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邢慧 高校师德行为法制化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1-02-25 09:13:25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邢慧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要:高校师德建设是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成长材培养的重要保障。时代的更迭、经济的飞速发展,都急需更加细致、更加规范、更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出台,让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更加完善高校师德建行为法制化是大势所趋。通过细致剖析师德行为法制化的内涵,进一步明确法制化下对于当代高校教师师德的要求,探讨高校师德行为法制化的实施的有效路径,解决高校师德建设中法制化建设问题。

关键词:高校;师德行为;法制化;路径

 

 

高校教师的工作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事业,教师的德行更是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师德建设经历了四个阶段,宗旨依次是以崇高师德、思想素养、依法执教、道德规范,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四个阶段之间承前启后,不断健全和完善师德建设。1997至2007年间,在经济飞速进步的同时,有些教师开始放松对职业道德的追求,这一时期提出的“依法执教,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规范”,明确了师德底线,有效治理了当时不正之风。

近年来,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流通速度快,频繁爆出师德失范现象,骇人听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建设师德失范行为警示制度,这一制度提出给教师师德治理敲响了警钟。现如今,法制已经普遍进入大众视野,强有力的约束对于更好建设教师体系具有重要的震慑作用,师德行为法制化成为最终趋势。

一、师德行为法制化的内涵

从人类的文明史上可以看出,法律的更迭造就了更加文明的世界。同时,法律能够有效的遏制有组织群体内部的斗争。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法律在其中担任着保障人权、平衡利益的重要职责。高校教师职能已经从单一的教书育人转化为科研项目、授课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人才,使得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也愈加复杂化。从以前的教书育人,到带领科研团队承接横向、纵向项目教师已经再也不是单一老师的角色,而在身份的转变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侵害学生人权的事情。如何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明确、边界更加清晰?学生如何更有力的去捍卫自己的权利?在老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关系下,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需要国家出台明确的法律条文、更明确的指示引导教师更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引导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地位。

从当今社会有违师德失范行为中,可以将行为归纳内在和外在两种表现形式。内在方面主要是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偏颇,外在方面主要是教师的行为表现。思想引领主要依赖于学校集体思想引导,往往内在思想的偏颇会导致行为的偏颇。师德行为法制化主要是在行为层面进行红线约束,它更强调边界清晰,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法治化建设能够有效的起到警示、引导作用。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都能够引起滔天巨浪。任何一件有损于师德的事情在网上都会掀起大风浪。通过以往的案例分析研究,不断补充完善师德建设过程中的漏洞,不断健全建设高校师生的师德风貌,让校园社会变得更加秩序井然,和谐发展。

二、法制化下当代师德的要求

1993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全面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任用与考评等方面内容。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出台,其中增加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规定。进入21世纪以后,教育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我国高校师德建向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方面不断发展。

近年来,高校师德师范行为主要表现为学术不端、压榨学生劳动力、性侵学生等,尤其是学术造假现象较为常见,其负面影响较为恶劣。

1.提高个人道德

从古至今,教师就担当着为人表率的作用,高校教师更是如此。提升高校教师个人道德,要求教师全面要求自我,包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自强不息、勤俭节约、知行合一等。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迫使每个学生去检点自己,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管住自己的那种力量,首先就是教育者的人格,他的思想信念,他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他的道德面貌的完美性。”只有教师提高个人道德,教师整体素质才能焕然一新,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会铸就一批能打、能干,有担当、有本领的高校教师队伍。

2.提升职业道德

高校教师肩负着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各项功能,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除了基本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之外,还要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观念、要乐于奉献,以学生为本,用爱心、耐心、责任心浇灌学生,陪伴学生成长、进步。以下几点对于当代教师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高校教师是大学生的领路人,作为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其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过硬,这对于国家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师作为直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第一责任人,需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进行正确引导,就要求高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坚定的思想政治信念与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中国药科大学公派留学生许可馨,在疫情期间发表诋毁国家、反对国家的不当言论,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发生这样的事情,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有着极大的关系,在疫情期间,这样的言语寒了母校的心,更是寒了中国人的心。这件事情也给教育界敲了警钟,大学生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没有爱国之心,就是害群之马。高校教师需要具有坚定的爱国信念和强烈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积极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培养爱祖国的信念,树立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远大志向。

第二、提高专业能力与育人能力。高校教师提高职业能力的两大根本是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育人能力。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方面,要瞄准专业创新的价值性,而不是追求发文章评职称。真正体会到科研的兴趣和乐趣所在,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做科研。在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更强调教师应该具备与其专业能力向匹配的教育教学能力,这是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也是最体现教师价值的能力。

三、师德法制化实施有效路径

师德法制化实施有赖于社会各界的支持,从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到学校、社会、政府的各类监管、舆论反馈,再到迅速的法律条文预防、惩治,形成有效、联动的机制,有效打击高校师德不正之风,引领师德新风尚。

第一,以国家、教育局、学校对高校教师的各种准则、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第二,以学校、社会以及政府广泛收集的舆论、案例,在教师群体中进行公开奖惩,对于优秀做法加以表彰,对于不正之风严肃处理,表明态度,对于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上报到律法机构加以修订。第三,收集现阶段影响极其恶劣的,未纳入法律法规的有损师德行为,对其进行相应惩治,明确教师职责和义务,不断扩充法律条文内容,使其更为全面。

四、总结

实现高校师德行为法制化的关键在于不断健全师德法制化机制,从社会各界去引导师德风尚,打压不正之风,坚持不懈的推进法制常态化,在道德约束、规则引导、法律界定等方面全方位把控,在激发教师不断创造专业价值、职业价值的同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引导教师、学生互相尊重,激励互相成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干成.高校教师师德行为法制化建设分析[J].现代交际2020(8):127.126

[2]李丽.高校教师师德法制化[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9.8(10):20

[3]甘路有刘延刚.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6(1):38-43.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1.007

[4]高孝成王烨张璐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路径探究[J].黑河学院学报2020.11(8):34-35.61.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0.08.012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