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浅析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06-13 15:54:30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浅析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要:贾平凹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形象鲜明的女性形象,深入研究贾平凹的作品可以发现,他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独到欣赏,一方面,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女性崇拜倾向,另一方面,他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又不能完全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致使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仍旧不同程度地受到男权文化的制约和影响,并未能真正表现女性的欲求。可见,贾平凹的女性观具有鲜明的矛盾性。因此,若要系统探究贾平凹的文学创作理念及其作品内涵,就必须全面分析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本文主要从充满母爱的女神型女性、回归本真的世俗型女性、过于理想化的调和型女性等方面,深入阐述了贾平凹作品中特色各异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贾平凹 女性形象 矛盾

贾平凹一直被视为我国当代文坛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幻化成一个个动人心扉的故事和人物,他的作品风格独特而又富于浓厚的艺术气息。深入解读贾平凹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对女主人公生命轨迹的独特感悟与刻画。这些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源自于他对生活的独特解读和彻底感悟。在他的前期创作中,笔下多是一些善良、诗意、妖娆的女性。但自《废都》开始,贾平凹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有了明显的变化,那些淳朴、善良、美丽的女性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令作者鄙夷的妖女形象。随着贾平凹对生命本质的不断探求,以及对生活真谛的进一步领悟,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可见,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正是其创作理念及内心感悟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他的创作观与人生观,因此,若要研究贾平凹及其文学创作,就必须重视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一、充满母爱的女神型女性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天性有许多束缚,但不可否认,中国文化审美依然呈现出鲜明的女神化倾向。虽然20世纪的多次文学运动对这种审美倾向有一定的影响,但总体而言,文学创作中的女神塑造并未产生根本性改变。贾平凹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具有鲜明的女神化特点,他在《满月儿》中塑造的月儿与满儿就是充满温情和纯真的女性,这类女性的塑造价值并非其栩栩如生的刻画手法,而是为新时期文学创作注入了新鲜元素。贾平凹之后创作的《小月前传》中的小月、《远山野情》中的香香以及《鸡窝洼人家》中的烟峰,都是这种充满母爱的女神形象,她们不仅拥有美丽的外貌,还具备高尚的品质和贤淑的性情。这些纯真、善良、美丽的女性形象,使当时已经听腻伤痛的人们不禁眼前一亮,激起了人们对淳朴秀丽的无限憧憬,因此,这些作品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但与此同时,这些令人无限向往的女性形象,因过于单纯和善良而在审美中显得平面化了。贾平凹也意识到了这一创作局限,因此,从作品《浮躁》开始,他就着意突破这种创作框架。他在《浮躁》中塑造了小水,小水虽然在初始阶段也用母性去关爱和温暖金狗,但当她失去金狗之后,就展现出了类似殉葬式的勇气和坚韧,并勇敢地选择了婚姻,努力追求新的人生。相较于贾平凹早期作品中的满儿、月儿、香香等女性,小水这一女性形象显然更值得品味和推敲。此外,《天狗》中的师娘也属于这类形象较为丰满的女性,她无奈地周旋在两个男人中间,不愿意伤害他们任何一个。还有《美穴地》中的四姨太,为了自己的爱情,甚至在美丽的脸颊上留下了永远的疤痕。这些女性都不再甘心地接受传统文化对她们的规范及束缚,也不再愿意处于被压制的地位。即便丑陋如《黑氏》中的黑氏,也依然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再艰难的日子也无法磨灭她对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这些女性为了爱情甘愿用自己的身躯和灵魂承担所有的生活苦难。她们身上所呈现出的美丽而博大、苦难而神圣的特点,正是一个个男主人公奋斗的动力。深入解读这些女性形象不难发现,作者贾平凹深深地依恋着她们身上的母性及母爱。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女性都是男主人公生命的庇护者与启蒙者,因此,她们才是贾平凹的真正审美理想。这些女性形象在性格上虽然各有特色,但她们无一例外都具有传统女性的理性内涵。正是她们的无尽付出,才构建起了男性的神话世界,她们善良、美丽,但却承受了无尽的苦难;她们微小、脆弱,但却极富生机。这类女性形象反映了贾平凹对优美、崇高审美理想的追求。

二、回归本真的世俗型女性

以上所论述的这些充满母性光辉的女神型女性形象,虽然崇高、美丽,但却可望而不可即,同时,这些女性的价值最终仍然取决于男性,当她们完成了自己在男性世界的使命,就会在作品中失去存在的意义,因此,她们身上并没有展现出自我思索。这些女性形象展现了贾平凹对女性的矛盾情感,一方面,他赋予了这些女性善良、精灵的美好属性,但另一方面,这些女性却始终未能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她们的忍让、温顺、吃苦等传统美德扼杀了自我个性。在作品《妊娠》之后,贾平凹的女性观念发生了历史性转变,《五魁》中的新娘、《佛关》中的兑子以及《白朗》中的压寨夫人,她们身上虽然仍旧保留有女神型女性的神韵,但也散发出浓厚的现代化气息。20世纪90年代初,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贾平凹也开始逐步远离乡村生活,并渐渐适应城市的生活节奏,其创作理念也随之发生转变,他在创作中开始逐步消解理想的古典女性,并把目光投放于现代都市女性。相较于贾平凹的前期创作,这一阶段的审美倾向呈现出平民化特点。贾平凹运用从容的笔调将这种原汁原味的市井乡俗生活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作品呈现出一种审丑趋向。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中,城市文明逐渐隐没了淳朴的人性,充满母性光辉的女神型女性也逐渐被世俗化的女性所取代。这些女人不再具有忧患意识,更加关注感官与物质的享受。这一时期贾平凹创作的《废都》便具有浓重的烟火气息,围绕在男主人公身边的也不再是小水、月儿之类的超尘女神,而是充满世俗气息的牛月清。相较于贾平凹前期作品中那些无私奉献、崇高优美的女性,牛月清更加真实,她每天都在为男主人公的衣食住行不断忙碌。她追求的也不再是单纯的爱情,而是被世俗承认的名分,她的付出也不再是无怨无悔的甘心奉献。此外,作品中的尼姑慧明,也不像真正的尼姑那样皈依佛门,恪守清规,而是跳出了贤内助、哺育者、照看者的女性身份限制,她与各种各样的男子都有交往。并且积极修葺了静虚庵,最终做了院监,可谓名利双收。这些世俗化的女性形象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逐渐趋于拜金化。作品《土门》里的眉子就是一个爱慕虚荣、追逐物质生活的女性,她来自农村但却背叛了自己所处的阶级,最终她被农村和都市双双抛弃,成为一个被异化的人物。《高老庄》中的苏红同样也是一个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人物形象,为了生存她将自己的女性资本作为投资。《白夜》中的邹云甚至为了金钱而抛弃男友,成为最典型的拜金主义女性。在商品经济的浪潮中,这些女性遭遇了道德危机,但就文学审美和人性视角来看,这也是思想观念变革的正常体现,从某种程度而言,这甚至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进步。

三、过于理想化的调和型女性

20世纪90年代初,作家贾平凹经历了家破、久病、官司等种种生命坎坷,他的人生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这一时期贾平凹试图通过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进行灵魂救赎,重建失落的家园。在《废都》中贾平凹塑造了多种类型的女人,他希望从与异性的身体和精神的交往中探寻生命的真实体验。无论是来自陕北农村的柳月,还是来自县城的唐婉儿,都是容貌过人,并且在性关系方面十分开放。但这些女性却无法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责任,她们并不能帮助男主人公战胜脆弱。她们虽然都拥有美丽的容貌,且大胆热烈,但在男主人公庄之蝶眼中却并不是高贵的女神。庄之蝶与这些女性的纠葛只是为了通过性欲的发泄来激发活力,进而实现自我拯救,但这些充满世俗欲望的女性却只能让他陷入无尽的绝望中。贾平凹在之后的文学创作中,依然执着地追寻失落的灵魂。但这一时期的作品《白夜》却充满了绝望气息,主人公夜郎在与世俗美女颜铭进行肉体交往的同时,又和贵族虞白进行着精神恋爱,他的灵魂始终无法安宁。可见,这些女性都是作者为了探求自我进行的某种探索。到了20世纪末的《土门》,贾平凹则直接将这种精神探求进行到了母亲的子宫,女主人公梅梅在幻觉中重新返回到母体中,在这里贾平凹运用了虚化的艺术处理手法,但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他追求的精神家园并不存在。在《高老庄》中贾平凹依然在进行精神探索,但其中的女性形象则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作品中虽然有菊娃这样的传统女性,但也有西夏这样的新型知识女性。西夏是典型的都市女性,她不仅拥有不羁的思想,还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这显然是作家在调和传统女神形象和世俗女性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贾平凹试图将传统女性的善良、淳朴等特点融入到现代女性身上。但这种调和型的理想女性显然不具备现实基础,高老庄也并非是可以安置灵魂的理想家园。

参考文献:

[1] 吴静瑜.水与月:商洛河上的风景线——从贾平凹小说中的女性书写看贾平凹的价值取向[J].江西省团校学报,200313.

[2] 费秉勋.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19922.

[3] 赵德利.女神与女巫:女性偶像的雕塑与颠覆——20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J].贵州大学学报,20011.

[4] 皇甫少平.女人的亲情与男人的畏惧——贾平凹早期性爱小说性爱心理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1.

[5] 王爽.“白日梦自画像”——论贾平凹与陈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固原师专学报,20004.

者:奎生臻,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文秘。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48。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政经评论类刊物,由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

 

欢迎老作者、新朋友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孔)13379268759(张)

责任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