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李良荣:新解释框架——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关键所在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7-28 17:13:46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李良荣:新解释框架——主流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关键所在

2015年07月28日09:50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传播革命下“新解释框架”建构

  权力控制:传统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占绝对主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而且惯于充分利用媒体从事主流意识形态的解释和传播,进而规范、统一全社会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传统媒体时代,基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不同传播特点,党和政府摸索出了一套成熟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方式。

  传统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体机构向普通民众单向灌输大规模信息内容,以形成对全社会的信息覆盖,进而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一传播优势使公众接受其观点、宣传、灌输和说教。这种强制传播的方式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传播环境下,达到了高度统一社会思想意识的目的。由于具有媒介国有的体制保障,执政党和政府垄断了信息权力和传播权力,因此,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本质,就是执政党和政府通过媒体对传播权力的行使和运作。由于普通民众在事实层面并不掌握传播渠道,也就无法获得传播权力,这就形成官方意识形态即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主导地位。这样,对执政党和政府来说,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就简化为如何运用这一传播权力的问题,相应地,其解释框架就简化为居高临下的行政命令、道德说教、行为支配以及权力控制。

  权力转移:传统媒体解释框架无法适应新的传播情境

  近年来,依靠权力控制来传播、推行主流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导致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强有力的挑战。变化之一在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社会变迁,个体的崛起和社会自组织化程度增强。变化之二在于以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变迁,媒介逐渐社会化和个人化。两种变迁逻辑的交织,导致整个社会出现一种新的组织方式,即利益趋同、价值观相近的人们开始以互联网为物质基础,并通过线上和线下的交往而形成一个个网络社群。多元网络社群的形成过程,也是社会权力的崛起过程。社会权力势必与国家权力形成互动甚至博弈,或者说国家逐步将部分原本属于社会的权力归还、转移给社会。而这些权力当中,就包括传播权力。

  权力转移的过程,就是权力的“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过程。“去中心化”意味着传播资源的泛社会化、全民化,这在相当程度上冲击着党和国家对传播渠道及内容的垄断,从而削弱了国家在意识形态宣传、解读上的主导地位。但“去中心化”也带来了信息发布门槛的持续降低,这使得网络空间中信息供给量迅速超过了个体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范围,这时,能够提供有效解释框架且获得足够信任的新行为体,将成为新的“权力中心”。个体会“授权”这些中心,以信任和采用这些中心提供的解释框架代替个体独立思考。这就是“再中心化”的过程。如果从权力视角来看,“去中心化”是个体崛起即追求权利实现的过程,而“再中心化”的过程,则是崛起的个体自组织的过程,也是个体权利转化为社会权力的过程。

  在传播权力转移、传播权力中心日益多元的背景下,依靠权力控制和运作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模式以及旧有解释框架显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权力转移带来了对主流意识形态解释框架的“合法性”质疑。这里所说的“合法性”,是指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由于多元利益群体提供的解释框架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使得曾经“一言九鼎”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质疑和冲击。这种质疑和冲击的最主要来源就是多元社会思潮和“新意见领袖”群体。

  第二,传统媒体提供的解释框架,其老旧的“编码方式”无法适应新的传播情境,而新的“编码方式”又未能完全确立。传统媒体习惯了以生硬的语言、高踞的态度,行政化、官僚化地自上而下宣传的方式,但新传播革命带来的传播权力的社会化、分散化和权力主体的多元化,使得这种传统方式难以为继。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以及各种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解释框架显得生硬、笨拙。

  第三,还须注意网络舆情的新动向。例如,近几年互联网上关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表现出“事实靠后、话语向前”的解读特点,即重点不在于事实即真相如何,而是截取部分事实或片面的事实以此证明自己固有的观点。也有一些人对任何讨论、观点都抱有极大的怀疑,他们不是怀疑事实,而是怀疑别人的动机。这其实是以自己的成见先入为主地进行价值判断,将事件作为自己或所属利益群体的话语载体,借机“挟带私货”、表达片面的观点。这种状况会迅疾演变成派系的话语对立。我们常常看到,在一些社会事件发生、流行现象出现时,各种观点、价值观总会掺杂其中,甚至良莠难辨、泥沙俱下。

  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重视和研究,即网络上常常出现的舆情反转现象。所谓舆情反转,是指随着事件的细节、过程逐步明朗,舆论焦点开始转移,网民质疑、批驳或同情的对象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反转。舆情反转常常让政府应对措手不及,而主流意识形态也缺乏对这种现象解读、应对、舒缓的成熟框架。这样的事件有很多,如近期发生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庆安枪击案”以及“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等。

  总之,因权力转移而引发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质疑、冲击和挑战,是意识形态工作领域中一个紧迫的课题。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79268759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