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陈永强 从“初心论”的来源看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2-25 09:23:42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陈永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山东聊城  252000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应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并且在近百年的不懈奋斗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但我们仍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初心论”根本出发点是人民利益至上,应当围绕人民利益这个中心抓各项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关键词初心使命唯物史观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使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之后不断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不忘初心、牢记初心、践行初心。尤其是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并贯穿始终,十九大报告对此又进行全面阐述。“初心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刻领悟我党近百年来革命、建设、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命题;是立足新时代要求,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形成的最新建党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的“不忘初心”,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忘记初心”的思想倾向而提出,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对于广大党员来说,只有深入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论”,了解其来源,才能对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才能在实践中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一、中国共产党人初心论的来源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阐述了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深刻内涵。这样一个主题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深深根植于我们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当中。

1.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源自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深重的灾难

历史上中华文明曾经辉煌灿烂,但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世界重心西移,中华帝国内外交困,在和西方的对抗中全面落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纷至沓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在清王朝覆灭前的70年间:GDP从世界占比29%下降到6%;不平等条约签订数量达1145个,平均每年16个;割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个英国。人民生活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社会各个阶级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不断通过不同的方式奋起抗争。但无论是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均以失败告终。这些说明,面对实力强大的外敌,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都无法利用历史经验,对封建的国家治理模式进行小修小补实现救亡图存的目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1921年,五四运动之后,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1]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已经在黑暗和苦难中摸索了漫长岁月的中华民族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才找到了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命运的道路,中国才看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希望,中华民族才有了救亡图存、人民获得幸福生活的可能。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而诞生的,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日,中国共产党就肩负起了复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因为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真正把救亡图存、富民强国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并且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争得民族独立、赢得人民解放、创造美好生活、实现民族复兴。

2.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源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论指导

共产党人的初心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其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基础之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得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2]科学结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认识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使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劳苦大众要谋求自己的幸福,实现自己的解放,只有建立在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的基础上。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就是为实现初心即共产党人的理想而奋斗,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则是实现这一价值追求的唯一途径。

中国共产党人是在近代中国人民谋求救亡图存的伟大实践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最初理想,就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党的创立者的选择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俄国革命的胜利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国家的问题,那就是要走俄国人的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人类解放这一伟大理想的基础之上,并始终为之奋斗。

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经历了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的检验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革命建设过程中,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胜利,到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巨大的理论魅力,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新高度,也把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新境界,也把处于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带向小康,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逐步带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带领人民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艰苦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牢记“初心”,不断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思想基础。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毛泽东十分明确指出,共产党是为人民、为民族利益奋斗的,没有自己的私利。“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提出全党要弘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因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4]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5]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力量。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6]在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充分依靠人民。形成了我党长期坚持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党的基本依循。实现民族的复兴、实现共产主义的希望在于广大的群众,“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7]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得到了群众对党的支持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都是人民群众获得了主人翁地位并积极参与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作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坚持党的宗旨,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强调自己“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决定作用,尊重人民的创造精神。改革开放的成果也要由人民群众共享。“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8]在工作中,必须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9]同时十分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们之所以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就在于社会主义有巨大优越性,能够快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10]人民收入是否增加是检验政策对与不对的标准。“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11]邓小平强调,只要稍不关心群众生活,群众就会议论,就会对党的工作带来不利。“群众对生活方面的议论是相当多的,不要以为都是讲怪话。我们党和国家一定要关心群众生活,现在应该提出这个问题了。”[12]

二、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在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历史走进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指出:“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表明了我党的最高利益就是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发展了群众路线,把党的领导同人民群众所期所盼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13]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在阐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时指出,这“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1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现实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要求,也具有鲜明的历史继承和时代精神。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把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作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根本要求,构成了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满足人民需要的发展战略,就是在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在行动上,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以人民为中心是一个战略思想。在经济领域,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15]在政治领域,要坚持以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为中心,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确保人民能够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确保人民群众能够畅通表达利益要求,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民生领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的利益问题,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要重点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提供优质生态以满足人民日需要。

保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关键在于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仅仅作为口号喊在嘴上,而是要把人民的利益装在心里、落到行动上。领导干部更需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牢记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所期所盼的实事、好事就是在践行共产党人的使命。

 

注释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3;422

[4][5][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4;1094;1031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8][10]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62

[9]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11][12][1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4;27;27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13

[1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2

作者简介

陈永强(1972--)男,汉族,哲学学士,山东聊城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哲社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