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质量品牌
 
 
 
 
 
 
 
 
 
 
针刺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1-09-28 15:42:31 作者:中华医学之家:http://www.xinxi85.com 来源: 文字大小:[][][]

针刺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分为针灸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针灸治疗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西药对照组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采用肌注强痛定100mg。观察两组的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对减少术后疼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可以明显减轻混合痔术后的疼痛。

  【关键词】针刺;混合痔;术后疼痛

  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混合痔病程长,手术治疗组织损伤大,术后康复时间长。由于肛门周围末梢神经比较丰富,伤口对刺激比较敏感加上肛周肌肉受到手术创伤及排便的刺激易于痉挛。与一般外科手术相比较,肛门手术疼痛更加剧烈而持久,一般的止痛方法均难取得满意的疗效。根据在痔漏科长期的实习,发现该科实行的针刺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方法凑效迅速、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持续时间长、无副作用,对于促进康复、提高手术质量、减轻病人负担具有积极的意义。据有很大的临床应运价值。

  1临床资料

  1.1纳入标准 诊断标准按《中西医临床肛肠疾病学》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诊断混合痔的诊断依据如下:①便血及肛门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异物感或疼痛②可有局部分泌物或瘙痒③肛管内齿线上、下同一方位出现肿物(齿线下亦可为皮赘)

  1.2排除标准:①16周岁以下未成年患者,70岁以上年老患者;②心、肺功能明显异常,有高血压、糖尿病者③单纯内痔,单纯外痔;④特异性感染,过敏体质。

  1.3一般资料

  纳入研究的80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21岁,(36.7±3.559)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2年,(8.5±2.1)年;患痔数目为3-5个,分度为Ⅱ——Ⅲ度;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18岁(35.4±2.5)岁;病程最长13年,最短2年,(6.5±2.6)年;患痔数目为3-5个,分度为Ⅱ——Ⅲ度。2组在年龄、性别、平均病程、患痔数目及混合痔分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4盲法实施 由于本试验是对肛门病术后具有疼痛症状的患者进行不同方式治疗的研究,因此不可能对患者和进行处理的医师用盲法,为减少偏差从两个层面贯彻盲法思想:一是在分配患者组别时严格贯彻执行随机原则,不得随意变更患者组别。二是在评价结果时,请在肛肠专业领域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评价,评价老师不参与该患者的处理,且预先不告知其患者接受何种处理,也不得与患者交流其处理情况"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 两组每日常规换药。换药后治疗组采用毫针针刺。患者取侧卧位,以70%酒精棉球擦拭消毒施术者手指及患者局部皮肤,用2寸毫针直刺双侧白环俞、二白、承山、长强、大肠俞、足三里进针、得气行平补平泻手法后留针,将GD68052X型自动定时针麻仪导线连于针柄,14~26次/min的疏密波给予电刺激,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每次行针30min。每日一次,共七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在常规换药后肌注强痛定100mg,每日一次,共七天为一个疗程。

  2.2疼痛分级标准Ⅰ级:轻度疼痛,疼痛反应轻,尚可忍受,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无显著情绪变化;Ⅱ级:明显疼痛,疼痛反应较重,要求用镇痛药,正常生活及睡眠受干扰,有情绪改变,但应用一般止痛药物可以控制;Ⅲ级:剧烈疼痛,难以忍受,严重干扰正常生活及睡眠,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必须使用镇痛药物

  3结果

  3.1两组疼痛结果见表1

  表1中显示,治疗组Ⅰ级疼痛者25例,有效率为62.5% Ⅱ级疼痛者10例,有效率为25%,镇痛总有效率为87.5%(35/40)。对照组Ⅰ级疼痛者14例,有效率为35%,Ⅱ级疼痛者8例,有效率为20%,镇痛总有效率为55%(22/40),治疗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3.2不良反应:治疗组:尿潴留1例,肛门部水肿4例,恶心2例;对照组:尿潴留4例,肛门部水肿3例,恶心3例。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临床意义。

  4讨论

  4.1对混合痔术后疼痛产生机制的认识 中医认为,混合痔术后疼痛的原因为手术造成经脉损伤,局部气血壅滞,阻塞不通,不通则痛。同时,壅滞于切口部位的气血,随着机体的自我修复,一部分重新被吸收入血脉,成为异物,刺激机体,产生疼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混合痔外痔部分位于齿线下,受脊神经支配,对痛觉极其敏感,手术刺激可产生剧烈疼痛,引起肛门括约肌的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疼痛加重。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对肛管皮肤和直肠粘膜同时造成损伤,外痔剥离时造成肛管皮肤的机械性损伤,内痔结扎,可以造成局部粘膜的缺血和坏死以及炎性介质的释放。因此,混合痔术后疼痛不同于一般的生理性疼痛,外科伤口对末梢神经机械性损伤引起伤害性感受外,组织损伤后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敏感性改变是引起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损伤刺激引起外周神经细胞轴突中胞浆逆向流动,导致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水肿;同时受损组织释放的炎性致痛物质,如缓激肽、组织胺、白三烯、前列腺素和其他一些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引起炎症反应,既可直接刺激伤害感受器,又可造成围周神经活化和敏感化,使正常的阈下刺激产生疼痛。最近研究表明,由于手术损伤和围手术期其他一些有害刺激,引起相关神经元的敏感性升高,形成中枢敏感化,使中枢神经疼痛刺激的反应强度增加,时限延长,而一些非疼痛刺激也会引起剧烈疼痛。由此可见,术后疼痛是痛觉过于敏感和这种敏感向损伤周围组织的异常扩散。同时,病菌的作用和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均可加重疼痛。

  4.2目前常用的镇痛方法(1)肌注止痛药,使用度冷丁和强痛定等肌注,起效明显,但持续时间短,要想使患者长时间处于舒适状态,必须反复多次给药,易造成依赖性和成瘾性。(2)自控镇痛(PCA),需要专门设备即PCA仪,可以经静脉途径给药,即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也可以通过硬膜外腔途径给药,即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PCA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病人术后恢复有利,但费用较高。(3)局部用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吗啡控释片纳肛给药和长效局麻药,但都存在疗效不确切、作用时间短、影响切口愈合等缺点。

  4.3针刺镇痛是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的止痛方法,有较好的止痛效果,操作简便,属于非药物止痛,可以避免药物止痛的毒、副作用。在治疗组的选穴中,长强为督脉的别络,靠近肛门,针刺本穴,可以加强肛门的约束机能;承山属足太阳膀胱经,其别行经脉络于肛门,能疏导膀胱经气而消瘀滞;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可调理脾胃,调和气血,扶正补虚,为强壮穴,又是针麻常用穴;肛门为大肠的延续部分,刺大肠俞以充益大肠腑气;二白为治疗痔疮的经验穴,功能清热止血。《玉龙歌》云:“九般痔漏最伤人,必刺承山效若神,更有长强一穴是,呻吟大痛穴为真”。以上诸穴合用,有理气、止痛、化瘀、止血、扶正、补虚功效。李东垣在《医学发明》中提出的“痛随利减,当通其经络,则痛去矣。”足太阳膀胱经“贯臀,入眶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电针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白环俞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白环俞平第四骶后孔,督脉旁1.5寸处。解剖位置为臀大肌上,骶结节韧带下内缘。具有行气活血、疏经止痛、调理冲任等功能。陈素报道针刺白环俞可以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有效治疗肛周疼痛及腰腿痛,同时符合近处取穴的针灸理论。针刺白环俞加电刺激,能够增强针感有利于针感的传导,尤其能更为有效地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促进炎症介质的吸收,延长治疗效果维持时间。刘传连报道白环俞所属的脊髓神经分布节段与肛门病手术切口所属脊髓神经分布节段相邻近,电针白环俞能有效抑制局部炎症和渗出性病变的发展,缓解肛周肌肉痉挛,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血流及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炎症渗出的吸收及增生修复过程,从而减少疼痛性刺激的传入而达到止痛效果。同时,电针白环俞能提高痛阈和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提高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内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皇浦谧.5针灸甲乙经6[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6.

  [2]陈素.肛门术后疼痛的针刺止痛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3):37.

  [3]刘传连.长强腰俞穴在肛肠病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1996,16(11):26.

  [4]张东铭,黄庭,杨新庆等.大肠肛门局部解剖与手术学.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16~127

  [5]丁泽民,丁义江,王业皇.丁氏痔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04~208

  [6]陈亮,杨铁峥,周建华.肛门病术后止痛促愈的研究概况. 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2(3):35

  [7]刘铫,汪明.肛肠病术后镇痛方法及应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2;22(9):31

华医学之家:http://www.xinxi85.com

投稿信箱:zhyxzj85@163.com

联系电话:029--85327298     主编QQ69389197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联系我们


罗梅荣 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贺敏敏 转变发展理念 实现高质量发展 
孔德亮 刘晓武 刘剑华 袁瑞星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 
崔世华 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宁陕实践 
刘成龑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