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移书入脑不是梦,“中分”帮你强记诵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1-29 17:08:19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移书入脑不是梦,“中分”帮你强记诵

李欣荣

 

8年前,我写了篇《开掘旁门左道,窥探移书入脑》的文章。虽然发表了,但我仍缺乏彻底自信。经过8年实践后,近半年,我经常自觉不自觉心中回响着毛泽东的名言“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我感觉对自己的心得、方法自信到了十足程度。于是毅然重写此文,力求自荐。

一.对于所有经典的记忆材料,都可以尝试“中分法”,或者“偏分”法。

我的 “中分法”,意思是对于七律等比较短的诗,往往可以经常从颔联、颈联、以及此类的居中的部位开始背起。

如对于曹操的两首字数都  =  56字的四言诗《龟虽寿》,与《观沧海》,应该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及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样两个“中分区”背起;然后再完成此前、此后的两个16字的诗层次的背诵。(当然,两个文本各有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为结尾,这属于副缀的套话,可以忽略不计。)

这方法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例如:李颀/《古从军行》和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都等于84字,相当于三首类七绝浑然无迹熔铸合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它相当于五首五言诗的体量,亦即5×20=100字。字数140~252字之间、不容易记忆的诗,有高适的《燕歌行》。7个类七绝(合龙)/字数:196+1。(它含有“君不见……”句式,多一字。)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体量:9个类七绝(合龙)/252字。陆游 的《……走笔作歌》。140字。5个类七绝(合龙)。这些,都可以很容易实行中分法,像上面所示例的那样。

此外,有两首不能被‘类七绝’所‘整除’名篇。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26字)。它需要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14字作为“中分”区,这样就恰恰内容完好无损地,中分区设置得当地、隔开了两个七律(7×8=56字)的体量。

从内容看,这样划分也是非常合理的。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详细论证。

总之,上面所举的例子,都需要建立统一的方法模式,即“立定中分区,徐图前与后”。意思是,首先搞清楚对象是几个诗层次?然后抓住中间的那个类绝句,先背诵之,然后旁及于此前、与此后的另外一首、或几首绝句层次。至于复习、默诵,也都按照这个模式来进行。

二. 中分法运用于《琵琶行》这样的长篇歌行,势必转变为‘剖分’法。

白居易/《琵琶行》作为古典中的长篇,它分为:短则近似七律、长到7.5个类七绝的五段内容,怎么用中分法?只能是具体段落、具体分析。比较而言, 34两个段落很值得,也很容易中分;因为,第 3段,(琵琶女自叙身世。)是整整 3个类七律(即3乘以56字),所以从第二个类七律,亦即……“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省略了14+14字)……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此即以56字,为中分区。)开始背诵,然后旁及此前、此后两个类七律,就最为清晰、可靠。至于第 4段,(诗人的感激、慨叹。)是2.5个类七律,这也好办。0.5个类七律,就 = 1个类七绝。因此,可以从“……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即以此28字,为中分区。)背起,然后旁及此前、此后两个个类七律,这也很清晰、可靠。

一次是‘用56字、隔开另外两个类七律’,另一次是用28字,区隔开两个类七律’;这都是以整数诗层次做中分区的;因而都很整齐,易把握。但是,第2段(主题。渐入高潮。)可就不好对付了。因为它是7.5个诗层次。或曰:3个类七律 + 1.5个类七绝。这就无法用整数的层次做中分区!

偏偏这一段落又最长,故最需要中分!经反复斟酌,我发现这里完全可以、而且必须用1.5个类七绝,亦即用//“……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个42个字来做中分区!只要这么做了,马上就会令最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因为此前、此后,顿时就各自被剖露出了齐整整的三个类七绝!

这么做非常合理。从诗意层次看,这样所剖露的、一前一后两组、一共6个类七绝,每一个28字都层次清晰,诗意相对完整。只有中分区的1.5个类七绝,它的诗层次不够整齐;但是,从主题内容看,这样又是最合理的;因为《琵琶行》,你不用术语来描写具体怎么弹琴,那不就离题了!而若不用蝉联叠词、象声词来模拟琵琶乐流之叮当、嘈切……那不就失之抽象了吗?虽一整篇都在谈琵琶,但如果要挑出一段密度最大的‘纯音乐’描绘句子,那就非中分区1.5个类七绝莫属啦。白居易写诗时,绝不可能考虑怎么方便后人的背诵问题!(因此,这一段你若不中分,记忆就完全捞不到抓手!)而对于我们千年后的今人,如果真心想要扩大能够记诵此诗的文化人的范围,那就完全应该从实际出发,于是恰像庖丁解牛那样,让巧妙思维的‘锋刃’,游走于最适当的层次之间,让‘剖分’法,给记诵增添强劲助推力!

我们不妨趁热打铁,来体会一下中分的好处。这太简单了。伽利略在比萨斜塔所做的‘同时抛球’的实验,有多么令人眼见明、心折服,则我们的推理也同样的一目了然!传统的正宗的规范怎么教人背诵?从头开始,顺流而下!那么,这就势必面临你要连续记清楚七个多类七绝!而我的记诵法,先抓主要矛盾——中分区,然后,分两次记诵6个类七绝,一次只需要记住三个类七绝!哪个容易,哪个难?一目了然!

复习,也是这样。当你从头默诵时,你会经常搞不懂:我这是默诵到了第几个层次了?(例如究竟是第四、还是第五层次?)而当你用中分法时,面对一组三个类七绝,则同类困惑的发生几率,岂不是至少降低一半了吗!?

三.短小精湛的散文,也适用中分法。

    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为例: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以梁任公在思想史、中国史的地位,记忆这篇杰作之精华部分显然值得。但是,别小看这小小一段,字数不多,然而记诵之难,难在‘移书入脑’之后,极难做到取用之时、它还靠得住储存在那里。我认为,像我这样的脑力,在闲置一月后复习这样的美文,那完全等于不可承受之重!

怎么办?长期实践教育了我,只要抓住四行句中的精华,即前面两行,就有办法。因为,本文的思想、文采密度最大处,就在前两行;最难记处恰在于此。细思量,前两行,三个句号之间,其实是由三组、七个喻体构建的神来之笔的博喻。它们共同比喻的是,梁启超笔下憧憬、呼唤、并且一声声兆言中的美丽而朝气蓬勃无限希望的新中国!(我认为,梁任公实在是伟大的爱国者。试看现实,岂非他完全说中了吗?!)具体说,即旭日、“伏流”(这两字的意思、与意境,实在酷似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潜龙”、“乳虎”……;“鹰隼……”;“奇花(之孕含蓓蕾)”;“干将发硎——刚刚磨得锋芒毕露的一把名剑”。其方法论之迹,是从宇宙、自然,到动物(包括以‘龙’象征的诸动物)、猛禽,植物;再到神话人物。这样便虚实结合,写尽了理想中国的迷人魅力。

那么,如何背诵?首先,神话传说在七个喻体中十分出格。整个博喻都是‘以虚写实’,而神话人物比喻“少年中国”社会则最为直接;故此,第七喻体最特殊;所以不妨暂且排除在外;‘特殊’决定了它相对不易忘却。然后,剩下了六重喻体,就非常‘顺茬’地足资中分法了。显然,你完全可以将/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这个齐整整16字,当做中分区。首先一举搞定记忆之。其次,再记忆后面的16字;又杀个回马枪,再将开头的16字全都背过。

这是唯一正确的记忆之道,也是唯一普遍可行(即:除了天才之外。)而高效灵验的默诵之道。

当然,你会问了吗?那不是还有“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而且,还有“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与国无疆。/这整整一半的文本呀!是的。我不会遗漏。文本的主要矛盾,我们已经抓住了,攻克了;难点、疑点,厘清了,破解了;坚冰不复存,航路已通畅;恰似“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接着那两行,说的是:天……地……/爱我中华,(钟灵毓秀);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前程无量!……。这一组排比,和结尾的两句,相对好记;因此下最一般的功夫就是了。

 以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为例: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原文如此。但是,近些年来,我很少看见原文就像我上面所排列的那样。原文本,往往不分段,或只分两个段落。亦即是说,我所呈示的文本排列,其实是我根据中分法显示效果之需,调整而排列的。这样,可以看得异常分明:首段,与末段,几乎很像2乘以{‘四言诗’+‘四言诗’}。(亦即,除了首段多俩字“自……至……”,末段多一个“鸢”字、以外。)

这简直是天启示我以中分法用武之地。天启我、务将中间三行设为中分区。因为首段,与末段,实在很好记;因此,宜将一鼓作气之锐力集中在复杂、而有些邃密的中分区。于是,我们就能较容易地看出,中段的层次性特明显。如果用关键词性质的字眼来作概括提示,则它就是、①水(……)、②山(……)、③泉、水、石声,鸟鸣、蝉吟、猿叫……——这样的三层次。

于是如何把握?应该首先明确它相当工整的特性。表面看,似乎第三层次、末句,不整齐,但是,如果我稍许缩略一下原句为‘蝉转不穷,猿叫无绝’,则大意也能够保留吧?而这样一来,此中分区就足以设想为:两个数字‘全等’的六言诗层次,外加一个近似相等的‘六言诗层次’。在这个思路之下,无论首次背诵、抑或日后默诵,都会拥有充分的提示的便利了。

以 郦道元的《三峡》为例: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对这个文本的记诵,我先做如下分析。文本,天赐其便式的,四段之间大体差别不大,略似平衡。当然实际上是凝练的、匠心经营的结果。我认为,首和尾颇有微妙的特殊性:结尾很像8个四言句成一段,却又由于引用民歌,而显得8句被突破得偏长了。至于首段,又好像在‘客观’上,‘想要’构成两个四言诗的层次,却由于第一句少了一个四言句成分,(之所以少一个,当然只是由于‘意已尽矣’)而弄得这一段明显比较短。

然后再看中间两段,就会感觉奇妙了:它俩都是近似四言、8句!其中第二段,有三个6言句,两个5言句,可谓较多突破了大体的‘四言诗’的趋势。第三段,则只有一个6言句,一个5言句,突破了大体的‘四言诗’的趋势。请注意,我在探讨中分区的必要性和实惠之时,非常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绝招’!你看,中间两段,它俩竟然达成了数学的均等、与巧合!如下所示——

第二段:“至于夏水襄陵,①沿溯阻绝。①       //   或王命急宣,①有时朝发白帝,①暮到江陵,①     /      其间千二百里,①虽乘奔御风,①不以疾也。①//

本段,用①表示的、近似‘四言句’,是按照2 +3+3=  8,这样的潜在格式排列的。

第三段://“春冬之时,①则素湍绿潭,①回清倒影。①   /    绝谳多生怪柏,①悬泉瀑布,①飞漱其间。①       //        清荣峻茂,①良多趣味。①”

本段,用①表示的、近似‘四言句’,是按照【3+3+ 2  =  8,这样的潜在格式排列的。亦即与前相较,恰是2  +3+3】的顺序颠倒。

也可以说第二段,是先总说两句(①+①),再分说(①++①)/  (①++①)句子;而第三段,却是先分说(①++①)/  (①++①)句子,然后再总说                           两句(①+①)

这岂不是天赐绝妙的数学格式的提示线索吗?上10亿……的中学生,小学生……可不可运用它、以达到帮助记忆、追忆、默诵此经典的学习过程呢?太应该了!谁不用,谁可惜!“可惜”还得“乘以”若干亿!

中分区现象,既然可以绝妙到如此程度,则抓住它、还有什么不能实现大量‘移书入脑’的吗?

(作者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教部)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