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精神困惑 百年变迁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5-11-23 14:25:06 作者:黄雅玲 来源: 文字大小:[][][]

精神困惑  百年变迁

——剖析现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形象的变化

 

黄雅玲(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五四”为标志,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追求知识,学习文化,走进了新学堂。她们开始冲破封建土壤,随着新时期的科技发展,社会的进步,西方理念的传入,使得知识女性内心开始觉醒。

. 内心觉醒,追求爱情,却遭遇现实无路的困惑

“五四”时期,文人笔下的知识女性,开始展示出她们超越封建思想的精神困惑,以及对于物质生存与爱情追求的矛盾心理。知识女性对于爱情婚姻和职业追求的矛盾,也引发了许多作家的注意,许多作家开始关注知识女性的命运。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描写知识女性的作家是鲁迅,他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伤逝》中,就塑造了子君这一位在苦难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她身处五四新思潮下,受到其激励,为了争取自身作为“人”的权利向世界呐喊自己的心声,自身的权利不受任何人干涉。这一声被封建制度禁锢了几千年的呐喊,是新一代知识女性觉醒的标志。

纵观这一时期文学形象发现,“五四”后的青年知识女性,有着追求个性生活的幻想,有着渴望独立的呐喊,但社会的现实将她们发自内心的呼喊终结于茫茫黑夜。正如矛盾所述;“莎菲女士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为了婚姻的自由,从封建家庭里逃脱,莎菲追求性爱,同时也矛盾着自身的追求,当时不顾一切的反叛,终究是一场梦,梦醒了无路可走,终将要回到现实,最后又回到了封建家庭。

二、积极探索,勇敢前进,失望与彷徨并行数十载

从“五四运动”到全国解放的数十年中,作家们笔下知识女性开始了自身特征和生存追求的探索,当时“左”倾思想铺满社会,女性是没有人的尊严可言的,社会舆论扭曲她们的自我与追求,她们无法作为一个独立有尊严的人立身于社会,出现了“人性回归,出路何在”的精神困惑。她们开始探索,女性————作为知识女性的人的区别。张爱玲在40年代的中国文坛,她仅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便以华美典丽的语言,繁复丰满的意象、细腻深刻的心里描写、凄冷忧郁的审美情调,构筑起独特的“传奇”世界,焕发出灼目的艺术光芒。综观她笔下的知识女性,除了细腻的语言、意象、心理描写、艺术情调等外,她还给人留下了一个殊异独特的女性世界。

在张爱玲笔下,女性们的生活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相夫教子”、“三从四德”,在婚姻上所面临的也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封建礼教规范的强大压力,但透过她们的具体言行和心理,见到的本质是无力的虚弱,无能的渺小,无助的孤独和无奈的哀叹。她们的空虚与苍白无力源自自身的精神身处的失落和畸形,源自几千年封建文化对女性的压制和扼杀。于是她们不仅不能走出阴暗残缺,霉烂陈腐的“家”,而且即使像白流苏那样曾以离婚的抗争走出过家,但又很快地进入另一个家……

而在竹林的长篇《呜咽的澜沧江》中,作者以知识女性的灵魂迷失与寻觅为主线,这是一部写知识女性追寻灵魂的作品。该小说以莲莲和她的朋友遭遇的多种悲剧为主题,展现在当时特定文化下有尊严的女性的自我扭曲与沦落,灵魂与肉体,感情与性爱的对立和分离。这一类知识女性经历着从盲目跟从,狂热到失望与迷惘,从徘徊彷徨、迷惑到反省、追求、寻找的人生旅程。她们的失望不是一方面的,她们的寻找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她们追求寻找的不仅仅是自身方面的精神物质满足,更多的是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探索,作品中主人公莲莲和其他的人物经历告诉我们,人性的对立面是神或者兽,当一个人真正开始追求自己身为一个有尊严的人的地位时,人的个体价值就能在社会中得到体现和获得存在感。追求灵魂与肉体的爱情,让自己在生活中作为一个在有尊严的人而存在,是当时那个社会知识女性的崇高追求。

.矛盾的精神困惑在知识女性形象中贯穿百年

纵观百年文学史,中国女性追求自我的道路上充满着艰难困苦,只有经历不断跋涉,才能够获得成功。莎菲追求中的茫然,子君的“我自己是自己的”,已然成为历史。在新的时代下,知识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即女性新的社会地位与传统家庭角色的冲突,知识女性意志自由与男性传统的中心主义矛盾的出现。 女性为例捍卫自己的独立的权利,展开了与以自我为中心的男权主义的斗争。这在当代作家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得到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作品还深入洞悉了知识女性内心的自身冲突与精神困惑。这正是现代女性追求自我独立与骨子里特有的传统婚姻观的矛盾体现。

再说谌容的《人到中年》,主人公陆文婷获得了工作的权利,享受职业带来的荣誉,获得了自由,也获得了精神满足,但夜以继日地忙碌却无法兼顾生活。从而造成了社会角色与个人追求矛盾的精神苦恼,是一种强大工作运转不及以及不被理解的心力交瘁,从而导致当代知识女性追求自我道路上的精神困惑。张洁《方舟》,也刻画了三个有着自身事业的知识女性:身为知识女性的她们,渴望与男性处于同一个水平,所以为了工作的提高,她们选择牺牲爱情和家庭。在家庭事业两难的选择中,选择事业获得了经济的独立于个人的自由,但在感情世界中,知识女性却难以逃脱感情的束缚,出现了精神困惑,也指出了在男权社会中,知识女性要获得全面发展是多么地艰难。现代文学作品中,事业型女性的大量出现是一种不可忽略的社会现象。

四. 80年代塑造知识女性“生活的强者”群体像

20世纪80年代初,张洁的小说对现代女性精神塑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方舟》中的女主人公代表着自尊独立,优秀刚强的一代新知识女性形象。她们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大地百废待兴之时,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职业生涯的第一代知识女性。三个离婚女人——梁倩、荆华和柳泉,分别是导演、理论工作者和翻译,她们虽然性格各异,职业经历不同,每个人身后都有着荡气回肠的故事。这个时代的中国,“离婚”是一种和世界决裂的姿态。不管离婚的原因是什么,没能和男人世界达成应有的妥协,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反叛。离了婚的女人,在时人心目中地位处于妓女和良家妇女之间。所谓“一个离了婚的女人,不属于自己的丈夫,那就属于所有的男人。”于是她们在社会上打拼,不管是上司还是生意伙伴,甚至帮点举手之劳的陌生男人,也想趁机占点便宜;她们要自己扛面袋、换煤气罐,所有家庭力气活自食其力;她们的孩子在学校里要承受小朋友们的凌辱和围攻。张洁写出了她们内心的苦闷、孤独、挣扎和发泄。在个人情感支离破碎的世界中,三个女人用柔弱的肩膀共同支撑起一个“家”,在寒冷的夜里互相关怀、取暖。既然没有人为她们遮风挡雨,那么自己含着眼泪,也要坚强。

因为走出家庭,她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注于事业。但是,即便长得好看,她们也绝不以色相取悦男人获得事业成功。她们是各个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建设者,干着更多的活,挣着较少的钱,获得几乎没有的名,但无疑也是生活的强者。

这一时期,出现了这一类女性形象群体,她们在各自的工作中表现得既踏实又出色,在当时还不讲职业伦理的中国,作为较早的一代职业女性,她们以自身的知识、智慧和才情献身事业而无所求,如《乔厂长上任记》中的女工程师童贞,《人到中年》里的女医生陆文婷等。这一代女性用自身孤独奋斗的身影,诠释着自立的内涵。她们也许曾经有爱,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爱而不能,只好在古老的爱情伦理边缘止步,终生默默地守望,承受着孤独;她们也许曾经为人所负,但并没有因此怀疑爱情,依然在内心用等待诠释着永恒。男人带给她们的疼痛,社会带给她们的创伤,传统带给她们的重负,她们都和生活的苦酒一并咽下。她们沉默坚强,细心柔情,在各个岗位成为时代生活的中坚力量。

在这一代知识女性身上,更多的不是女性性别意识的觉醒,而是独立自尊的人格的觉醒。她们有女性的敏感脆弱,更有知识分子的冷静从容。既然女人的名字不是弱者,就要勇于承担生命之重。她们的最高理想就是在男人世界中靠自我奋斗获得认同。她们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女人,虽命运多舛但内心渴望健康常态的人生,向往纯洁忠贞的爱情。这一代女性形象总体来说其精神位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对于传统道德,她们的态度是保守的,她们大多是现代的淑女,宁可痛苦一生不会越雷池一步(去做情人)。对于社会主流价值,她们总体上是归附的,以实现自我与造福社会为荣,因此她们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入世、健康进取的。她们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而不过度自恋、张扬自我。

. 当代“新新人类”又有新苦闷、新烦恼

进入在90年代,陈染的小说独树一帜。她的《另一只耳朵的敲击声》《破开》,多以现代女性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人与世界的对抗关系。特别是长篇小说《私人生活》探索了中国现代女性意识深层的那些潜在而微妙的演变,并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生活。进入21世纪以来,当代作家卫慧的小说则是彻底的文艺范儿,甚至带着新世纪的波西米亚风格。陈染的主人公是这个世界执拗的不合作者,而卫慧的主人公早已经超脱到对一切无可无不可。她们不是弃世,而是玩世,是新世纪的弄潮儿。

作为都市的“新新人类”,卫慧笔下的女主人公没有80年代知识女性面临的道德压力和事业压力,也没有倪拗拗们因不合群而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社交压力。相反她是天生的社交动物,对感官享受的着迷让她醉生梦死般地合群。对于倪可来说,生命不会再是沉重的,因为她有能力让一切举重若轻;她也不会嫌世道肮脏,因为让堕落开出恶之花就是她的天性。她们吸毒、饮酒、乱交,享受瞬间的耗尽和感觉的迷狂。

如果说张洁的主人公重在独立人格的觉醒,陈染的主人公重在女性意识的觉醒,那么卫慧的主人公则更看重女性生命欲望的觉醒。在文化上,倪可和倪拗拗一样有着敏感精致的灵魂,她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她自己出身名校,熟读中外名著,听精致高雅的欧美古典音乐,出入各种高级休闲会所和酒吧。也许她在文化上的激进和前卫不亚于苏珊-桑塔格。然而文化的先锋带来的却是行为的放纵。道德只用于束缚那些不能解释道德的人。倪可们把世俗道德看作保守的迂腐和平庸的恶俗。她们反对主流价值观,在欲仙欲死的人间迷梦中。

倪可翻转了古往今来女人在爱情中的被动角色,一跃而居上位,成为现代性中的强势主体。她爱天天,他们发自内心彼此欣赏,在精神上相互温暖。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超越肉欲的真实爱情。她明白自己对天天的爱,也明白自己在天天心中的位置。但正如史铁生《务虚笔记》中的诗人L一样,她同时也是一个无可救药的好色之徒。在爱侣与情人之间,她过着灵肉分离的生活。按照昆德拉的解释,“同女人做爱和同女人睡觉是两种互不相干的感情,前者是情欲——感官享受,后者是爱情——相濡以沫。”倪可把天天定义为爱情,把马克定义为情欲。和廖一梅《悲观主义的花朵》中的女主人公的性道德观相近,倪可也认为和男人上床天经地义,不小心爱上某个男人才是耻辱。所以她刻意标榜自己和马克之间没有爱情,然而事实并非那么简单。

抛开精神追求来说,倪可爱她的写作,她像80年代知识女性一样懂得个人奋斗,喜欢通过个人奋斗来使自己物质独立。就此而言,她的性格中一面是马当娜,一面是她的表姐朱砂。如果说倪可的形象尚有些另类的话,那么朱砂则代表了今日中国大多数知识女性的生活理想诉求。卫慧称自己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半自传体写下这一切,是因为她把这看成是自己为青春寻找到的不同寻常的意义,是一种纪念和一个开始,也是让自己继续对这世界保持好奇和爱的一个重要理由。

参考文献:

1.王雯.现当代文学中知识女性形象的精神困惑.名作欣赏.2011.7

2.郭娟,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小说评论.2014.9

3.刘剑.当代知识女性形象的变迁.博览群书.2013.3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48。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由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办。

欢迎老作者、新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0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