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何亚丽 新时代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思考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20 07:52:29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何亚丽中共子长市委党校,陕西子长  717300)

 要:延安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协商民主制度的雏形。延安时期形成的协商民主做法和经验,对于新时代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延安协商民主发祥地

 

回顾延安时期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经验和启迪,对于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和人民政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延安时期协商民主建设的主要历程和经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协商民主的思想渊源,比如大家都熟知和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中庸之道”“和合思想”,就包涵着求同存异、达到共识、博采众长的协商民主精神。

从延安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就在同其他党派团体和党外人士团结合作过程中形成了协商民主思想,这是协商民主的萌芽和雏形。1949年9月,一届政协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协商民主这种新型民主形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党就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事务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协商,已经形成一种制度。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了协商民主新局面,特别是陕甘宁边区建立之后,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需要,创造性地建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在政权机关的成员构成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它既体现选举民主,又包含协商民主,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源头。

1.协商民主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经过

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党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抗日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下,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革命策略而召开的。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着重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的政治路线问题,为党领导全国人民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这次会议标志着党经过前14年的曲折探索,终于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在民主革命的后14年,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得以形成和发展。就是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并贯彻了一套与其他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协商议事的原则和思想,成为我国协商民主的雏形。

1937年5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制定《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纲要》,初步确立抗日民主的政治体制,同时通过《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7月,开始“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的民主选举运动,陕甘宁边区议会成为现实。同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卢沟桥事变以后,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定党在抗战时期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召开的。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之后,实行抗日民主政治,积极推行民主选举、“三三制”(1940年正式开始实行)、男女平等、精兵简政、减租减息等民主制度,得到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人士及其他爱国人士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李鼎铭先生就是以无党派开明人士身份被选举为边区政府副主席,在1941年边区参议会二届会上,他提出了著名的“精兵简政”议案,受到大多数议员尤其是毛泽东的大力支持,毛泽东当即写了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精兵简政政策不但在陕甘宁边区实行,还推广到敌后各个抗日根据地,对战胜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起了积极作用。

陕甘宁边区政权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历史时期,先后实现了由工农苏维埃政权向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向人民民主政权两次转变。它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以前,局部执政时间最长、施政方式最民主、效率最高、效果最为明显的根据地。也就是在抗日民主政权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窑洞对”中,就民主人士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问题,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2.边区选举民主的办法和特点

边区政府共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全民普选,分别在1937年7月至12月、1941年1月至7月、1945年8月至1946年3月三个时段举行。边区人民根据实际,创造了一套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选举办法,在投票方式上,识字的采用票选法,识字不多的用画圈法、画杠法、画点法,不识字的采用投豆法、烙票法、举手法等。边区举行的三次选举,虽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范畴,但符合建立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是当时中国最民主的选举制度,因而受到边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全力支持,参选比例也逐次上升。第三次选举正值日本投降,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参加选举的人数占到全部选民的82.5%。

3.“三三制”的重要作用和历史意义

在中国几千年的政权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三三制”政权无疑是空前的。在“三三制”的旗帜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实行真诚的民主合作,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同心同德,为加强陕甘宁边区的政权建设,促进边区事业的发展,完善民主制度,推进全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陕甘宁边区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由中国共产党和各抗日阶级、阶层合作的民主联合政府,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治制度之先河,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全面执政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和继承延安时期协商民主建设经验的重要意义

学习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协商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新时期协商民主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安作为中国协商民主的发祥地,我们有责任继承好、发扬好协商民主的优良传统,更有责任积极探索新时期协商民主好经验和好做法,扎实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1.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建设意义深远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丰富民主内涵,进行大规模、全局性的民主实践,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都有了历史性的创新与发展,充分展示了民主政治的魅力和活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陕甘宁边区实行真正民主政治。正因为如此,毛泽东在延安同黄炎培进行了著名的“窑洞对”,不仅总结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而且揭示了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本质和核心。

2.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凝聚起全民族团结奋斗的合力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借鉴吸收先进的民主思想,并结合实际,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了“普遍、直接、平等、自由”的选举原则,进行了四次选举。通过普遍平等的选举,边区建立了与人民血肉相连、鱼水相依的真正代表民意的各级政权。

与此同时,协商民主也同步探索实践。政治上,中国共产党提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各党各派、社会各阶层都有同等的说话机会,各界利益表达渠道顺畅,反馈及时。例如,边区二届参议会就收到各种提案399件,其内容涉及军事、政治、文化、教育、卫生、妇女、儿童等等。延安时期,就有党派成员进入陕甘宁边区,比如救国会、农工党、民盟等,一批党外人士如李鼎铭、贺连城、霍子乐、白文焕等担任参议会和边区政府领导职务,大批知名民主人士梁漱溟、陈嘉庚、黄炎培等来到延安探讨救国之道。在寻求民族解放的战火硝烟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建立了彼此尊重、互相信任、密切合作的亲密关系。这为中国的协商民主发展确定了基调、奠定了基石。

3.“三三制”政权奠定了协商民主的制度和机制基础

“三三制”政权具有系统的协商民主的思想、观念、原则、方法,按“三三制”原则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参议会和政府,是多元利益主体以自愿平等的方式加入参议会和政府中,使各阶级各阶层都能进行有效地政治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乃至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凝聚了强大力量,也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4.广泛协商的理念深入各个领域

在司法实践中,“马锡五审判方式”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就是依靠群众,审判与调解相结合,其中就包含着协商民主的浓厚色彩。在经济战线上,边区政府召开劳模代表大会、“群英会”,广泛听取他们对发展生产的意见建议,极大地促进经济建设中的协商民主。在文化领域里,毛泽东、张闻天亲自邀请他们座谈讨论文艺、教育等问题,并召开文艺座谈会,在充分协商讨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作家艺术家达成深刻共识,确立了共产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有力地促进了边区教育、文艺、新闻出版等事业的发展。在军事方面,陕甘宁边区政府和留守兵团,相互沟通,相互尊重,协商开展“拥军爱民”和“拥军优抗”运动,延安成为“双拥”运动的发祥地。西北局、陕甘宁边区还加强与党外人士的密切联系,举行延属分区党外人士座谈会,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常驻议员、政府委员暨晋绥代表联席会议等。这些活动后来都成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

学习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协商民主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于弘扬延安精神,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延安的各级政协组织都有责任继承好、发扬好协商民主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时期协商民主好经验和好做法,扎实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目前,延安市人民政协组织和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共拥有3100多个组织、9个政党、56个民族、5大宗教、34个界别、66万政协委员和10多万名机关公职人员。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时代协商民主工作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的精神,认真践行“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真谛”的要求,深刻理解“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丰富内涵,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协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四个作用,推进党派、界别、委员、专委会、机关“五位一体”的政协自身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2]《延安时期大事记》

[3]《延安时期统一战线史料选编》

[4]《新中国雏形—陕甘宁边区史话》

[5]《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经验》

[6]《回看毛泽东》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