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林群 群众观点是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3-24 08:31:44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林群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在实践当中存在思想“离心化”、工作“脱钩化”、决策“失衡化”、作风“漂浮化”现象。如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必须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要对群团组织工作加强建设;要在创新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

关键词群众观点;脱贫攻坚;脱贫对策

2018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作出了新的部署”[1]。如何如期使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任务十分艰巨。笔者认为群众观点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法宝。

一、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

1.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中,“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党始终把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作为党的路线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党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正是因为她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才能够赢得民族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执政党。1943年11月,毛泽东在中央招待所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大会上作了《组织起来》的讲话,他讲到:“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2]。这一方针的实质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新时期,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打赢脱贫攻坚战,需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2.群众观点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现代社会发展中,群众观点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呈现出与时俱进的态势。在陕西省黄陵县双龙镇索罗湾村,村组织始终坚持“群众观点铭记心头,深入群众摸清底子,因地制宜破解难题”的工作思路,使群众观点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2000年以来,索洛湾村在“最美奋斗者”柯小海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变,把支部创强引领、党员创业示范、群众创收致富作为发展思路,抓住“不变”与“转变”的结合,彻底推进村级产业由弱到强、集体经济由小到大、群众生活由穷到富、努力加强集体经济、努力发展富民产业,实现了产业模式由“单打独斗”变“抱团发展”、集体经济由“揭缸见底”变“粮足仓满”、群众收入由“贫困落后”变“家道小康”的“三个转变”,走出了农村改革和创新发展的现实道路。到2019年底,全村累计集体资产越1亿元,累计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00余万元,全村年均纯收入超3万元。索罗湾村真的从一条“贫瘠的山沟”变成了著名的“明星村”。近年来,荣获市级“五个好”党支部、“省级文明村”,并被命名为全省“升级晋档、科学发展”一类村党支部。

索洛湾村为了使全村群众共同富裕,转变观念,创新实践,根据全村产业现状,采取“支部抓基础、党员作示范、先富带后富”的办法,促进了群众收入的整体提升。所以,在农村发展中,必须把促进群众增收作为首要任务,围绕政策引导、产业扶持、技能提升等方面,帮助群众换脑子、找路子、办实事,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真正让群众鼓起“钱袋子”、过上好日子。

农村发展的主体是农民群众。索洛湾村正是把握住了这一点,村“两委”班子始终跟群众“心贴心”“掏心窝”,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村上各项事业建设,呈现出村风正民心齐、同心协力奔小康的喜人局面。所以,在农村发展中,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有机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从群众最期盼、最需要的事情做起,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美好家园。

从索罗湾村扶贫攻坚工作的实际不难看出,要发展,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走好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的需求和期望出发,找出水土相服的一条致富之路。

二、当前群众观点出现的“四化”问题

“一切为了人民”是党从一开始就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实践中,犹如索罗湾村的做法虽得以推广有之,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离心化”。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存在脱轨问题。当前有些党员干部思想深处树立的第一观念不是一切为了群众,而是偏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根本宗旨。缺乏宗旨意识,与群众路线的出发点脱轨;存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与党群众路线相背离;有些使命意识不强,与群众路线的目标脱轨;有些忧患意识缺失,与群众路线的实质脱轨,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严重。

二是工作“脱钩化”。在工作落实上不是一切依靠群众,存在脱钩问题。党的群众观点要求在一切工作中,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并组织群众。但有些在工作中却与群众脱了钩。依靠干部的多,发动群众的少。工作的实施取决于干部,任务的执行取决于干部,自己忘记了群众的大脑。物质驱动依靠的多,群众自觉参与的少。特别在落实任务时,缺少组织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物质驱动引导群众参与,使干群关系失去原意,成为雇佣关系。被动依靠群众的多,主动依靠群众的少。在日常工作中没有做到“一切”依靠群众,而是有选择性的依靠群众,工作被动,落实乏力,效果欠佳,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三是决策“失衡化”。从群众中来的工作方法需要在决策上结合实际,但却存在脱节问题。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智慧来自于人民群众,保证一切决策科学合理和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是从群众中来的工作方法。但在现实工作中,存在做决策、定工作“不出屋”,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农村一线,以会议定政策、定决策,忽视实践出真知。导致的原因是全局观念弱化,与群众期望相脱节;在民主意识上淡漠,不予群众意见相吻合;决策梗阻现象显现,群众权利得不到落实;个人意志至上,政策的透明度不够。

四是作风“漂浮化”。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要求我们要扑下身子,紧接地气,与群众打成一片。但实际是有些干部作风上存在脱离群众的问题。表现在:工作上疏离群众,不深入田间地头,不深入厂矿企业,不扎根于群众中,远离人民群众,不接触群众,关心群众;生活中背离群众;情感上不融合,不交流,背离群众。“鱼水难离”的干群关系有的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有损党的形象,动摇党的执政基础

三、树立群众观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

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收官之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刘少奇的一段话道出了群众观点的内涵,他指出:“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一切,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部队对人民群众的观点”。[3]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是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员应有的责任。同时,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现党群关系制度化,保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是必须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时代在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就要发展的看待群众的构成、特征和需求。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变化,从温饱型的满足到现在的精神型追求,从传统的文化理念到现代的思维模式转变,都大大不同于过去。要发挥群众的能动作用,大方位、大范围的工作方法,以细化、精化、品质化服务于人民,切忌一刀切。

三是要对群团机构工作加强建设。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群团工作。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党委的统一领导,夯实工作责任。党员干部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统一,工作上不怠惰,才能形成对待群众工作的“三真”(即服务群众的真心,对待群众态度的真诚,解决群众问题的真实)。在规范自身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群团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

四是要在创新群众工作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群众工作任重而道远,群众基数大而头绪多,工作中极其容易忽视的环节是消息滞后、传达不及时、落实不到位和其他不利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进行全方位的服务,使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跟的上时代的步伐。

民为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4]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之际,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8-08-20(001)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刘少奇选集(上卷)[M].人民出版社,1981

[4]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002)

作者简介:

林群,汉族,陕西省延安市人,现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收稿日期:2020-02-10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