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淡清雅 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历史观的价值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3-28 10:57:02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淡清雅(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宝鸡  721000)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认真学习历史、正确认识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并重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历史观内涵丰富,学习、掌握和运用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历史观,对于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四个全面”,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政治价值、实践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历史观;价值

重视运用历史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学习、历史思维、历史借鉴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基础。[1]因此掌握好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历史观,不仅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政治价值,对于当今不断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也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历史观的学术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的重要论述,对怎样认识历史、研究历史,如何以史为鉴更好地把握当下、走向未来,作了深刻阐述,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精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为在新时代开展历史研究、繁荣发展历史科学提供了基本遵循。[2]其中,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历史观应从历史理论命题和史学理论命题两个方面去深入学习和阐述,并最终体现在学术成果上。

1.以史为鉴,推进历史理论研究

历史理论命题,叫作“历史决定了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把对历史理论的研究与加强历史教育结合起来,扎实做好追根朔源的工作,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习近平治国理政中的历史观,启发我们思考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规律性、阶段性及结构特点、文明始点与基因等,思考我们国家的历史与其它国家、民族的历史的区别是什么。因此,要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研究、中华民族文明史研究、华夏文明跟其它文明比较研究等。

2.以史为鉴,推进史学理论研究

史学理论命题,叫作“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启迪我们在实践中思考和探索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学习好这部教科书、怎样做才能继续撰写好这部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的历史观中关于历史科学的论述,横贯在如何学习历史、如何管理官吏、如何运用历史的各个方面,包括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民族的国史、中华民族史、世界史各个领域,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在治国理政过程中对中国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把握,具有着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责任、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历史情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担当,是当今中国史学研究的方法论指导和研究依据。因此,要深入加强对中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区域史等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为推动我国哲学社科研究的繁荣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二、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历史观的政治价值

习近平提倡在治国理政中重视历史的作用,着重点在于运用历史指导实践,特别是从中汲取历史上各朝各代治国理政中的经验和教训,它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论。“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3]在习近平的系列讲话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这样的语句,以史为鉴来阐述治国理政,倡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研读历史,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落实在提高自身历史文化修养上,落实在党中央治国理政上。

1.以史为鉴,坚定四个自信

1921年到2020年 98年以来,我们党从红船上的十几党员发展到现如今有几千万共产党员,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那就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并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实际国情,又与时俱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4]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史,我们就会从中深刻的感悟到,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是经过不断的反复比较和总结,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和时代风貌结合起来,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走独立自主的道路,进而迎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飞跃发展,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以史为鉴,实现中国梦

翻开九十八年的历史篇章,带我们重回那摇曳的红船,星星之火,明灭可见,一个崭新的政党,为饱经风霜的中华民族带来马列主义,惊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巨龙,五四运动的悲恸教训,让东方巨龙彻底觉醒。从江西南昌的隆隆炮火,到井冈山会师的声动九州,镰刀锤头淬火成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为革命道路指明前进方向。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血与火的斗争中,万里长征锻造出铁血英雄,革命道路上的上下求索,披肝沥胆,苦苦追寻,遵义霞光初抚神舟大地,毛泽东思想丰碑永固,为抵御外敌,民族解放、西安事变统一战线、星星之火燎原,八年抗战,无数仁人志士马革裹尸,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夯实新中国的地基。埋骨何须桑梓地,青山处处埋忠骨,中华好儿女用满腔热枕,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迎风飘扬。

毛主席的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解放后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工业建设急需快马扬鞭,可曾记得南国春天的旋律,让改革开放的旗帜继续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到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再到如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的渐成熟,我们党的理论高屋建瓴,我们党的执政水平日臻完善,我们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越来越坚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实现中国梦。

3.以史为鉴,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开幕式上的讲话,提出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总结近代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亚洲与世界和平安全和发展的新思维,是对人权理论的新发展。[5]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宽广的胸襟和长远的历史眼光,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有利于国际人权得到保障和发展。尽管我们伟大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会充满阻力,但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经历了中国人民坚定不移的奋斗,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强起来富起来了,世界人民觉醒了,任何力量也无法阻挡全世界人民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步伐。

三、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历史观的实践价值

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长河中蕴藏着中华民族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也蕴含着治国理政方针策略的宝贵资源。今天的治国理政是对历史上治国之道的推陈出新,在治国理政的雄伟规划中的各个领域,无不渗透着习近平总书记运用历史观推动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1.以史为鉴,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古人半途废法的惨痛教训带给我们的启迪,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古人说,“明者因时而,知者随事而制。”“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世。”往圣先贤这些革新精神,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中充分体现。[6]他强调“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开启“五位一体”的全景式改革,大胆的冲破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进而加快推动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步伐。

2.以史为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对我国古代“人良法行”思想的重大突破,突出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明确的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二者有机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总目标,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意味着再一次明确的将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两者有机的统一在一起,以此践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变,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坚持突破“人良发行”思想,不断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方式,明确党的领导必须是符合宪法和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接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权益,从而有效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

3.以史为鉴,推动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古人说,“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纲举目张”。习近平深得其中要领,深刻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严格落实党的纪律制度方针政策,尤其是强化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违纪贪腐会葬送政治前途,让党员干部打心底认同“八项规定”,使得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恪尽职守,时刻用党的纪律规范言行,把党纪国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在具体行动中。让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守规矩、改作风,为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政治基础。

4.以史为鉴,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我们党根本宗旨的进一步贯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上古时期,夏桀因为纣虐无道,以逃亡自杀告终;秦始皇因重徭役,在巨鹿之战中被打败;中古时期,唐太宗,深知民贵君轻,从而有了贞观之治。以上总总,不胜枚举。两千年后的今天,“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用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人民心中的“小康梦”。历史告诉我们想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必须牢记人民公仆意识,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的历史观在学术、政治、实践方面的价值启迪我们:历史之中有智慧、有营养,我们要在对历史的深入学习探究中汲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在实际工作中照好历史这面镜子,既要以史为鉴,又要善于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做到知错能改、更好前进发展,做到学以增智、学以修身、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指导实践,增长才干。

 

参考文献:

[1]高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世界观在京发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28

[2]王春燕.奋力开创中国历史学新气象[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8-28

[3]詹志雄.明镜所以照形 古事所以知今——努力把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党员干部的看家本领之一[N.当代党员2019-11-01

[4]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坚定“四个自信”.新闻中心-内蒙古新闻网.http://inews.nmgnews

[5]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光明.http://news.gmw.cn/2

[6]习近平治国理政“八大历史经验”漫步乡村.http://blog.sina.com

作者简介:

淡清雅(1996--)女、汉族、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9级学科教学历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