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沈从文海外译介与研究 2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08-16 10:02:41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沈从文海外译介与研究

(二)乡气“顺流”与“倒流”

政治导致沈氏乡土小说创作止于1940年代末,英语世界对其译介却基本未曾中断,尤其是1960、1970年代内地学术沉寂期间,沈氏小说走出国门,虽呈起伏之势,经被禁之波,但在中西译者的共同努力下“顺流”而飘,高峰期集中于40年代、80年代、90年代,后人得以闻其与众不同的“湘”气。无可厚非,鉴于沈氏乡土小说的社会意义,某些译介者希望西方读者从中了解中国乡村面貌,但影响其传播的关键因素应为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正如西方推介沈从文第一人夏志清所言:“沈从文在中国文学上的重要性,当然不单止建筑在他的批评文字和讽刺作品上,也不是因为他提倡纯朴的英雄式生活的缘故……但造成他今天这个重要地位的,却是他丰富的想像力和对艺术的挚诚”。也无怪乎金介甫一直热衷于此,于2009年推出《边城》新译本。

1980年代,沈氏作品“倒流”东回,朱光潜指出,“从文不是一个平凡的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中终会有他的一席地。据我所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目前在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从文和老舍”。这位被埋没的作家终为国人所重识,引发了“沈从文热”。

七十多年英译史中,沈氏某些乡土小说惹人重温,于积淀中泛沉香,于复译中添新味,人们随之“倒流”回史中湘西。频繁复译之作成为代表其最高创作水平的经典。所以,沈氏乡土小说英译比例虽不高,他却仍因此誉满西方学界。

从沈氏乡土小说具体译介情况看,40年代以首译为主,80年代首译和复译对半,90年代首译和复译分别占61%、39%;初期创作与译介步调较近,但创作与译介同步者较少;1920年代的乡土小说英译较多,但复译者偏少。仅2篇,其中《柏子》复译2次,《媚金·豹子·与那羊》复译1次。30年代的沈从文对语言文字已驾轻就熟,经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法的融合,练就了自己独特的叙事模式,作品的生命力更强,因此复译最多的是30年代的乡土小说,共8篇,其中,不包括首译《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三三》、《黑夜》、《贵生》均复译1次,《萧萧》复译3次、《边城》、《丈夫》复译2次。《边城》一直被视为沈从文、乃至现代乡土文学的经典之作,据2002年《北京青年报》报道,《边城》已由11个国家用9种外文出版,《丈夫》由7个国家用6种外文出版;1962年杨宪益复译,2009年金介甫再度复译。在奈达看来,一部译本,无论如何贴近原作,其寿命一般只有50年;可是在这47年里,杨戴译本不断重印,说明其译本具有较高可接受度,也说明新译者相对欠缺。

1940年代作品复译较少,只有《巧秀与冬生》和《传奇不奇》各复译了1次。沈从文唯一的长篇小说《长河》被国内学者视为沈氏乡土小说经典,亦受西方学界盛赞,夏志清和金介甫都认为《长河》最能充分体现沈从文的艺术才华,是田园诗喜剧的最优秀作品。然而,相关英译甚少,1966年,Lillian Chen Ming Chu撰写硕士论文时译了三章,1981年NancyGibbs仅译出第三章《橘子圜主人和一个老水手》。也许因为《长河》属未竟之作,版本获取困难,也许因其不如《边城》那么远离政治,但这些都不应是《长河》英译的障碍。我们“依然有着被‘现代’反复开垦而未被触动的‘乡土中国’处女地。”

(三)乡气的传播者

沈氏乡土小说英译之旅离不开乡气传播者,共有25位独译者或合译者,包括母语译者与外语译者,其中,外语译者13位,母语译者12位(含7位华裔)。显然,沈氏乡土小说译介主要依赖于外语译者和外语环境中的华裔,尤其是1940年代以后,本土学者基本未译沈氏乡土小说,即便是杨宪益,其英译工作也得益于外籍妻子戴乃迭相助,只是这位“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的大翻译家也遗憾:“我们想多介绍一点沈从文的作品,后来没有做到。”

自1970年代始,一直致力于沈从文及其作品译介的当数金介甫。1977年,他以Shen Ts’ung-wen’s Vision of Republican China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然而,其研究动力“是沈从文对中国社会状况的敏锐感受,而不是他对中国新文学的成熟的贡献,也不是他作品的文学价值。本书是通过文学而进行的地方史研究”,沈氏作品是“在文化边缘的最佳视角对中国文化所作的广泛批判”。同样,Edgar Snow、Robert Payne等外语译者看重的多是沈从文乡土小说的社会意义,尤其是1930年代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乡土小说,有助于西方读者了解乡土中国现状。

随着研究深入,金介甫逐渐关注艺术价值。十年后,经多次拜访沈从文本人,金介甫写下英语世界首部沈从文传记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专辟一章探其乡土文学根源与特色。八年后,金介甫编辑了沈从文小说英译专集Imperfect Paradise(《不完美的天堂》),独译其中12篇;虽偶尔考虑主题与历史性,其选择标准更偏于沈氏小说的文学价值。2009年,他又出版了沈氏乡土小说第一个英译单行本Border Town(《边城》)。这表明,研究型译者有利于作品的整体推介,可将人们的关注由作品外部引入内部。

必须承认,沈从文“乡”气传播的成功在于外语译者的推介,正如高方、许钧所言:“中国文学要走向世界,外国翻译家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实质上,沈从文当年有望问鼎诺贝尔奖,正是因了瑞典翻译家马悦然对其作品的译介。所以,中国文学外译离不开外语译者。当然,中国政府的努力也很重要,具有官方背景的Chinese Literature(《中国文学》)杂志译刊了沈氏部分乡土小说,通过“熊猫丛书”出版了沈氏小说英译集,让杨戴译本得以畅行于世。但是,必须面对的严峻事实是,国内学贯中西、精通双语的英译大家越来越少,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的主观愿望无法得到本土翻译主体的有效照应。

(四)多向度的英译策略

沈氏乡土小说秀出原生态的湘西美,透着多姿彩的异域风。这种异国情调是吸引读者和译者的亮点,是刺激出版市场的活跃因子。然而,币有两面,因文化和地域相异,陌生美恰又成了译介阻力。从各类泽作来看,泽者们采取多向度的英译策略,包括全泽与变译。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