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肖军华 康 娟 王 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以吉安市青原区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2-11-23 07:51:26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肖军华    

中共青原区委党校,江西吉安  343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决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想要依托农村村庄规划建设实现乡村振兴,顶层设计,规划先行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最佳方式,真抓实干,科学推进是实现目标战略的主要手段。本文以青原区农村规划建设为例,通过全方位分析农村规划建设,深入农村基层调查研究,提出农村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出村庄规划建设的主要方法及基本保障措施。

关键词:青原区;乡村振兴;农村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 D21 文献标识码:A

 


村庄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和生存的聚居点,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载体。按照十九大”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村庄振兴应基于现状基础以及现实的瓶颈问题剖析,着重在整体规划引导、整治方案、空间布局、特色产业、生态环境保护、当地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提出规划引导思路。本文以青原区为例,探讨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战略思考。

1 乡村振兴战略之农村规划建设战略概述

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背景与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时代变化,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们获得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各种人间奇迹,同时也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自然风貌,空槽村、老人村、贫困村应运而生。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此次大会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原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从区情出发,积极推动全区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促进全域旅游提质。

1.2 乡村振兴的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现状

青原生态美,文化淳,十三五”期间,青原区整村推进村庄建设项目:全区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0930.22万元,安排项目1550个,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村容村貌;村内道路新建及改造(含桥梁)约262.255千米;巷道及入户路硬化约441119.8㎡;排水沟及水渠建设约140325.5米;饮水工程约44处,解决22374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水陂及桥涵21座;大力发展渼陂、东固敖上村、富田匡家新圩庄塘、富滩棠溪等以红色民俗旅游闻名的明星村,产业兴旺带动农村规划建设的新圩马塘、富田奁田村,以及联动村民共同发展的江口村。

要想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就需要新型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任务,并且实行阶段性的发展计划,才能对村庄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确保村庄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实行现代化建设,通过村庄的规划设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以美丽乡村作为发展基准,以文明乡村作为建设要求,构建清洁村庄和文明村庄等建设项目,确保村庄在进行发展过程中,能够营造幸福乡村环境,促进村庄居民幸福指数提高。

从区情出发,青原生态、文化优势突出,区委区政府把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全域旅游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准备利用三年时间,推动全区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促进全域旅游提质。坚持做足做全“山水”与“乡愁”文章,努力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区委聘请顶级规划团队编制了《青原区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吉安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规划》和各景区景点专项规划,推动人居环境与全域旅游和谐共荣发展。

2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青原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的开展,校组织研讨小队,深入青原各个乡镇及区委相关部门组织调研。了解到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部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但乡村规划建设的工作任重道远,如何扎实推进,还需要解决面临几大问题。

2.1 规划力度不够,规划内容缺乏实用可行性

们在新圩栗溪村考察时发现,当地自然环境优美,天然水资源丰富,现实上乡村建设却不尽人意。栗溪14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只完成了初步建设,又因资金原因,有些村庄连水沟都没有接通完善,而栗溪厚塘村,却是当地着重打造的乡级精品点,当时选点打造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村庄靠山环水,地理环境优异;二是厚塘村统一罗姓族人,建设拆建配合度高,三是人脉环境优异,当地为某厅长家乡,以此地作为建设点,村民支持度高。栗溪厚塘村本身自然资源丰富,同时拥有优质水资源,是非常适合做相应规划准备,却因为规划重视及力度不够,无法实施整体规划。

村庄规划建设在筹备初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一些项目相关人员对村庄规划建设重视度不够,或者着重于领导干部家乡建设,使得乡村规划建设存在较大不平衡。在开展建设工作时,缺乏与当地村民有效沟通,未能针对村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规划建设,影响方案实施。

2.2 规划资金分配不均

项目资金管理有一定规范要求,因今年乡村振兴项目重点发展青东沿线示范带建设,青原区农村项目资金主要往示范带方向安排。06年至2020年,青原区850个自然村完成了乡村规划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其中06年投入8万/村,07年10万/村,08、09年16万/村,11年--2020年基本上投入30万每村,有个别几个村庄会继续投入美丽乡村提升建设项目资金。乡村振兴局提出,虽然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实现全覆盖,近几年投入资金也在增长,但实际上经过层层盘剥,真正用到乡村建设上面去的资金却远远不足,从而导致项目标准落实较低,甚至有做到一半不得已停工的现象发生,又因为村庄自身水平不平衡,资金分配不均,导致村庄发展参差不齐。资金扶持方面分配也十分不平衡,使得计划实施过程受阻,没办法按照原定计划方案实施完善,甚至有的干脆就不搞乡村建设规划,从而让规划方案与实际发展情况有很大区别。

2.3 未凸显自身地域特色

村庄规划建设与村庄经济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很多村庄进行规划时候,未根据自身优势进行规划建设,盲目照搬其他地区规划方案,从而使得很多本土文化被破坏,让原本发展的经济体系发生改变,影响乡村经济发展。

2.4 产业及建设用地紧缺,影响发展规划

乡村发展离不开产业用地支撑,在调研中,东固敖上黄书记“敖上建设基本完善,作为以旅游为主要产业的村庄,首先制约经济发展因素是用地,外来车辆入村,主要通道窄小,没有足够位置停车,往往研学或旅游车辆一多,村干部全部要上场指挥交通,无法实现人车分流。作为旅游经济地区,建设用地实在紧缺”。可以看出,产业用地的保障对乡村发展十分重要。国地域广阔,很多村庄地处偏远,甚至一些村庄只有少数十几户村民留居,或者一些村庄建设分散,村容村貌得不到良好治理。

2.5 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得不到保障

农村资源匮乏,就业机会少,发展空间有限。很难留住年轻劳动力。这里的人员力量,不仅仅指当地年轻劳动力,更代表干部人员以及村庄规划建设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

2.6 历史问题得不到解决

村庄历史悠久,很多村庄建设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良好解决,导致现在的村庄规划建设实施受到阻碍。

3 完善农村规划建设的建议

3.1 科学规划农村建设

乡村规划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做什么样的乡村规划,是全局性地规划村庄格局或村庄体系,还是先做村庄单体规划?如果做村庄规划,是全面做还是选择性的做?首先应确立这样的历史责任感,21世纪,是让中国人无比骄傲的一个时代,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更新换代非常快,乡村地区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应跟得上新时代的发展,保持几十年、上百年不落后,决不可边建设、边落后。当规划建设定型后,如果做规划,是采取最新规划策略,做新型规划设计,还是宜居设计又或是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又是农村规划建设重点考察方向。

以青原为例,青原区为发展巩固新农村建设,提升乡村振兴规划建设。青原乡村振兴局计划打造一条乡村振兴示范线。青原生态、文明优异,因地制宜,以渼陂聚集区为中心,以青东公路为主线,重点推进富滩镇张家渡村、值夏镇城上村、文陂镇沙湾村和渼陂村、新圩镇马塘村、富田镇江背村和陂下村等7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联合深圳珠海设计规划有限公司做线路规划设计,并以这七个自然村为重点,每个村投入资金不低于三百万,通过整合各类资金、项目、政策等,实施集中支持、精心打造、整村推进。由点到线,由线扩面,这确实是一条乡村建设有效举措。

3.2 乡村规划建设资金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如何合理使用国家“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公共财政需加大“三农”倾斜力度,财政必须勇于承担从资金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任,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规划目标任务相适应。二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财政支农投向目标精准化。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规划建设发展的重点及薄弱区域。三是财政部在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积极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村规划建设。四是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既在投入上支持农村建设,又要防范可能因此出现的风险。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做好资金规划,将来之不易的财政款,用在最急需、最迫切、最关键的领域和环节上。尽量做好财政安排,资金调度。

3.3 完善用地保障助推乡村振兴

加强用地计划支持、有效盘活存量用地、支持脱贫县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易地交易、持续优化审批流程、保障设施农业发展五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政策举措,完善农业农村用地保障机制,积极支持乡村振兴,全力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需求。建议下一步做如下措施安排:将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向乡村建设倾斜,将农民住房用地计划单列,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安排;支持以乡镇与村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腾挪空间,重点用于支持有助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项目;村庄边界外,具备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使用规划预留建设用地指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支持产业项目规划,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农业发展规划、村庄规划前提下,按规定要求优先使用。积极支持、优先指标、政策倾斜于农村规划建设。确保做到一户一宅,做新房拆旧房,消除空心村。

3.4 农村规划建设之人才保障

在历史上长期缺乏规划储备与基础,现时又极度缺乏专业人才的情况下,仓促上阵有可能浪费社会财富,影响政府公信力和规划的权威性。做好农村规划建设项目,人才保障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一是积极倡导市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村屯的工作机制,建立全方位对口支援关系,争取定点支援单位和定期互派干部挂职锻炼;二是提升村干部后备力量水平;鼓励区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村屯建设,在人才培养、产业开发、技术支持、文化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三是在村屯内实施专项补助和奖励政策,引进和培养教育、医疗、农业等专业技术人才;四是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积极倡导当地村民自觉加入农村规划项目。

3.5 高度重视,真抓实干,科学推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农村规划建设,首先要增强树立政治意识,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突出党的特点优势,坚定政治信仰,保持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其次要有大局意识,从大局看问题,把建设工作放大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坚决维护大局,有总体观、用前瞻的眼光去做好乡村建设;然后要有核心意识,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围绕核心,总结而言,就是要始终坚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更加紧密团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最后是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立足国情,从国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出发,适当参考借鉴境外乡村振兴的有益经验”。乡村振兴发展不会一帆风顺,们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到熟知家底,切实增强乡村振兴发展定力,才能顺利推进建设工作,完善农村规划建设。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旨在以此来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增强乡村吸引力,构建新时代乡村可持续发展机制。乡村振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乡村富庶是国盛世历史的标记,乡村振兴与复兴也体现了国农村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历史与现实统一;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国基本国情决定,即使在城镇化成熟后,农村人口任然占据很大一部分,因此没有乡村振兴现代化,就不会有国家现代化;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新动力,注重乡村发展主动性,建立可持续内生增长机制,是全新的城乡关系的关键。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春玲,刘遵峰,吴红霞.以数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J].郑州:农村 农业 农民,2020(1):11-12.

[2]郭亚丹.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诚信意识培育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8,16(3):4.

[3]赵小玲,宁娜.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职业农民诚信建设初探[J].延边党校学报,2019(3).

[4]徐学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路径[J].中州学刊,2018(9).

[5]李文.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人才振兴思考[J].哈尔滨:智慧农业导刊,2022.2(12):138-140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肖军华 康 娟 王 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村 
戴红美 共同富裕视阈下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康 娟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探析 
李思泫 关于脱贫户返贫风险的调研报告——以陕西省 
蒲 黎 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径探索—— 
联系方式


肖军华 康 娟 王 琴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村 
戴红美 共同富裕视阈下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康 娟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困难及对策探析 
李思泫 关于脱贫户返贫风险的调研报告——以陕西省 
蒲 黎 乡村振兴视角下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径探索——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