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从电影到小说之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06-12 10:14:12 作者:高丹妮 来源: 文字大小:[][][]

从电影到小说之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高丹妮(西北大学文学院  陕西西安  710127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1922年创作的一篇优秀短篇小说,2004年,中国年轻导演徐静蕾将其拍成电影搬上银幕。茨威格站在男性立场,在小说中表现了一种偏执的爱情观:“我的一生属于你”。徐静蕾站在女性立场,在影片中阐释了一种前卫的爱情观:“我爱你,与你无关”。从小说到电影,爱情贯穿始终。

关键词茨威格;徐静蕾;《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爱情观上的差异

     女主人公“希望渺茫,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地爱着男主人公,她的一生,都是围绕着男主人公在行动。因为男主人公的出现,她打开了自己隐秘的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之门,也因为他,她关闭了所有联系外部世界的门和窗,只为他留下了一个小小的“黄铜窥视孔”,她出卖了自己的精神。因为他,女孩拒绝了所有的繁华世界和他人对她的爱,只为将唯一的自己完整的献给唯一的他,可也正因为另一个他(化身为儿子的他),她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她不需要亲人、朋友、自我,“我急不可耐地想再一次亲吻一下你的嘴唇,再一次听你温柔地对我说话,与之相比,友谊对我来说又算得了什么,我的存在又算得了什么……我相信,只要你叫我,哪怕我已经躺在尸床上,我也会立即获得一股力量,使我站起来,跟着你走。拜伦曾经说过:“男人的爱情与男人生命无法等同;但女人的爱情却是女人的整个生命。”陌生女人的整个生命就是为了她爱的那个人。

在茨威格的笔下,女人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她竭力想让他知道她的爱,她用尽并不断的在向他暗示,小说中女主人公为了爱情,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出卖了自己,这种情感带有很强的依附性和自残性,而读信者男主人公却感到这是一种“不朽的爱情。女主人公自己的叙述和作者的叙述共同构建了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爱情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男主人公是一个伟大的主体,而陌生女人,只是一个附庸,一个衬托男主人公伟岸形象和演绎“不朽爱情”的配角。茨威格固执地为陌生女人编织着唯一而永恒的爱情,而陌生女人自己本身却缺席了,“正是在爱情中,女人被完成和被到达了”。

与小说的男性作家立场不同,女性导演徐静蕾在不改动小说内容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即她在影片宣传中强调的影片主旨——“我爱你,与你无关”。“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阐述过她拍摄电影的初衷,而今的女性在爱情里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她需要的电影史纯粹的男女爱情故事,女主角为爱付出和牺牲的,只因爱情无关其他”。这是一种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它强调在爱情里“我”是一个主体存在,“我”是积极自主地选择去爱,并不乞求什么,所以我不必 “曲意逢迎,委身屈从”,更不失去自我。

电影中,女主人公感情并没有像小说中那样炽烈如火,反而多了些许的平和,二人之间对白很少,整个少女时期,她几乎不说话,女人不想倾诉或暗示她的爱,她认为,你爱一个人,仅是你自己的事,对于你爱的人来讲,没什么了不起的,更与你爱的那个对象无关,所以你无权用你自己的爱去束缚和要求别人。在戏院,爱她却又被她无情拒绝的那个年轻军官一脸不高兴和委屈,当朋友问她那空军是怎么回事时,她哼了下鼻子,若无其事的说道:“男人嘛,都觉得如此的我能爱上你,很了不起,不用搭理他!”她可以一副无所谓的姿态忽略那军官对她的爱,由于那爱与她无关,她也可以包容男人忽视她的爱,只因她爱他,也只是她自身的事,与其他无关。女孩有着忠贞不渝的爱情,而这份爱只是恰恰遇到了这个作家罢了。女孩控制着所有的一切,她的这辈子属于爱情,而男主人公只是个与之相称的符号而已,她为爱而生又因爱而死,始终沉醉在属于自己的爱情世界里。所以她说:“我爱你,与你无关”。

二、创作上的差异

电影与小说的结构看似完全一致,但又略有不同,叙事发生了一个重大的颠覆:男主人公从小说中的“观者”变成了电影中的“被观者”,女主人公从小说中的“被观者”变成了电影中的“观者”。

小说是从人开始的,男主人公站在读者的位置,阅读了陌生女人的一生。小说开头写道:“著名小说家R到山上度过了一次历时三天的郊游,今天一大早便返回了维也纳。在车站上他买了一份报纸,瞟了一眼报纸上的日期,突然想起今天是他的生日。已经四十一岁了,这个念头在他脑子一闪而过。对此,他并没有感到高兴,也没有觉得难过。他很随意地翻阅一下窸窣作响的报纸,便乘坐一辆小汽车回到了他的住处”。到家后,男仆把装了信件的盘子递给他,其中一封信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时小说写道:“‘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这句话写在信的开头,算是称谓和标题。他万分惊讶地停了下来:这是指的他呢,还是指的一个臆想中的人呢?他的好奇心忽然被激起,他开始往下念:我的儿子……”之后就是信内容,即整部小说的主体。

影片以信为开始,开篇颇有用心的“雪藏”男主人公,信件的宣读人,即电影的旁白,直接就是女主人公的声音娓娓道来。第一个镜头是邮局里盖着邮戳的信件,分信,摄像机镜头跟着骑着自行车的邮递员转场到某个大院门口,邮递员拿着信件向门里走去。接着再叠到滚动的黄包车轮,急促的车夫的脚。再切到座位上。特写:一双叠在一起的手,戴着手套,压在膝盖的皮包上,缓慢地拍动着。再切到黄包车背后。镜头俯拍,渐渐摇起,看着他们在冷巷中慢慢远去。车停在了院子门口,乘客下车,迈着步伐进了门。拍摄镜头从院内朝向着大门口,背光,只有人物的轮廓,我们看不清他的脸。进屋坐下,镜头扫过他的背影,从肩头拍到他手中翻动的信件和报纸。仆人端来面条,告诉他,今天是他的生日。他边致谢边端碗吃面,打开桌上的信件。画面淡出的同时,画外音响起:“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 以信开篇,并不时给信件特写,表达的是对信件内容的期许;忽视男主人公的容貌,使之抽象化,却恰好暗示男主人公并非主角。导演拆分了观众和男主角的视角,“抹去”了男主人公的视线,把女主人公的放在了叙事的首位。如此一来,观者和被观者调整了位置,男主角成为被审视的对象,而女主角成为观赏行为的承担者,观众则被带入女主人公的视角中,带着一丝嘲弄,去品评姜文扮演的那个颇具滑稽的男作家。

    两个创作者,一个是男作家,一个是女导演,性别的差异使得他们对男女主人的态度也不同。茨威格对女人充满“赞赏”,对男人充满宽容,而徐静蕾对女人充满理解,对男人充满嘲讽。茨威格宽容了男人,徐静蕾理解了女人。

茨威格对女人倾其一生的“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的爱情充满了赞扬,并感到这是一种“不朽的爱情”。茨威格对男主人公是宽容的,并借女主人公之口将这种宽容表达出来。女主人公说她一开始就看出了男主人公的双重人格并为他的这种双重性深深吸引。女人一生,至始至终都没有责怪过男人,她理解与宽容男人的善变与健忘,在她眼中,男人始终是善良、温柔、稳重的,一句“我不责怪你,我爱你这个人就爱你这个样子,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而爱不专一”就将她对他的态度特别鲜明的表现出来,这何尝又不是茨威格对其笔下男主人的一个态度呢?

徐静蕾是带着怜悯和理解去塑造她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重在展现女子在爱情中的心境。在女孩与作家邂逅的瞬间,原作更突出的是男子的眼神,而在影片中,我们看到是小女孩那纯净而又略显恐慌的眼神,躲闪之中预示着爱情故事的开始,而后成年女子身怀六甲时坚定的神态,更突出表现一个女人的骄傲和骨气。在电影里,我们还可以看出她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和理解,导演力图忠实于原著,但也有一些细小的改动,正是从这些细小的改动中,我们可以理解出与文本不同的东西。在文本中,女人讲到“在我们家的房门上面有一个小小的黄铜这个窥视口孔,通过这个圆形窗孔一直可以看到你的房门”。女孩每天就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孔来看他,看外面的世界。而在电影中,导演却给她开了一扇窗,这看起来仅是一个小小的变动,却表现了徐静蕾对她的同情和理解,一扇窗所看到的世界比一个小孔看到的世界更大更广,看得也更清晰更真实。

    小说中,故事所处的年代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不明了,我们只知道故事发生在在维也纳,男主人公是一位有名的作者,女主人公是“贫困潦倒的会计师的遗孀”的女儿,其它一无所知。茨威格的作品特别是是他的传记一贯擅长对心理细腻刻画,他总是尝试进入主人公的灵魂深处去发掘行为更深层次上的心理原因并细致地阐述人的性格形成过程, 但是由于探求过分细致,偶尔有失偏颇, 只注重个体的心理发展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对个体所产生的影响,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小说,作者着重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波动,她把对生活的所有的美好想象都变成了对爱情的向往。“读者看不到她身边的外围环境的模样以及周遭对她客观的评价,这样就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看似丰满实则成了一个跨越时代和环境因素的、抽象的“炽烈的情欲”的化身。”

电影将故事发生的时间移植到了1935 1948年的中国北平, 女主人公变成了一个小学老师的女儿, 男主人公则成了一个从事写作的记者, 电影的其他的情节则基本忠于原著。将儿女情长放在大的年代背景中是中国电影惯用的表现手法, 或许就此便能增添影片的厚重感, 所以导演将故事的情节与中国动荡不安历史时期联系起来, 如宛平事件、北平光复等特定历史时间节点的事件。学生运动的场面,反动政府镇压学生的枪响,以及报社破旧的楼梯拐角,立刻将观众带回到二、三十年代北平的社会氛围中,这个特殊的时期背景使女主人公生活的个人环境从单一转向多元化,从内心空间转向外部世界。生活在如此的广阔的社会坏境中,女主人公的人生不仅仅停留在内心的炽热的爱恋中,而是或多或少参与了部分社会活动。影片中的女主人公和小说中那个沉浸在小我世界中偏执的女子相比,更具责任感和独立性。

三、结论

男女创作者在对作品的拿捏存在着不同,这种差异分别代表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认知需要。男性作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不管是温婉含蓄的还是坚强独立的都是为作品中的男主人公而存在的,她们最终的目标都是要成就男主人公;而女性的改编者则突出强调女主人公的自主性,就如徐静蕾在阐述自己影片的创作意图时说的那样,她想表达的爱情就是“我爱你与你无关”。仅此而已。

 

参考文献:

[1]影视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导演: 徐静蕾,发行: 中恺文化.

[2]茨威格.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M].李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月第1.

[3]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月第1.

[4]谢琼、袁克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本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作品[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外语版),2006年第6.

[5]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M].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2月第1.

[6]瓦西列夫.情爱论,赵永幕、范国恩、陈行慧译[M]. 三联书店,198410月第1.

[7]赵社娜.新时期女性爱情观的演变[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1.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48。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政经评论类刊物,由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

 

欢迎老作者、新朋友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孔)13379268759(张)

责任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