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朱巧玲 朱怀清 孔子的音乐人形象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2-27 09:09:42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朱巧玲 朱怀清(凯里学院  黔东南州  556011)

 在六经和六艺中,孔子都很重视音乐教化作用,并且身体力行,孔子作为音乐人的形象包括一下几点:对音乐文献的整理,对音乐的评论,演奏乐曲,用歌声来表达情感。

关键词:孔子音乐

无论是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还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术,都包含有乐的内容在,乐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孔子不仅对音乐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如已失传的《乐经》,而且在音乐的鉴赏、评论,对乐器的演奏和歌唱方面都达到了精深的专家境界,他不仅强调音乐的教化作用,而且把音乐和日常的生活修行联系了起来。可以说,孔子也是一个音乐老师,他本身的音乐修养是很高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作为音乐理论家的孔子

1.孔子对音乐文献的整理及其教化作用

与礼一样,乐早在孔子之前就已产生,只不过孔子对此进行了一番整理而已,以此用作教授学生的教科书。我们知道,《诗》一开始就是有音乐配诵的,一是民间的“风”音,一是朝廷庙堂的“雅”、“颂”之音,这些都有其教化的目的在:“先王恶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以乐而不流,使其文足以纶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史记·乐记》[1]古者诗三千余篇,无论是文辞还是乐曲,都是良莠不齐的,及至孔子,去其重,“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史记·孔子世家》可见孔子对《诗》的每一篇都进行了乐曲整理,《论语》[2]还记载了孔子的话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孔子在整理诗乐的时间,是其“自卫返鲁”之时,是其不惑之年前后,正是一个人做学问的黄金时期:“孔子年四十二……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由此可见,孔子整理诗乐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具有相当的目的性,因为“《雅》、《颂》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声兴而士奋,郑卫之曲动而心淫。”《史记·乐书》才有了孔子的退而“正乐以诱世。”《史记·乐书》当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问治国之道时,孔子便回答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乐与声在此与治国的其他手段并立,可见孔子对声乐的重视程度。其整理的诗乐文献只是手段,达到教化才是目的,但二者是同样重要而不可偏废的。孔子不只是说教而已,在实践中他也是这么做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时鲁齐的夹谷之会。齐有司“请奏四方之乐……于是旍旄羽钹矛戟剑撥鼓噪而至。”孔子质问道:“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景公心诈,挥而去之。”齐有司又“请奏宫中之乐……优倡侏儒为戏于前,”孔子同样是极力反对:“‘匹夫而荧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交往常常以诗对,而孔子却以乐对,不仅为鲁国赢得了尊严,而且使齐归还了“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孔子常常是“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这与孔子“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是一样的,正如孔子所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孔子对音乐的评论与欣赏

孔子常常称美唐虞之世,不仅是因为其治世之功,更因为其音乐的治世之效,所谓“成

于乐”是也,“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治乐以赏诸侯。”可见,音乐到舜那里已是非常的成熟了。不仅歌诗的内容,而且音乐的形式可能都达到了一定程度的高度。孔子对《韶》的评价甚高不是没有原因的:“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闻《韶》的时间当在其三十五岁时,《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年三十五……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这种余音绕梁的效果,我们当从曲调旋律的优美上来理解孔子对《韶》的评论,即孔子所称赞的“尽美”:“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所谓善,当指曲调所表达的意旨和诗歌的内容而言。孔子所称《韶》的尽善尽美,是指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而《武》只是形式(即旋律曲调)上的尽美,内容上却没达到尽善。表演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形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所以“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正如《史记·乐书》所说:“钟鼓管磬羽蘥干戚,乐之器也;詘信俯仰级兆舒疾,乐之文也。”

《论语》·微子》还记载了鲁乐官四散的情况:“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这批乐师是与孔子同时的人,与孔子有过音乐上的学习与交往也是有可能的。《孔子世家·辨乐》中的“师襄子”就是这里的击磬襄:“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即是交往的明证。他们虽有师生之谊,也有知音之遇,可谓相互为知音也:“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论语·八佾》这是孔子对乐师演奏乐曲的评论与欣赏。“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八佾》师挚演奏序曲,逐渐把音乐推向高潮以至结束。这一整套而完美的表演令孔子赞叹不已,自己在欣赏的过程中也融入其中。孔子可谓师挚之知音矣。

二、作为演奏家的孔子

无论是周游列国,还是在家闲居,孔子及其弟子随身都带有乐器,不是击磬,就是鼓瑟、鼓琴,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论语·先进》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论语·阳货》

“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史记·孔子世家》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击磬,有荷蒉而过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矣!’”《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学鼓琴、击磬,是以师襄子为师,但他的演奏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从荷蒉者过孔子门听其击磬声而作出的评判可知。作为石制乐器的磬,在音乐的表现效果上可能要简单些,孔子通过它却能表露出其心声来。那么,作为弦乐器的琴(可能是五根弦以上),其技巧要复杂得多,所表现的内容也要丰富得多。《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的事例表明了孔子演奏技艺达到了超乎寻常的境界: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墨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所谓“习其曲”、“习其数”,是乐曲演奏的基本功夫,也是对一个演奏者的基本要求,而“得其志”是要求演奏者的高标准,即演奏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即上面所说孔子击磬的效果:“有心哉,击磬乎!硁硁乎,莫己知也夫而矣!”这是站在演奏者的角度来看,是主观的内容。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同一乐曲时,他所表现的内容和情调是不同的,所传达的音乐效果也是有差别的。而孔子在最后达到了“得其为人”的境界,可以说是得到了乐曲的客观内容,追溯到了乐曲作者的源头思想,也就是悟到了音乐所塑造的原始形象,用文学批评的话语讲,就是“原型重构”。孔子的这一演奏水平与其达到的境界,就连其老师也佩服不已,避席再拜。

三、作为歌唱家的孔子

孔子绝粮于陈蔡之间,仍然讲诵弦歌不衰;《诗经》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到武城,也闻其弟子的弦歌之声。孔子及其弟子不仅用弦乐器演奏,还唱歌,即我们所说的边弹边唱,也就是吉他上的一种民谣弹唱法。可见,孔子是会唱歌的,而且歌喉也不差,应该达到了歌唱家的水平。《论语·述而》记载说:“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遇到了一位会唱歌的人,孔子硬要别人再唱一遍,他则跟着和唱,这可能是一种二重演唱法。

当时的隐士也有喜欢唱歌的,孔子就遇到过这样一位: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为什么下而欲与之言呢?不仅因为接舆的歌词内容有思想的深度,而且也因为其“歌而善”。大概孔子是想让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之,来个二重唱;或者是孔子也想用歌声来与之交流,来个对唱,就像一些少数民族的对歌一样。这种推测并非不可能。《史记·孔子世家》记载,鲁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送孔子的师己是个乐师,这个叫己的乐师虽然没唱,但孔子想唱歌,想用歌声来回答师己的话,表达自己当时的情感和想法。孔子便说:“我唱歌可以吗?”(“吾歌可夫?”)于是“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大概是遇到了会唱歌懂音乐的人,如果不用歌声来表达,怪有点可惜的。这也是孔子的知音之遇所要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正如后来文人们的以文会友一样。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孔子来说,唱歌是不受年龄限制的,唱歌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孔子的这首歌大概唱于五十六岁时。不仅如此,孔子在临死前一个星期还唱了一首悲歌: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后七日卒。(《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十五岁始有志于学,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而且还唱到老。孔子所唱之歌都是即兴的,可以说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三者于一身,其音乐才华可见一斑了。孔子已经被搬上了荧屏,周润发饰演孔子。但如果不把孔子在音乐方面的演奏与演唱形象注入蒙太奇中,则实有背于孔子的真相,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是一种遗憾。因为我们可以从孔子的音乐人这一形象中看到,孔子是一个欢快的、活泼的、生动的而又有点悲伤的孔子,这才是真实的孔子。

通过对先秦两汉的历史文献发掘,我们发现孔子在音乐上惊人的造诣,这种造诣已经达到了专业音乐家的水准,除了他给自己定下的历史使命感外,还在于他的好学,他自己也说过“吾十五而有志于学”,孔子对任何一门学问都非常专注和勤奋,这是他能够在音乐上达到常人所不能有的高度的原因,甚至连当时的音乐家都无法比拟。当然,其原因我们还可以从他的时代文化的使命感找到根源,可以说,孔子在利用一切手段来推行他的政治理念,最重要的是要“以文教化”,其中的“文”,就包括音乐。孔子所建立的这种音乐观,音乐方法,以及对音乐的一种痴迷态度,都给我们以有益而深刻的启发,两千多年来都没有过时,甚至是弥久常新。文化丝路不断,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坚韧,这可能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它也表现出了孔子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韩兆琦评注本,岳麓书社,2004年版。本文中所有《史记》引文均出自该书,随文已注出篇名,不再另作说明。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本文中所有《论语》引文均出自该书,随文已注出篇名,不再另作说明。

作者简介:

朱巧玲(1978--)女,湖北荆门人。凯里学院图书馆,汉语言文学专业。

朱怀清(1967--)男,湖北荆门人。凯里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古文献、语言。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