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聚焦
 
 
 
 
 
 
 
 
 
 
闫 芳 慕 君 推动生态治理 建设绿色平凉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3-12-12 11:43:38 作者: 来源: 文字大小:[][][]

 

中共崆峒区委党校,甘肃平凉  744000

 

摘要:“生态系统治理工程”是平凉市建设六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推进“绿色平凉”建设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全市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实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的必由之路。充分准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存在的短板弱项,彻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矛盾,为全平凉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

关键词:生态治理;绿色平凉;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21 文献标识码:A

 


平凉市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节点,“十三五”以来,平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加快补齐生态环境领域基础设施短板,使得平凉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步入“十四五”,平凉市第五次党代会把建设“绿色平凉”作为“五个平凉”建设的首要目标,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1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系统治理生态环境的路径选择是市委市政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尤其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表现,是平凉实现绿色、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全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高质量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不仅可以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对优良生态环境的需要,还可以源源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等各种资源,推动可持续发展;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为生态保护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有利于创造对生态保护更加有利条件,更好的解决生态问题。

1.2 建设幸福平凉的重要基础

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是不可逾越的红线底线。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蓝天、碧水、净土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在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依然成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最亮底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是平凉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实现“五个平凉”(绿色平凉、开放平凉、兴业平凉、安宁平凉、幸福平凉)战略目标的基础保障,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决条件。

1.3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

“生态兴则文明兴”。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提升生态质量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是聚焦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指标,其中生态建设是基础性工程。平凉市第五次党代会大会提出“绿色平凉”建设的奋斗目标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行动”行动,二者之间是目标与举措的关系,且在目标要求上有着很大的重叠性。具体说来,生态系统治理是实现“建设绿色平凉”的主要手段,同时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

2 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平凉市位于黄土高原中部区域,属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总体上属于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局部气候差异较大,降水在780mm-390mm之间,年均530mm,受季风、地形因素影响,降水季节、地区分配不均匀,差异明显。受这一自然地理状况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

2.1 系统治理理念落实不深

平凉市地形地貌涵盖黄土高原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山区的特殊性,地理边界的衔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环境影响的关联性,决定了山水林田湖草塬生态环境必须作为一个共同体来统筹考虑。目前全市在系统治理的理念上有所贯彻,但由于政区划分、自然边界、上下游、产业与部门分工等多种因素,导致生态治理在辖区、流域、部门之间时常分而治之、权责交叉,缺乏统筹考虑、系统联动、数据共享和协调发展。容易在政区边界形成生态“三不管”地带、产业与生态二者择一的情况。分而管之的局面,致使生态系统管理与修复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实施层面的全要素、多维度、近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普及率不高。一定程度上存在山水林田湖草塬综合治理、生态产业布局与生态空间格局错位,生态空间管控力度不够的问题。

2.2 地表水环境质量仍需改善

近年来,全市水域治理相较于过去取得重大进展。2012年,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对全市10条主要河流的18个断面进行检测,其中只有7个达到地表水水质标准要求(Ⅱ类1个,Ⅲ类6个),占总数的38.9%;不合标准的检测断面11个(Ⅳ类3个,Ⅴ类2个,劣Ⅴ类6个),占总数61.1%,各县(市、区)境内地表水均有不同程度污染。在全市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所带来的的已有和潜在污染,造成了地表水环境质量存在巨大的下行压力,这是目前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存在较高风险的重要原因。以平凉市境内泾河干流为例,在总氮(TN)数值上,泾河八里桥断面水质总氮(TN)指标年平均值是执行标准的2.48倍,泾河平镇桥断面水质总氮(TN)指标年平均值是执行标准的3.62倍,二者年度峰值分别为3.52、4.86。数值远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要求,已超过Ⅴ类水质标准,达到劣Ⅴ类水质标准。

2.3 水土流失治理任重道远

平凉市以黄土塬、梁、峁、丘陵、河川、沟壑为主要地形地貌,这一天然形成的地形和土壤条件,加之植被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广,治理难度大,问题反复性强。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规定,平凉市所在的西北黄土高原区涉及“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侵蚀沟综合治理”3个重点治理项目,水力侵蚀、重力侵蚀、生物侵蚀和人为的机械侵蚀不同程度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的进一步恶化。截至目前,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程度为82%,但仍然存在改而不治,治而不彻底的问题。已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仍为初步治理,治理标准和工程质量较低,容易出现同一地区反复治理、先治理后加固的现象,河沟道治理长度不足,开矿、修路等项目造成人为水土流失现象比较突出,生产生活和水土保持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2.4 生态保护基础设施老旧修复难度较大

平凉市水资源禀赋条件较差,长期面临着资源储备不足、调配能力有限、缺水形势严峻、水生态条件脆弱、治理任务繁重等困境,资源型、工程型缺水问题严重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城区可开采利用水资源量有限,对地面雨水的储蓄条件差,中水回用设施基础薄弱,造成一定程度的水资源浪费。城区年可开采量占比较大的为河川径流水资源,但对其开发利用方式比较粗放,设施落后。水资源流失中其地面洪水占比高达52.5,充分反应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弊端,对雨水的利用能力极差,生态环境治理困难重重。

3 推进市域生态治理的具体举措

平凉市实施“生态系统治理工程”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分别从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和绿色低碳角度着手加强绿色平凉建设进程。

3.1 统筹系统协作,构建联动协调机制

同抓共管、齐心协力而又权责分明,是政府主导下不同政区、不同部门、各大产业之间共同谋划、推进直至做好生态治理的必然要求。如前所述,针对生态治理在辖区、流域、部门之间时常分而治之、权责交叉,缺乏统筹考虑、系统联动、数据共享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建立系统联动机制,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在政区边界、部门和产业类别之间的深入合作,密切业务交流,实现数据共享、互通有无。由于行政体制存在整齐划一的内在要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同各级生态环境系统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做好辖区内不同政区、上下游、部门与产业的分工与合作,甚至进行机构改革,调整部门权责。

3.2 防治环境污染,深入治理水域污染

污染防治工作中涵盖了水域污染防治,但水域治理不仅针对污染问题,因此二者之间存在一定交叉,但又有不同。针对环境污染防治,建议从两个方面推进工作。一方面是深化污染源治理工作,即紧盯环境污染的源头,通过治理达到控制、减少乃至消除污染源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做好既有污染彻底治理工作。主要做好大气、水、土壤三大污染源防治工作,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在大气污染治理中,重点做好工业废气、燃煤取暖、汽车尾气、风沙扬尘等大气污染源治理,提高空气优良天数占比,不断提升空气质量;水体污染治理主要针对黑臭水体和不达标地表水进行整治,重点解决的是地表水河流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超标、水污染治理不彻底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雨污分流、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成体系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水质监测监管等措施,不断改善水环境质量。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严格控制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各种污染物治理工作,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治理。

在水域治理方面,建议从水体和流域两方面进行开展治理。水体治理前文已经论述,主要说明流域治理问题。流域治理首先要重点推进河道湖域“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治理,从严落实河湖长制,明确工作职责。推进退田还河还湖,实现河道清洁清淤,提高河道泄洪能力,增强湖泊调蓄作用;其次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设置明确的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及防护设施,做好人口迁置等工作,确保饮用水不受污染,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3.3 持续推进绿化,做好水土保持工程

做好绿化工作是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二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但推进国土绿化所产生的的效益不仅仅是保持水土,同样,水土保持的手段也不只绿化一项。在持续推进绿化方面,首先是不断推进城市生态屏障建设,开展湿地建设与保护,加大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突出山区绿化、滩涂绿化、园林绿化,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做好人工造林后续保活补栽,做好管护设施维护,巩固绿化成果,切实提高造林成活成林率;其次是推行林长制,建立健全林草资源管控保护体系,落实封山禁牧禁采禁伐制度,健全林草防火预警和灭火体制机制;最后是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绿化积极性,推动树立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不断提高全域森林覆盖率,争创和巩固提升国家森林城市。

在治理流域水土流失方面,除了上述推进绿化这一生物举措外,还可以从增强水土保持能力、发展高效旱作农业等方面着手,一般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通过工程、蓄水保土等举措来实现。在工程措施方面,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是合理有效的手段;在蓄水保土方面,主要是通过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来达到保土蓄水、改良土壤的目的,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方式。此外,通过建设海绵城市,也能够有效提高城区水资源利用,解决雨季城市内涝和雨水浪费问题,实现“保水”这一目的。主要通过增强城市河道、湖域、湿地、公园、林地、草地的雨水消纳能力,提高河道湖泊(水库)泄洪和调蓄能力,改善下垫面性质,增强雨水下渗能力。同时建设成体系的地下雨水调蓄池和雨水滞留工程,在降水时收蓄雨水,迟缓河流洪峰,降低排水强度,缓解降雨时的排水压力,达到降低地表径流量、解决城市内涝的目的。

3.4 集蓄雨洪资源、拓宽流域补水渠道

树立海绵城市理念,加强生态湿地建设,构建农业面源污染防线。目前,平凉市已成功申请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建设“海绵城市”理念,完善塬面水沙蓄储利用与调控体系。

在工程建设方面: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多采取偏沟式雨水坑、下凹式植树坑、地埋式灌溉蓄水池、生态湿地等方式加速对城市雨洪减控和就地消纳量的调控,以达到“以滞促渗、以渗促净、以净促蓄、以蓄促用、以蓄促排”的海绵目标。在河道维护方面:加强对河道的改建和生态湿地的建设。按照5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要求,在不影响河道正常行洪前提下,借鉴河道生态湿地公园建设经验,统筹规划河道滩地利用,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动实施一批水源涵养、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加快实施滑河、泾河、葫芦河、马莲河、祖厉河等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1]贝塔朗菲著,林康义、魏宏森译.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袁克昌.关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1).

[3]陈瑞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J].呼和浩特:北方经济,2007(4).

[4]刘艳华.关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5).

[5]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平凉市水资源综合规划[Z].2014.

[6]张景奇等.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述评[J].长沙:经济地理,2014(8).

[7]何天祥等.城市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长沙:经济地理,2014(11).

[8]水利部等.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15-2030年)[Z].2015.

[9]许国成.西部地区城市生态文明评价及发展研究[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8.

基金项目: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城市更新行动专题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编号:PLSKKT2021049。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信:13032989651

编辑部投稿Q Q:693891972   1071617352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认知工作研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璐 石 华 从司法实践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析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态环境合作治理的经验研究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构建路径  
联系方式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扶贫路径研究-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事 传递精准扶贫经验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贫时代”贫困问题治理探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研究——以寻甸回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相对贫困治理机制研究---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