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资本论》中宏观调控思想探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08-26 15:01:16 作者:张丽伟 来源: 文字大小:[][][]

《资本论》中宏观调控思想探析

  张丽伟(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市  100091

摘 要:宏观调控思想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已有体现。从系统论角度,宏观调控可分为主体、客体、手段、机制、目标、绩效六要素。其中,社会再生产理论体现出宏观调控的目标; 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和分配理论体现出宏观调控的绩效。

关键词:《资本论》;宏观调控;货币理论;社会再生产理论;就业理论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创立了宏观总量研究方法,揭开现代宏观经济学研究序幕,但宏观经济思想并非此时才产生。早在凯恩斯发表《通论》之前的半个多世纪,马克思在其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已展现出一个系统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为微观基础,以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其国民收入和经济增长理论,以危机理论为其经济发展周期理论,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则可以视作马克思的失业理论[1]。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思想:“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思想也贯穿于《资本论》之中。

宏观调控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之一。从系统论的角度,宏观调控可分为主体、客体、手段、目标、机制、绩效六要素。这六要素在《资本论》中均有所体现。其中,社会再生产理论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目标,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和分配理论体现了宏观调控的绩效。

一、宏观调控的主体和客体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观念。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各部分的简单相加。宏观调控作为一个系统,首先要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

1.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

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马克思设想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通过一个“社会中心”来实分配社会劳动的宏观调控职能。“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调节着各种劳动职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比例”[2]。马克思设想的公有制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并非多种形式的公有制,也并非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已不存在商品经济,宏观调控直接作用于劳动时间。马克思认为,宏观调控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而不会出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这与现实有一定的差别。然而,马克思提出“社会化大生产一定要有一个‘社会中心’对社会劳动总量进行宏观调控”,这是科学的预见。结合当代的经济现实,马克思提出的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宏观调控的“社会中心”,实际上指的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3]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提出“看得见的手”原理,以及二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根据中央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做法都有力证实了马克思的科学论断: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通过“社会中心”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是必要的。随时代的推进,“社会中心”具体指什么,变得愈加明确了。对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学者中存在两种观点:一元主体论,即中央政府;二元主体论,即中央政府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笔者坚持一元主体论观点,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政府。因为“宏观”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方面的问题,而非一个国家内部某些区域或特定的行业的经济总量。只有中央级次的国家机关作为宏观调控主体,从国家大局出发,保证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地方政府负责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会成为宏观调控的监管对象,评估其执行政策的力度和效果。

2.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宏观调控的客体

宏观调控的客体是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经济非均衡状态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各个领域中使用资本的比例固然通过一个经常的过程达到平衡,但是这个过程的经常性本身,正是以它必须经常地、往往是强制地进行平衡的那种经常的比例失调为前提”[4]。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通常存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矛盾,一旦供求失衡严重,就会引发以生产过剩为特点的经济危机,需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供求失衡的可能性体现在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两个方面。

1)经济总量:资本循环过程中供求失衡可能性

产业资本循环包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形式。在经历了购、产、销三个阶段之后,完成了一次总循环过程,即G W P W′— G′。在这个过程中,隐含着产生供求失衡,引发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可分为两部分:购买过程,用G W表示;销售过程,用W G表示。产业资本循环需要两个条件:资本在空间上并存;资本在时间上继起。

由此可见,资本循环是环环相扣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堵塞,整个循环系统都会陷入运行障碍。即使资本循环顺畅,也可能潜伏着发生危机的可能性。如果“商品的一大部分只是表面上进入消费,实际上是堆积在转卖者的手中没有卖掉,事实上仍然留在市场上”[5]。在这种情况下,支付链条如果出现断裂,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引发经济危机。

2)经济结构:资本周转过程中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马克思考察资本周转时,揭示了危机的周期性及其物质基础。因折旧和技术变化,固定资本需要更新。一次更新之后,周转的周期又要相隔若干年,而有关生产部门都还在盲目地继续扩大再生产,因此,危机呈现周期性。社会资本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必须处于均衡状态,即各部门的再生产只有在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上都得到补偿,各部门保持恰当的比例。

然而,在现实的资本运动中,再生产的条件有可能遭到破坏。例如,固定资本的价值折旧和实物形态更新,时间上是分离的,由此出现买卖时空的分离以及价格波动,破坏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可见,再生产正常进行的条件,有可能转化为造成过程失常的条件,转化为危机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发挥积极作用。

二、宏观调控的手段

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其中主要手段是前两者。在《资本论》中体现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主要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要的经济杠杆有四个:价格、工资、税收和信贷。在《资本论》中体现出宏观调控思想的有价格杠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价格杠杆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各种经济杠杆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和重心波动,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般商品的供求是不断波动的,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情况是常态。但“供求可以在极不相同的形式上消除由供求不平衡所产生的影响”[6]。就国家宏观调控来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客观依据。物价稳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依据价格形成的内在规律,调节商品供给和需求,影响价格形成的各种要素,从而达到宏观调控市场价格的目的。

2.财政政策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主要说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统一。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表现为实物量平衡和价值量平衡。由于价值运动是使用价值运动的先导,因而价值量的平衡占据首要地位。对于国家宏观调控而言,控制财政支出规模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关键所在。合理的、按比例的财政支出,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和结构平衡的作用重大。

3.货币政策

马克思关于货币理论的一些基本原理,对于宏观调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马克思的货币需求量理论是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的依据之一。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可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其次,宏观调控过程中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的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分析英国1847年和1857年两次金融危机之后提出: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不可避免。正确的货币政策能够缓解危机,错误的货币政策会恶化危机。

三、宏观调控的目标

国家从经济运行全局出发,对整个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的宏观调控,基本目标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资本论》第二卷中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体现的宏观调控的这一基本目标。马克思关于总供需平衡的理论,包括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实物平衡和价值平衡[7]

1.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

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即社会产品的各个部分如何实现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马克思将社会总产品的构成作了划分:从使用价值层面,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从价值层面,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在简单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是:Ⅰ(v +m=c。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在扩大再生产中,社会总产品实现的基本条件是:Ⅰ(v + v + m/x= Ⅱ(c +c)。即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追加的可变资本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等于第Ⅱ部类不变资本、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所揭示的规律是:社会生产要顺利进行,社会产品必须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实现供求平衡。社会生产若要顺利进行,国民经济各部门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处理好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处理好比例、速度和效益的关系,进而实现宏观经济总量平衡、结构合理。

2.实物平衡和价值平衡

    马克思在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指出,实物形态的运动和价值形态的运动统一于社会再生产总过程,表现为产品的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社会再生产的实物运动形式,是在流通过程中,两个部类依靠实物形式的转换,进而为社会再生产持续创造条件。以简单再生为例,Ⅰ(v +m)是第一部类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Ⅱc是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实物形式。而第一部类的生产者需要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第二部类的生产者需要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二者经过交换,Ⅰ(v +m)从生产资料的实物形式转化为消费资料的实物形式;Ⅱc反之。社会再生产过程,首先是实物形式的转换,这就要求两大部类实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实物量的平衡。

    价值形式的转换与实物形式的转换相伴进行。实质上,Ⅰ(v +m)是以生产资料实物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Ⅱc是以消费资料形式存在的固定资本的价值。两大部类交换后,第一部类生产者掌握消费资料价值,第二部类生产者掌握生产资料价值,从而满足各自社会再生产的需要。因而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不仅要求实物量的平衡,而且要求价值量的平衡。

四、宏观调控的机制

从时间序列角度分析,宏观调控机制包括三种:一是预先调控机制;二是随动调控机制;三是危机的强制调控机制。这三种机制分析代表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事先、事中和事后的调控机制。

1.预先调控机制

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理智总是在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的紊乱[8]。马克思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部门而不受任何损害,这些部门,如铁路建设,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内不提供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提供任何有用效果,但会从全年总生产中取走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9]。这里的“预先计算”包括制定国民经济目标,按目标调节宏观经济的宏观调控思想。

2.随动调控机制

经济运行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审时度势,随动调节。马克思对银行和信用制度功能的分析给予我们相关启示。在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是信用制度的枢纽,而金属准备又是银行的枢纽”[10]。金属准备的变动,能够引起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过敏现象”。银行是社会经济的神经系统,而中央银行是神经系统中的中枢神经。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流通量以及利息率,实现对宏观经济的随机调控。

3.强制调控机制

当以上两个机制均失效的情况下,会产生经济危机,这是经济规律的强制调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没有能够促使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自觉机制。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来说,不仅仅是灾难,也是强制实现平衡的强制调控机制。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不存在生产过剩的客观必然性,但如果经济失控,危机并不是不可能的,当需求严重超过供给的危机产生时,也需要进行强制调控,那么危机不是不可避免的,宏观调控应努力避免经济大危机的产生。

五、宏观调控的绩效

宏观调控绩效是宏观调控主体实施调控行为所取得的成果和实际功效,或者说是致使宏观经济运行所达到的实际情况以及所产生的其他相关影响[11]。从根本上讲,评估宏观调控的绩效的主要标准是:能否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马克思《资本论》中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和分配理论可为绩效评估提供参考。

1.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若要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宏观调控需要解决失业问题。马克思在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中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失业。失业原因在于:资本积累以及资本积累所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是:贫富两极分化。这是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不可能自行消灭的趋势,进而加深资本主义矛盾,最终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由此可见,社会的持续发展需要国家在顺应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宏观调控,解决劳动人民的就业问题,提高社会福利。

2.分配理论

    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社会生产的总过程中,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分配关系对生产关系有反作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统一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分配在再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而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劳动者贫困的积累同时进行,产生两极分化。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基础上,阐明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发展阶段理论,其中分配原则方面,马克思提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以及共产主义按需分配。分配制度的实现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规则,这需要国家宏观调控适时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春雷.马克思宏观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山东大学, 20123.

[2]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 96.

[3]曹新.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学习与探索,1994,6(95): 1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7(26): 56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4): 8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25): 213.

[7]杨轶姝.基于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宏观调控政策问题研究[D].陕西: 西安科技大学,2013: 9.

[8][9]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 350.

[10]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6: 648.

[11]杨秋宝.宏观调控绩效研究导论[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1998: 39.

作者简介:

张丽伟(1986-),山东聊城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政经评论类刊物,由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

 

欢迎老作者、新朋友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孔)13379268759(张)

责任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