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欧杰 杨庭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7-20 07:32:21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文章系江西省教改项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贯穿于《概论》课程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JG-17-102-7

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力点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

欧杰 杨庭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江西南昌  330000

 要:《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主阵地之一,应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进行教学改革,围绕人的需要,人的幸福,聚焦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教学改革;着力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述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都具有全局性的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求向度在不断增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改革创新要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内容贯穿于《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中,围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为关键,聚焦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进行教学改革创新。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概论》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时代发展助推《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经过长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新时代有新的特征,从历史脉络、实践主题、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来看都呈现出了新的内容。从人民性的角度讲,这个新时代不仅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重要的是要归宿到人民幸福上,人民幸福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满足上,还体现在精神需求的满足上,这种满足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逐步实现的过程。当前,人民幸福、百姓安康、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国富民安等热议词传达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应应时代发展之趋势,行改革创新之实效,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概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承担起培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2.使命拓展激发《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基本依据,《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时代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必然会引起《概论》课的有效回应。高校开设《概论》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和见证者。《概论》课的使命就是要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出力,让大学生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途中,使个人梦想与民族复兴梦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注入青春力量。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必然带来《概论》课程的循势而变、改革创新。发挥好《概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需要把握时代发展特征,认清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放在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当中,解释好影响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因素及今后发展方向,将幸福感切入到教学内容当中。

3.美好生活期盼召唤《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不再停留在满足基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上,而是呈现出了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是《概论》课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动力,人民的期盼越是强烈,表明社会发展的动力更为强烈,人们的期盼越是广阔,表明社会发展的领域更为广阔。《概论》课应从纵向和横向两轴出发阐释好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内涵,让青年大学生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体会个人美好生活的追求需与历史发展同向同行,从人民性横向角度体会个人美好生活追求需与全体人民共建共享。

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新要求

1.以人的需要为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赶上了一些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水平,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科学论断,这是基于当前我国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而提出。当前,人民的需求已经由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美好生活的需求。对于青年大学生而言,他们处在人生发展的“拔节孕穗期”,是人生关键阶段,他们的个人成才与祖国发展息息相关,青年一代未来满怀信心,憧憬美好生活。《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要立足于人的需要,以人的需要为切入点,直面问题,强化问题导向,增强课程教学的理论性和针对性,提升教学效果。

2.以人的幸福感为归宿

《概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理论性和时政性与一体的课程。这要求《概论》课教学要围绕人的思想,重视人的情感认同,关注幸福感,引导大学生向善向上,种上心灵美的种子,激励大学生敢于追求幸福,勇于发展幸福,乐于享受幸福。《概论》课教学过程中把人的幸福感作为归宿点来讲解共享发展、民主政治、文化繁荣、民生保障、美丽中国等内容,更容易让学生对所授内容产生共鸣,形成情感共识,体会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者间的关系,让青年学生明白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幸福是奋斗而来,人生因奋斗而幸福,人生就是在不断奋斗,不断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享受幸福。

3.聚焦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整个社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面广,跨越领域多。当前,影响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因素是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向质量和效率要答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要聚焦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强调质量和效率,从质量和效率的角度阐释好党和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大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联系当前取得的成就及可发展空间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了解矛盾运动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供给与需求、量变与质变的矛盾关系。让学生在正确看待当前存在的问题中树立矛盾意识,提升应对问题的能力,树立大局意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质量和效率,把个人追求放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下《概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着力点

1.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提出,在国内产生强烈反响,它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规定了相应的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在于尽力实现价值认同,展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最大公约数,汇聚成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2]《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主阵地之一,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价值取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将何从何从,都寄予在新一代青年身上。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人们价值取向也朝多元化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途上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全社会形成最大的价值共识。

《概论》课的教学要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与美好生活需求契合度阐释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应成为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导向,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美好生活的一种状态。教学中要从美好生活追求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在日常实践活动中感知、领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2.系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憧憬,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层次不同。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新的社会主要矛盾视域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理想信念与美好生活的追求息息相关,理想信念与人的精神活动密不可分,美好生活的追求离不开精神文化的丰富。理想信念为美好生活的追求提供精神动力,美好生活的追求为理想信念提供方向,它们二者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崇高的理想信念助人实现美好生活,庸俗的理想信念致人远离美好生活。

《概论》课在具体的教学中要解释好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具体内涵,从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阐释好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大学生思考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及如何在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下重新审视自己,形成新时代崇高的理想信念,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让理想信念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青春力量。

3.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五千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生生不息、薪火相传。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无数艰难困苦,每到民族危难时刻总能力挽狂澜,跨越苦难险阻,是因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蕴含着强大文化基因。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多的体现在精神层面,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富人民精神文化,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焕发出生机,产生社会效益。

习近平谈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概论》课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精神需要的角度出发去讲清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从不充分发展的角度去阐释它的创造性转化;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角度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J].杭州周刊),2016(24):6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