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质量品牌
 
 
 
 
 
 
 
 
 
 
彩超诊断面部皮下蔓状血管瘤2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1-02-13 18:33:41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彩超诊断面部皮下蔓状血管瘤2例

作者:李 玲    作者单位:236300 安徽阜南,阜南县人民医院B超室

【关键词】  皮下蔓状血管瘤;面部;超声

  1 病例介绍

  例1,男,2个月,右侧面部(颊部)皮下触及一约26mm×10mm不均质中等偏低回声区,边界尚清,无明确包膜,内可见散在低无回声。CDFI:病灶内可见较丰富血液信号,似“火海样”。PW:可见以静脉为主的动、静脉频谱(图1)。超声诊断:左侧面部皮下实性包块,考虑蔓状血管瘤可能。例2,男,21岁,左侧面部(眉弓上方)皮下触及一约35mm×15mm椭圆形隆起肿物,质软,边界不清,活动度差,有搏动感。自述两年前曾有血管瘤手术史。超声所见:左侧面部(眉弓上方)皮下探及一约31mm×10mm不均质低回声区,边界尚清,无明确包膜,内呈“蜂窝”状。CDFI:病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火海样”,并可见五彩镶嵌血流。PW:可见以动脉为主的动、静脉频谱,五彩镶嵌血流处可探及到连续高速湍流频谱(图2)。超声诊断:左侧面部皮下实性包块,考虑蔓状血管瘤合并动静脉瘘可能。术后2例病理诊断为蔓状血管瘤。

  2 讨论

  血管瘤常见有橙色斑、红斑痣、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5种。蔓状血管瘤主要应与海绵状血管瘤鉴别:蔓状血管瘤较少见,约占血管瘤1.5%,它是包含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吻合的血管瘤,多数是单发性小动脉和小静脉瘘形成的血管瘤。常见于头面部和肢端(手指、足趾和手掌、足底),与四肢广泛性动脉瘘有所不同。头面部皮下蔓状血管瘤多位于颈部、颊部。可见一圆形或椭圆形隆起肿物,皮肤有时潮红,皮下隐约可见迂回弯曲的血管搏动和蠕动,触之可感到有震颤,并可触摸到索状质软扩大的血管及搏动,局部温度增高,压迫时肿物可缩小,压紧时搏动消失。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局限于血管末端的蔓状血管瘤可在手指(足趾)或手掌(足底)见柔软肿物,皮肤可呈紫灰色,触之有震颤、搏动感。压迫时可缩小,压紧时搏动消失,临床上蔓状血管瘤容易误诊为海绵状血管瘤。蔓状血管瘤可有疼痛,因为皮下神经可与血管瘤相互缠绕,血管搏动时牵拉神经引起。又因动、静脉短路,含有氧气及营养物质的动脉血液不经过蔓状血管瘤病变处,表明皮肤微循环直接流入静脉回到体循环中,蔓状血管瘤病变处皮肤得不到正常微循环供应营养物质,致使局部皮肤组织营养障碍,发生退变、坏死,继而出现溃疡出血。海绵状血管瘤亦称血管错构瘤,是由内衬有内皮细胞的无数血窦所组成,血窦大小、形状不一,如海绵状。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并且彼此相通。海绵状血管瘤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甚至肝脏、肾脏等处都可发生。外观呈紫红色,周围有迂曲、怒张的小静脉,扪之柔软,有弹性,挤压时缩小,撤压后即复原,这种血管瘤随年龄增长而增大,有时长得很大、很深,破坏正常组织。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海绵状血管瘤一般在真皮内发展,后期也可能累及表皮。临床上表现为圆形、扁平形或不规则形,高出皮面的结节状或分叶状肿瘤,两者彩色及频谱多普勒表现也不同。前者:病灶内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呈“火海样”,合并动静脉瘘时呈五彩镶嵌血流。PW:可见动、静脉频谱,合并动静脉瘘时五彩镶嵌血流处可探及到连续高速湍流频谱;而后者;病灶内可见稀少、散在斑点血流信号,PW:可见静脉频谱。(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联系我们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