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蒲 黎 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径探索——以宁陕县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11-23 07:35:49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中共宁陕县委党校,陕西宁陕  711600

摘要:随着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焦点问题。实践证明,加快发展全域旅游,不仅有利于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发展的优势阐述,以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为研究区域,结合对该县整体旅游资源价值、全域开发价值的评价分析,深入剖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有效解决措施,希望能探索出一条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乡村振兴;全域旅游;乡村旅游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以产业为驱动,以人口流动与集聚为依托,将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进行对接,有助于带动丰富资源的深度挖掘,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有机融合,带动农村经济效益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宁陕县作为生态资源大县,紧紧把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必由之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切实推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乡村“升级版”。与此同时,宁陕县着力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全域旅游、乡村产业、城镇化投融资机制,促进乡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和旅游资源的不断聚合,以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县为目标,积极推进县级、镇级及新农村建设,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经验。

1. 宁陕县发展全域旅游的条件分析

1.1 资源禀赋优

位于秦岭中段南麓的宁陕县,是闻名全国的生态林业大县和国家生态示范区。境内森林覆盖率90.8%,年平均气温12.3度,空气负氧离子平均浓度每立方厘米4026个,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入选“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境内生态资源丰富,有植物136科1178种,野生动物250余种,是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林麝、金钱豹六大国宝荟萃地,享有“秦岭生物基因库”“野生动物乐园”美誉,也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地,秦岭国家中央公园综合服务区所在地。

全县共有景区景点209处,其中自然景观158处,人文景观51处。上坝河国家森林公园、秦岭峡谷漂流、悠然山高山湿地、平河梁草甸等景区风光秀丽、闻名全省。县内特产丰富,有药用植物390余种,天麻、猪苓、食用菌是全国地标产品,板栗、核桃、魔芋、木耳等绿色产品以及蜂蜜、大鲵、梅花鹿等特色养殖农业观光体验园已初具规模。近年,宁陕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等称号,这些都是宁陕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先天优势和靓丽名片。

1.2 区位优势好

宁陕县广货街镇距西安最近,仅72公里。县城距西安高速路里程120多公里,一个半小时车程、距咸阳国际机场两个半小时车程,迅速将宁陕融入西安半日经济圈,使宁陕具有了承接西安辐射带动的优越条件,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广阔空间。西成高铁穿越县内的天华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距成都不到两小时,为开发宁陕生态旅游提供了便利。截止2021末,全县通乡通村公路里程累计达1258公里,已初步形成了“高速联动、省道贯通、县道连接、村道互通”的公路连接网。宁石高速计划今年十月一通车,国道345宁陕段正在加快建设,正在规划的丹宁高速,横向将宁陕与京昆、包茂、福银、沪陕四条高速连通,纵向与十天高速连接,届时宁陕将成为陕南以及周边省市相互连通的重要交通节点。省委、省政府提出建造“秦岭国家中央公园”,把宁陕作为核心板块打造,该县旬阳坝规划作为中心服务区,将进一步凸显宁陕生态优势,扩大县城影响力。

1.3 乡土文化浓

宁陕地处秦岭中段南麓,东连商洛,西接汉中,南依安康,毗邻西安,是省会西安南枕的绿色屏障,素有西安“后花园”、关中“水塔”和安康的“北大门”之称。自古以来,“栈道千里,通于蜀汉”,古子午栈道由北向南纵贯其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留下了无数史迹奇观。宁陕县也是革命老区县,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当地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厚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从这块红色土地上,诞生了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走出了为国为民的开国少将何振亚;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曾经在这里转战。除此,县内还有花鼓子、汉黄二调等陕南特色文化、老城城隍庙的道教文化、蜀汉交融的民俗文化、伊斯兰风情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板栗炖鸡、神仙豆腐、洋芋粑粑等特色饮食文化。这些丰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使得宁陕发展全域旅游条件得天独厚。

2. 宁陕县实现全域旅游的瓶颈

近几年宁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荣获“国家全域旅游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县”、“省级旅游示范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荣誉称号。但受秦岭生态环境整治游客新需求等因素影响,旅游业发展也暴露出很多短板和问题。

2.1 旅游项目业态单一

一是目前宁陕县主打的上坝河森林公园、悠然山高山湿地景区、秦岭峡谷漂流、秦岭四季滑雪馆等旅游项目主要以原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森林体验游为主,四季旅游产品较少,游客停留时间短;部分景区主要针对中高端客户,受众面窄,且受季节影响较大,一年中除夏季外,其余季节多数景区都处于停业或半停业状态。二是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缺少旅游发展整体规划,旅游带动产业发展、辐射群众增收作用不明显。目前全县生态旅游开发依旧是自发的点状发展,县内共计296家乡村旅游经营主体,旅游项目多是群众利用自己的宅基地或住房改造成的农家乐、乡村酒店或民俗,主要分布于县城周边的旅游景区、公路沿线、集镇周围,住宿、餐饮等硬件设施陈旧,没有核心吸引物;缺少地方特色菜品和文化元素的深挖掘,能让游客参与体验的乡村旅游业态及特色产业也未形成规模,很难适应游客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要。

2.2 旅游配套服务不足

从配套硬件上来看,县内按照国家统一标准配套的旅游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全域全景导览图、卫生厕所、旅游信息网上查询系统、智慧旅游等不够完善和规范;景区大多位置偏远,连接道路等次低,路况不佳,景区内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配套服务设施不全,“三位”(车位、餐位、床位)问题突出,接待能力有待提升。从服务管理上看,受季节、因素影响,县域旅游市场需求不稳定,客流量波动较大,故而本县旅游业从业人员主要是农村闲置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加之旅游行业精英人才匮乏,高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导致多数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粗放、随意,综合服务管理水平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2.3 旅游产业融合不高

县内的秦岭长春酒、秦岭矿泉水、蜂蜜、山里人豆腐干、香菇、木耳、魔芋干、核桃油等特产,虽已经营数年,但是依旧面临着品牌效应不高、生产规模较小、市场份额不足等发展困境。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如竹木制工艺品、动植物标本等开发力度不够,只能作为农副产品销售。县内虽有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例如秦岭森林文化、古子午栈道、江口烈士陵园、四亩地革命遗址等,但挖掘不够,文化铸魂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充分,特别是相关文化产品和科教体验项目少,文化品牌还未唱响叫亮。

2.4 旅游产业融资困难

从政策层面看宁陕地处国家主体功能区核心区块,境内自然保护区、高山湿地、森林等禁止开发区域分布广泛。2018年以来,因国家林业、国土、环保政策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刚性规定约束,部分招商引资项目尤其是旅游开发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调整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各级政府虽有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对旅游企业限制要求较多。本县虽也出台过一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的奖补办法,但缺少持续性、系统性、针对性、兑现手续繁琐,导致旅游项目落地建设困难。

从融资渠道看,目前全县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本来投资开发旅游项目。随着旅游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主要旅游项目投资所需资金规模从原来的较低门槛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中等或较高门槛,“旅游投资规模小、见效快”的认知早已过时,预计未来各类旅游综合体项目投资的资本门槛将会进一步提高,而对于大多数旅游投资项目而言,高额度的资本投入并不能产生快速的资本回收,事实上旅游项目的投资回报具有长期持续的特点。

3. 以全域视角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对策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融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旅游业正在由观光旅游走向度假旅游,由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当前,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全民旅游、个人旅游和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的发展需要。因此,加快全域旅游优质发展,是宁陕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举措,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

3.1 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强化旅游整体布局

落实好《宁陕县全域旅游规划(2015-2025)》,积极对接各项专项规划,明确“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养生基地和山水休闲度假地”定位,坚持全域风貌控制,把县城作为一个景区来打造,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景区风貌”要求,科学编制城镇规划和景区专项规划,确保整体规划、一体推进。坚持规划在先,不规划不建设,先评审后建设,边建设边监管,一届接着一届干,一锤接着一捶敲,久久为功,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在整体布局上一是要明确生态旅游定位。坚持“两线(西汉高速公路、210国道)三环(三条一日游环线)六区(秦岭山地度假风景旅游区、旬河漂流风景旅游区、平河梁自然生态风景旅游区、城隍庙历史文化风景旅游区、天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十里长峡自然山水风景旅游区)”开发格局,着力建设城关、筒车湾、广货街、江口回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打造“秦岭生态旅游第一县”。二是要构建康养旅游格局。立足“山水人”资源禀赋,构建“一城一廊十村百家”森林康养格局,即:建设国家公园康养休闲之城——宁陕县城,秦岭国家公园生态(研学观光)走廊,建设渔湾、寨沟、蒿沟、七里、海棠园、旬阳坝等10个民俗村,百家康养旅居小院,将宁陕打造成全省康养旅居首选目的地。

3.2 实施服务体系配套工程,提升综合服务质量

一是交通保障配套。把西成客专新场设站、宁丹高速、双河至朱雀公路等作为重点,同时争取平河梁、月河梁、桃园梁等隧道建设,提升县域景点通达能力。加快宁石高速、国道345、庙坪至双河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江河、蒿沟、筒车湾、上坝河等旅游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开通西安、县城至重点景区旅游直通车和公交车。积极探索景区景点门票及住宿费抵扣高速路过境费营销策略,增加吸引力。二是停车位配套。按照“新建一批、开放一批、错峰一批”的思路,每年新建1000个停车位和配备一定数量的充电桩,不断满足停车位需求;在夏季旅游高峰期,开放全县机关企事业公共停车位,满足游客停车需求;建立私家车停车位共享平台,实现私家车与旅游车辆错峰停车,实现车位利用最大化。三是周边环境配套。实施项目捆绑,结合A级景区道路拓宽项目,加快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全县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围绕“绿色、生态、休闲、康养”旅游县城定位,持续实施县城改造工程,实施环山森林公园、滨河公园、棚户区改造、迎宾大道综合改造和县城小吃街建设提升工程,完成高速路引线、县城及周边山体美化亮化和县城水体景观等工程建设。四是餐饮住宿配套。根据旅游业市场需求举办烹饪、电子商务、义务导游、乡村旅游、紧急救护等各类技能培训,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执法和综合整治活动,建立重要节假日及旅游旺季接待服务长效机制,优化旅游接待和管理能力,提升了游客满意度。每年新建或改造一批高品质餐饮、宾馆、酒店、民俗,开发宁陕大鲵宴、豆腐宴、秦岭山珍宴等特色美食,打造独居宁陕特色美食品牌;盘活现有资源,加快建设秦岭森林星级酒店,提升接待水平。五是市场营销配套。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思路,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外出宣传推介,在西安等周边城市及北、上、广等大城市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政府加大公益性广告投放力度,通过举办大秦岭山地越野挑战赛、秦岭山货节等活动,不断提升宁陕知名度。加快智慧旅游发展,每年举办“一弘清水送关中,饮水思源游宁陕”等主题营销活动,将宁陕打造成全省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3.3 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旅游产业链

坚持以旅游统领一产、融合二产、带动三产,形成“一业带百业、百业促一业”的发展格局,针对自驾游、团体游、研学游、农业观光游、田园综合体、自驾组团游等不同旅游产品,精准配套相关旅游设施,形成各具特色旅游项目,着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一是农业围绕生态旅游调产业,按照农业产业化思路,充分考虑休闲、观光等要素,把农业园区打造成观光旅游区,把景区周边打造成农事体验区,让游客有风景可以看、有美食可以品、有产品可以拿、有活动可参与。同时,通过康养旅居“菜篮子”、“果盘子”及“后备箱”工程,实现农产品就地销售。二是工业围绕生态旅游出产品,围绕秦岭中药材、秦岭山泉、秦岭山珍等特产,突出农副产品深加工,抓好工艺品的开发生产,生产旅游商品和“伴手礼”,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三是三产围绕生态旅游提品质,突出抓好旅游接待能力建设,加强从业者培训,严厉打击一切欺客宰客现象,让游客都有“宾至如归”感觉。通过多元化开发,大力打造精品民俗、旅居小区、游学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康养机构等形式,不断丰富旅游业态。通过发掘红色文化、秦岭森林文化、子午栈道、民俗文化,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EB/OL].(2020-12-29).https: // www.chinanews.com.cn/gn/2020/12-29/9374211.shtml

[2] 岑朝阳、肖香龙.乡村振兴战略中“五个振兴”实施路径研究综述[J].武汉:领导科学论坛,2021(10):49-56

[3] 李文.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人才振兴思考[J].哈尔滨:智慧农业导刊,2022.2(12):138-140

[4] 习近平习近平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6-10].http: //sthjt.fujian.gov.cn/zwgk/ztzl/xxxjpxsdzgtsshzysxgcddsjdjs/xxnr/xjpstwmsx/201906/t20190610_4895324.htm

[5] 岳奎、杨可心.再组织化——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的实践路径[J].武汉: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22(01):83-89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联系方式


张素云 泰顺卢梨依托现场教学基地推动乡村振兴的经 
周荣、王云静、甘贻乐、杨金梅、阮琦雅 昆明市巩固 
田连伟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现实逻辑 
韩世华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 
张福平 乡村综合治理的“镇远模式”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