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质量品牌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或置管引流治疗膈下脓肿的临床价值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1-02-13 17:55:10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或置管引流治疗膈下脓肿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秀丽,王春福    作者单位:053700河北,阜城县医院彩超室050000河北,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介入B超室

【关键词】  超声;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膈下脓肿

          随着介入超声在外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外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手段,膈下脓肿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我院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治疗膈下脓肿88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1996年9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88例,男62例,女26例;年龄17~74岁,平均43.2岁。其中门脉高压症胃倒次全术23例,脾肾分流术12例,脾破裂切除术10例,肝破裂修补术8例,胃穿孔修补术7例,胆囊切除术6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肝脓肿、肝癌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各3例,肝血管瘤切除术及壶腹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各2例,胆囊穿孔、直肠癌根除切除术、结肠癌右半结肠切除术、肠梗阻肠切除肠吻合术各1例。临床表现:多在术后原发病好转时,逐渐又出现感染症状。发热、乏力、盗汗、厌食、衰弱等不良反应。局部症状多不明显,偶有疼痛。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明显增高。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膈下脓肿,其中左膈下脓肿45例,右膈下脓肿42例,双膈下脓肿1例。

  1.2仪器与方法采用日本阿洛卡SSD5500 SV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和AlokaSSD-630型实时超声显像仪,侧旁孔型穿刺探头,频率3.5 MHz。显示器上显示穿刺引导线。穿刺针18~16 G,长20 cm,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7~8.5)Fr×20 cm,引流管7 F及导丝。
   
  穿刺前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功能,口服或肌注维生素K及立止血。禁食8~12 h,视膈下脓肿所在部位取仰卧位、侧卧位或坐位。先行腹部超声检查定位,选择病灶显示最清楚及距皮肤最近的最佳路径,消毒皮肤,换用穿刺探头并计算穿刺角度和深度。用0.5%利多卡因局麻,将穿刺探头角度固定在病灶显示最清晰处,再将穿刺针或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沿探头孔槽插入,嘱患者屏气立即刺入皮肤,在显示器上监视穿刺针进入脓肿中心后,拔出针芯,用20~60 ml注射器抽脓液,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或0.5%甲硝唑液反复冲洗至液体转清、抽净为止,注入16万~20万u庆大霉素和α糜蛋白酶4 000 u,插入针芯后拔针。脓液做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术后给予广谱抗生素和0.5%甲硝唑液静滴,每日1次。

  2结果
   
  声像图特征:左膈下脓肿,左膈肌之下脾顶部或底部的上方区域,亦可在肝左外叶与横隔之间,测及梭形无回声区(图1);右膈下脓肿,右膈肌之下肝顶部之上区域,测及扁球形或梭形无回声区(图2);双膈下脓肿,在肝左外叶与横隔之间,测及左膈下扁球形及右膈下梭形无回声区,其内均散在大小不等点状或条状强回声(图3)。
   
  88例膈下脓肿患者中,脓腔最大16.5 cm×9.6 cm× 8 cm,最小5.3 cm×1.4 cm×1.1 cm,首次穿刺最多抽出稀薄脓液1 800 ml。11例一次穿刺脓腔消失,脓液均在10 ml以下,治愈率16.2%。59例穿刺2~4次,间隔2~5天行下次穿刺,腔壁逐渐塌陷、缩小、消失,治愈率57.3%。18例首次抽出脓液量300~400 ml,虽然脓液抽净,但下次穿刺,仍有较多脓液,在超声引导下置管行闭式引流,此后每日或隔日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或0.25%甲硝唑液反复冲洗,注入16~20万u庆大霉素,保留4 h后开放引流管。穿刺当日50例体温下降至正常,18例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腹痛减轻或消失,白细胞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穿刺过程无任何不适或并发症。本组88例经1~3个月随访无复发,治愈率100%。

  图1超声显示左膈下脓肿9 cm×6 cm×5 cm,抽出脓液600 ml(SPLEEN:脾脏;AB:箭头所指为)(略)

  图2超声显示右膈下脓肿16.5 cm×9.6 cm×9 cm,抽出稀脓1 800 ml(LIVER:肝脏;箭头所指为)(略)

  图3超声显示双膈下脓肿,右侧11 cm×8 cm×6 cm,抽出黏稠脓液760 ml;左侧6 cm×5 cm×3 cm,抽出黏稠脓液280 ml(略)

  3讨论
   
  膈下脓肿包括所有位于膈肌之下、横结肠及其系膜以上间隙的局限性脓肿,多为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由膈下4条韧带分成7个间隙[1]。呼吸时隔肌上下活动,形成负压吸引。术后腹腔内残留液体、血液或炎性块,被吸引至膈下形成脓液。既往采用手术开放式引流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病程长,且交叉感染,疗效差。
   
  急性膈下脓肿病程短,壁薄,无论穿刺或置管引流,均在1个月内治愈。其中1例胆囊切除术后持续高烧1个月,诊断为右膈下脓肿,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出黄色稠脓,置管后引流出1 680 ml脓液,经4周脓腔闭合治愈。
   
  慢性膈下脓肿病程长,壁厚,脓液黏稠,有凝血块、坏死组织等固体物质堵塞针路,无法穿刺抽净,不能短时间置管引流干净,需用庆大霉素加生理盐水或0.5%甲硝唑液反复冲洗,腔内注入敏感抗生素和α糜蛋白酶,保留2天后再次抽脓,效果较好。1例肝破裂术后8年行置管闭式引流,3个月治愈。膈下脓肿多由杆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用α糜蛋白酶可溶解纤维蛋白,促使炎症消退,便于下次穿刺。
   
  左膈下脓肿穿刺或置管应取坐位,由背部外侧带进针,定位时避开胃。右膈下脓肿用套管针穿刺,一步法置管。本组8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穿刺或置管闭式引流,选择距皮肤最近为最佳针路径,对周围脏器或血管无损伤,抽脓、冲洗脓腔、注药均较简便,可多次重复操作,安全,损伤小,无痛苦,并可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避免开腹手术时带来的副作用,无并发症,是治疗膈下脓肿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仁彬.实用超声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185-187.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联系我们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