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韩留永 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1-27 09:18:48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韩留永南通开放大学  江苏南通  226006

 要:杜甫诗歌内容宽广,他写自然不同时节风雨,体裁多样,注入了诗人多方面的情感和思想。其中《春夜喜雨》的知名度最高,全诗紧扣诗题,描写细致入微;注意声律炼字,对仗工整;同时诗歌彰显了诗人心怀天下的高尚品格。

关键词:杜甫《春夜喜雨》赏析

杜甫诗集现存一千四百多首诗歌中,以雨为题目或题目中带雨的诗歌有四十余首,其中最有名首推《春夜喜雨》,历代品评者很多,现当代也不乏鉴赏文章。然而作品的解读总是常读常新,不同的读者面对同一首诗会有不同的体悟和发现。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求正于方家。

一、全诗紧扣诗题

在我国古典文学中,诗歌可以称得上是汉语文学文化的精华,有一些诗人常常以“无题”为题作诗篇。无题胜有题,之所以选择用"无题"作题目,可能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给后来的读者带来了理解的困难,而杜甫的诗歌,大部分都有明晰的题目,并且诗歌的题目和内容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赏析诗歌的时候,从诗题入手,不失为一种赏析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对于诗歌的赏析。

《春夜喜雨》写作方面的特点和赏析方面应该如何的切入,古人也有很好的见解。比如清代学者浦起龙所著《读杜心解》认为“写雨切夜易,切春难”,可以为我们今天赏析杜甫的这首名作,提供重要的视角。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知时节”,首先提及题目中的“雨”;“当春乃发生”,此句承接上句“时节”顺热而来,可以称得上浦起龙所说的对应题目“切春”。颔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没有提及“雨”字,但是这两句的主语都是“雨”,“随风”而到的是“雨”,“潜入夜”的也是“雨”,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把雨写得好像通达人性。“润物”也是从侧面说明“雨”的细小,“细无声”对春天的毛毛细雨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以上二句,都是从听觉的角度,主要来描写春雨在夜间的到来,所以这二句可算得上是“切雨”和“切夜”,还是紧扣诗题。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是从视频的角度来描写春雨,承接了上面两句的听觉描写之后,诗人杜甫又比较高明地在无形之中转换了描写的视角。“野径云俱黑”,可以算是“切夜”,又暗含着“春雨”降临时节的天象,也可以算是“切雨”,可以算得上是一语双关;“江船火独明”,也是具有双关的性质,因为是黑夜降临,才显明“火独明”;同时,借助于“江船火”,在微弱的渔火中,可以看到春天的细雨在下,又一次照应这首诗歌的题目“春夜喜雨”,算是围绕诗题作进一步的展开。

尾联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是虚写明天的美景,完全是诗人由今晚的细雨,为明天的百花争艳所作的合理的推测。“春花”和“秋月”作为大自然是常见的现象,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意象。诗人经常截取花作为春天的一个侧面,“红湿处“是通过雨水加以烘托花开的茂盛,算是“切春”兼“切雨”,具有二重性的作用。

首联描写“当春乃发生”(万物生机勃勃)的时节,“好雨”(及时雨)与春天相随。颔联承接写雨随风夜中悄然而至,细雨绵绵,“润物细无声”。颈联进一步开拓视野,写雨夜的“野径”和“江船”,以上都是实写。最后尾联诗人荡开一笔,展开丰富的联想,虚写明日春晓雨后成都百花竞开的繁盛景象。

综上所述,可以说整首诗歌都是围绕诗题“春夜喜雨”,从不同侧面展开,但是诗人的喜悦之情,表现得含而不露。

二、注意声律炼字,对仗工整

杜甫曾经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于写诗的态度和写诗的技巧,还有诗人对于诗歌价值的追求。杜甫在其他诗歌创作时,也是有意识自觉地追求诗歌的字句,在《春夜喜雨》这首诗中也有充分地展现。对于这首诗的炼字声韵方面,据李睿《匠心独运 仁者襟怀——杜甫<春夜喜雨>赏析》一文中有详细的解释,现引用如下:“这首诗有着独特的声情之美。诗人押的是庚韵,韵脚为‘生’、‘声’、‘明’、‘城’,庚部折声情特点是‘振厉’(王易《词曲史》),也就是清亮、昂扬向上,诗人藉以表现春雨的勃勃生机,是非常适宜的。诗中的平声字与仄声字都是20个(注意‘俱’与‘看’在此都读平声),长短相间,声调十分和谐。”

笔者认为全诗对仗比较工整的两句是“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音韵的角度来看,这两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完全是相反的,一一对应的关系非常完整。

另一方面,从词性、词义、结构或者词语所蕴含的意义方面来看,这两句的对仗也是比较工整的。“野径”和“江船”,从词性上来说,是名词对名词;从结构上来看,都是偏正结构;“野径”荒芜人烟,“江船”有人看守,这两个词语从有无人气的方面来看,也是相反的;再者从词语的意义来看,前者可以泛指陆地,后者可以泛指水域,可以看出春天夜雨的范围非常的广阔。“云”对“火”,从词性上来看,是名词对名词,属于自然现象的一一相对;从色彩方面来看,“云”蕴含着黑色,“红”代表着红色,二者所代表的颜色是相反的;从空间上来看,“云”在上,“火”在下,进一步描述了夜雨的空间范围的辽阔。“俱”和“独”从词义上来看,意义相反,是从范围的角度来描述所修饰的对象;“黑”与“明”也是意义相反,是从颜色的视角来描写夜雨,四个词可以明显的分为对立的两组,具有明显的衬托作用,野径的“俱黑”,反而更能显示出江火的“独明”,而又和协地统一在“夜雨”的范围之下。

三、杜甫心怀天下的品格

中国的田园诗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以前的《诗经》中,真正的成熟则是到了东晋末年的陶渊明。在魏晋以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文学中的表现,自然作为诗人的审美对象的特征并不是特别明显。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粹》一书中认为:“在魏晋以前,通过文学所看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诗六义中的‘比’与‘兴’的关系。……人很少主动地去寻求自然,更不会要求在自然中求得人生的安顿。”因此,“山水与人的情绪相通,不一定是由于以山水为美的对象,也一定是为了满足追求乾的美的要求。”而通过南北朝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隋唐的诗人作为后继者,在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中,进一步把它们作为审美的对象,称情的对象。杜甫作为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其作品也有明显的表现。

清代学者浦起龙所著《读杜心解》评价《春夜喜雨》这首诗“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说明杜甫诗作虽然比较切题,但是比较含蓄,需要我们后来者细细品味。杜甫作为诗人,对自然界的风花雪月比一般人更为敏感。“好雨知时节”,一个“好”字,表现雨是有道德的;一个“知”字,表现雨下得及时,是通人情的。从文学艺术的修辞手法上来看,运用的是“拟人化”,用心理功能的层面来说,就是“移情”。“当春乃发生”一句,笔者认为周正举《说“当春乃发生”》一文中解释最为完备,下面引述如下:“发生”,万物萌发、滋长。“发生”用在这里,一是强调“春”,二是申说上句“知时”,三是引起第四句“物”。这句意思是说:正值春天,也就是万物生长之时。“当春乃发生”,是一喜,“好雨知时节”是双重惊喜。起句含蓄蕴藉。“潜入夜”则是喜悦雨悄悄地来到,“润物”点明雨的轻柔和无私;“野径”和“江船”都可以看到雨,诗人心喜雨下的范围广,诗人的视野已经向城外扩张,可以想见辽阔的农田都在受到细水的滋润。“花重锦官城”是遥想,更是作者喜悦内心的投射。虽然全篇没有一个“喜”字,细细品味体察,句句可见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杜甫年轻时期的理想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杜甫在乾元二年(759)逃亡到四川,在成都建草堂,暂时获得安稳的日子,乱世之中,理想破灭,身为儒家信徒的杜甫,关心民生的心始终如一。据《旧唐书》记载:“宝应元年八月,台州人袁晁反,陷浙东州郡。广德四年李光弼讨之。”可以看到江南身受战乱的影响。而同一时期,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成都发生春旱。杜甫这一首诗正是在久旱逢春雨的这一特定的背景下写成的。虽然杜甫自己在草堂上过上了相对舒畅的日子,杜甫时刻胸怀天下“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保持着他一贯忧国忧民的赤子本色,这才是真正的诗人杜甫。

《春夜喜雨》这首诗,既是当时气侯普通的记录,也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真实反映,背后更是诗人心系天下百姓的伟大情怀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周正举.说“当春乃发生”[J].杜甫研究学刊,1997(04)

[3]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0

[4]李睿.匠心独运 仁者襟怀——杜甫《春夜喜雨》赏析[J].学语文,2016(01)

[5]萧涤非等著.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作者简介

韩留永,南通开放大学中职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宋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