陇东地区最广大人民带来根本的利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东地区教育工作的构建与发展
首先、在运动中开展教育工作解除敌人的破坏
列宁小学在多次搬迁中仍坚持宣传革命思想,积极做好群众工作争取较快恢复办学,1934年11月列宁小学再次搬回南梁的时候,此时霍建德任校长,张景文担任教员,他们在共产党员蔡子伟和村主任马振元的帮助下,积极争取当地村民张建堂、乔维孝的同意,在两位村民自家的院落开始办起了学校,霍建德和张景文两位教员亲自到南梁及周边的农户家里招生宣传,积极欢迎贫苦农民的子女接受教育。
陇东中学的师生们在搬迁的过程中,更是始终把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在1947年3月初,陇东地区西华池发生战争,师生们被迫转移,但听到陕甘宁野战集团军在张宗逊和习仲勋等同志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陇东中学部分师生又返回学校,整理好教学物品和必要的生活用品,星夜运往城壕乡与大部分师生汇合,在此坚持学习了两个多月。
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的学员牢记毛主席在延安的讲话,灵活运用笔杆子枪杆子和劳动工具杆子。七分校女生大队更是要求严格,从实战要求的各项基本能力都要进行训练,她们还经常进行比赛考核,女生大队二大队还评选出了“朱德神枪手”“贺龙投弹手”等150余名学员。在文化课教学中特别针对一些基础薄弱的学员,集中组织学习理论方面的有毛主席、朱总司令等人的著作《矛盾论》、《实践论》和《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及整风文献;基础文化课方面的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和俄语等等。
其次、积极筹集经费、自制教学设备和自主培养师资
列宁小学的张景文老师为了解决教材短缺的问题,她结合边区的教育指导方针亲自编写教材,为了让教材的内容通俗易懂,她写了很多的儿歌童谣,另外对学校仅有的基本教材进行了拓展,学生的课桌椅大多数是用石头垒起的,写字的墨水是用磨细的锅灰做成,黑板也是用石板代替。
陇东中学的陆为公老师在办学的时候一方面取得当地民众的支持,一方面得到了驻扎在庆阳的三八五旅的支持,王维舟旅长为陇东中学提供了所有的灶具,选派了两名炊事员,这样都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经费。为了解决边区学校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陇东中学在招第一届学生的时候就开始设置了师范班,当时根据考试初步选定了42人组成了师一班。学制暂时定为两年。这样使边区的师资力量不足,得到了很好的补充。
抗大七分校在生产劳动中,学校领导亲自带头,校长彭绍辉同志没有因为自己是独臂而特殊化不劳动,他为自己特制了一把镢头,和大家一起劳动。特别是1944年的生产自救运动。校部给每个大队下达的任务是每人开荒23亩种菜1亩多。抗大的教员主要来源抗大总校的选派,但是他们为了劳动和生产能力,常常会请劳模和工匠师傅指导教学,真正做到军民融合。
最后、不断以大众化的方式给民众和干部宣传先进文化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中提出:“广泛发展民众教育,组织各种补习学校,识字运动、戏剧运动、歌咏运动、体育运动、创办敌前低后各种地方通俗报纸,提高人民的民族文化与民族觉悟。”陇东地区开展教育工作积极贯彻这一方针,在社会教育中,不完全依靠学校一种教育组织形式,而是以此为基础逐渐拓展。先后组织起来的有冬学、夜校、识字组、半日校、午校、民众教育馆等。这些组织也会充分利用学校这些固定的教育地点,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民众的积极性,父母娃娃一起进学堂的场面成为一种时尚,陇东地区的社会风气也得到很好的改善。
列宁小学、陇东中学和抗大七分校等陇东地区的学校,在这个时候教育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各方面的积极性都很高。当时陇东中学的学生刘文正、刘聚财等学生利用放假时间,在镇原老家编排了《拥护八路军》、《兄妹开荒》等社火剧目,这样的方式确是让军民相互了解的最好方式之一。当时抗大七分校文工团也自编自演各种文艺节目,如《豹子川大合唱》、《难民区》等。其中《军民大生产》这首歌曲就是从这里唱响到了全国,直到今天仍然被人们所熟知。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陇东地区教育工作的经验与启示
1.在逆境中走向成熟为陇东地区新式教育的创办奠定了社会基础
在陇东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列宁小学、陇东中学和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从创立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敌人的多次破坏几次搬迁。但是他们在革命领导人的带领下,他们由开始的盲目变成后来的有规模有计划的转移,将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把教学的内容及时的调整,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转变办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从而将转移变为对教学有帮助的一种形式。
在行进中办学将革命的思想在各地进行了宣传,红色学校成了革命的宣传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些学校在各地办学,能够取得当地民众的支持,这是师生们在转移中赢得人民的表现,时刻将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当地人民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取得人民支持的关键原因所在,这体现出陇东地区在最初创办的教育是值得人民的肯定,他们所到之处的表现和精神风貌受到民众的赞许。
在一次一次的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了师生与当地民众的感情,增进了他们的相互了解,让师生懂得教育为了什么,为了什么而进行教育,教育是民众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师生与当地百姓思想的沟通更加的通畅,他们打消彼此最早的隔阂,文化人愿意帮助民众识字了解文化,民众也愿意交给文化人生存的本领和劳动的技能,这样的局面是社会良好发展的转变之一,是一种欣欣向荣充满生机活力团结一致的表现。社会民众需要文脉,文脉自然的在社会中成长,这样的社会是有希望和朝气的社会。
教育的本来意义就是要从校园走向社会,不是封闭的办学,在改造社会的同时又要进的社会的检验,陇东地区早期的办学能够取得一定的成绩,就是当时的教育工作者们发现了找到了这样的路径,让教育走出校园服务大众服务社会。这具有开创性的办学模式,为新式教育进入陇东地区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2.在困境中求得进步为陇东地区新式教育的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
陇东地区在当时物资匮乏人才稀少的条件下办学,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里学习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学生艰苦朴素的品质和不怕困难的勇气以及顽强的性格。这样的品质正是当时社会的革命环境所需要的人才素质,更是教育所希望的目标。
学生们在具体解决困难中不断变成一个个坚定地唯物主义者,从过去相信命运封建保守中走了出来,不断的开始自己更生发挥主观能动的力量去解决实际困难,这样的思维模式的转变也是现代教育的希冀,让学生获得一种终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不断地革新了学生的价值观念,为迎接新的教育模式做好了思想的准备。
正是这样的不断开拓性办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了师生们的创新精神,教育能够发展关键就是要培养起教育工作者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操作能力。学校的教育员们结合边区办学方针结合陇东当地的风土人情,创造性编写教材一方面解决了当下的办学困难教学一方面为陇东地区的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财富。这样的物质基础是一种可再生有生命力的物质。这就是在整个新民主主义时期,能够快速获得办学的物质原因。不断积累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方法,让物质基础成为可再生的一种资源,这样的方法为在动荡岁月办学的陇东教育事业带来新的曙光。
3.在革命中坚定方向为陇东地区新式教育的未来播散了思想火种
在陇东地区有较大影响的列宁小学、陇东中学和抗日军政大学七分校从创立之日起就不断的在革命斗争中走向成熟,他们的创立之时就引起了革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同志亲自为陇东中学写校名,刘少奇同志亲自为陇东中学制定了校训“为建设新民主主义新中国而奋斗”,抗大创立之时毛泽东同志为抗大规定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
这为在陇东地区开展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传承红色基因,敢于担起时代的重任是青年人的历史使命,这样的嘱咐和期盼,让陇东地区成了青年人向往的热土,有志青年自愿从四面八方赶来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让红色文化更好的服务社会。
这样的文化感召力使学生们不断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自觉的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自己,在红色文化里不断寻找成长的力量。陇东地区的教育发展有了坚定的政治方向,有了明确的历史使命,有了不断为之努力的不懈动力源泉,一所学校的发展正是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力量的推动,这些学校经过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之后,更加激发了他们的革命热情,陇东地区的成了为战争的胜利输送了大量人才的摇篮之一。正是由于这样的现进思想和文化的培育,让学生能够不断树立起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艰苦生活和工作实践的锻炼,坚定了革命的信仰,这正是在陇东地区发展新式教育思想火种的启程。

参考文献:
[1]袁兆秀.陇东中学校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4
[2]谭虎娃.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1
[3]杨延虎、罗晓君.陇东分区和陕甘宁边区建设[J].延安:延安大学学报,2010.02
[4]赵智远.陆为公创办陇东中学[N].民主协商报,2006.06
[5]杨宇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J].苏州:苏州大学学报,1985.01
[6]徐婷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道德建设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学报,2014.04
作者简介:
吴世锋(1965--)男,甘肃环县人,环县罗山川乡中心小学教师。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