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初任公务员财富伦理观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08-26 15:15:54 作者: 宋凤琴 来源: 文字大小:[][][]

初任公务员财富伦理观研究

——基于对海盐县88名初任公务员的调查分析

    宋凤琴(中共海盐县委党校  浙江嘉兴  314300

三、     初任公务员的财富伦理观取向及其潜在问题。

1.财富重视度较高,财富认知度较弱

对物质财富的重视程度是公务员财富伦理观首要关注的问题,过分看重物质财富,不利于公务员的健康成长,忽视物质财富的社会价值和重要性又容易使得新生代公务员在工作中缺乏动力,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正确认知公务员职业性质与物质财富的关系非常重要。国家公务员局局长信长星说“当公务员就不要想着发财”,调查中发现,有23%的人想过当公务员会发财,并且会因为公务员职位获得更多的金钱,而77%的人认为公务员只是一个铁饭碗,不会发财。问卷显示,54%的初任公务员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唯一途径,46%的人认为除了劳动,其他方式也可以创造财富,比如说智慧和投资。因此,初任公务员对于物质财富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对物质财富的基础认知度是比较弱的。

2.财富获取偏理性,财富期望值过高 

对于获取财富、创造财富方式的认知度也是判断公务员财富伦理观的重要方面。马克思劳动观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创造财富的源泉是多样的,除了劳动之外,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土地、设备、原材料等非劳动生产要素也能对社会财富创造做出贡献。高达80%的初任公务员对于未来有投资理财的计划,希望在公务员工资的基础上,通过银行理财等方式获得财富的增值,20%的人在此方面未做任何打算。对物质财富收入的看法还会影响公务员入职之后的岗位忠诚度,针对公务员入职三年后,大型外资企业双倍高薪邀约的物质诱惑,有37%的人表示会放弃公务员职业接受邀请,62%的人表示会坚守岗位,1人不予表态。可见,初任公务员对于物质财富的获取方式还是相对理性的,财富期望值比现实需要过高。

3.财富支配网络化,消费合理性欠缺   

初任公务员对于物质财富的支配途径最大程度上通过消费直接体现,消费伦理观引导消费行为、消费对象和方式,公务员的消费行为和观念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衡量政务新生代履职能力和岗位自觉性的重要标准。马克思指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在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消费资料的分配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的具体形式,物质财富支配是消费资料分配的主要形式,物质财富的消费观是财富伦理观的具体表现。实际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消费已经成为现代初任公务员重要的消费习惯,有高达73%的人有网购习惯,27%的人偶尔网购,物质财富支配和消费的网络化趋势明显。目前,有61%的初任公务员使用的是苹果手机,在38%的非苹果手机使用者中,有五分之三的人表示上岗后会换苹果手机,仅有12%的人表示支持其他品牌。可见,对于年轻的初任公务员群体,在消费方面存在着盲目跟风和追逐国外品牌的现象,消费合理性欠缺。

4.财富公平感稳定,岗位责任感较弱  

    初任公务员肩负政府顺利健康发展的未来使命,政府的廉洁高效与其对待物质财富收入落差的态度密切相关,物质财富公平感是衡量初任公务员职业心理调节能力和抗压能力的伦理标准。在具体调查中,虽然多数人能正常看待财富收入落差,这无疑是公务员财富公平感良好的有利信号,这种心理基础是今后他们面对职业压力的思想武器,但仅有13%的人把公务员岗位责任放在这种财富公平感之上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岗位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不能成为消减初任公务员财富公平感负向认知的重要能量。可见,初任公务员在任职初期,岗位责任感相对较弱,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职业成长期才能形成和强化。

5、 财富观教育淡化,教育实效性不够  

初任公务员是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思维创新能力,可塑性极强。但是他们的年龄结构较轻,社会经验不够丰富,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容易发生偏离,在财富伦理观方面也需要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时代发展和干部教育创新发展的要义。问卷调查显示,仅有24%的初任公务员曾接受过财富伦理观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达75%的人从未接受过此方面的教育。一直以来,对于初任公务员这一特殊群体的财富伦理观教育,可以说一直是存在的,但是要么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形式全面涵盖,要么以思想政治课和党性修养课的形式附加教育,这同时导致财富伦理观教育在不断的泛化教育过程中逐渐淡化,缺少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新形势下初任公务员财富伦理观教育的创新对策及方法

以上研究表明,目前初任公务员财富伦理观既表现出理性平和的一面,又暴露了一些潜在问题。因此,在国家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要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理论,创新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探索适合公务员职业时代发展的财富观教育形式。具体对策及方法如下:

1.开展财富伦理观专题教育,提升初任公务员财富认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孟子传统财富伦理观的典型体现,在国家公务员人员对待物质财富的态度和观念上,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廉政节俭,舍利取义,箪食壶浆,救民于水火,皆把人民的需求放在岗位俸禄之前,“俭,德之共也”,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公务员道德行为准则是一致的。正确的认识财富,适度的追逐财富,合理的看待财富,科学的管理财富,对于初任公务员来说,是一个人生的必修课,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和党史文化中丰富的财富伦理观思想,采取专题教育的形式,开展多维度教学,既能起到了党性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又能最大化的活用了廉政教育资源,把财富伦理观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提炼出来,进行专项教育和集中教育,能够很好的提升公务员对于财富的认知度。同时,这也能为今后初任公务员在实际岗位上出现职业倦怠和职业浮躁心理提供事先预防。

2.完善公务员职业成长规划,平抑过高的财富收入期望

 初任公务员必须端正自己的职业观念,树立职业发展规划意识,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处理好财富伦理观与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干部教育培训有责任和义务来矫正初任公务员偏离主流价值观的畸形财富伦理观。这需要政府的鼓励,党校的教导和社会的帮助。从制度层面来说,国家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公务员职业成长规划,建立科学的公务员成长激励机制,促使公务员保持工作的活力和激情,最大限度的实现行政人力资源的可开发和可延展性,使初任公务员对于物质财富过高的期望关注点转移到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上面来。从学校角度来说,要以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为基础,充分开发党校财富伦理教育教学资源,促使初任公务员自觉养成崇德尚俭的财富观念。从社会方面来说,对于初任公务员这一年轻群体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合理看待其在职业成长初期所表现出的消极财富伦理观及行为,做好社会引导和监督。

3.加强公务员个人消费监控,引导健康理性合理化消费

近年来,伴随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的不断完善,公务员职务消费监管力度日趋严格,但是初任公务员这个特殊群体的个人消费行为尚处于监控缺位状态。由于公务员职业的公共性、服务性和代表性,初任公务员的个人消费行为及其对物质财富的处理方式,往往跟其今后的职务消费行为密切相关,只有在任职之初就做好公务员的个人消费行为及财富观念的教育引导,在不侵犯其个人合法权利的情况下,探索加强合理的个人消费监控制度,才有利于引导初任公务员树立科学理性的财富支配观,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因此,建议尝试在公务员任职最初2年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的个人重大消费行为报告制度,以此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初任公务员的履职能力。初任公务员所在单位可以以消费约谈会、倡议书的形式,号召大家俭省节约,文明消费,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4.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高岗位忠诚度和使命感

    思想政治教育是初任公务员财富伦理观观教育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财富伦理观教育的成败。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规模巨大,信息化经济蒸蒸日上,现代化的步伐逐步加快,但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现代化变革却相对滞后,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能力、教育方式,还是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都需要一个全新的转变。初任公务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思想活跃,年轻气盛,伴随着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新事物一起成长,如若还是以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思想观念的洗礼,势必事倍功半。以财富伦理观教育为切入口,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为主要路径,开展岗位忠诚和岗位责任教育,是干部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5.普及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增强财富伦理教育实效性

    财富伦理观教育要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效结合才能生发出活力,体现出教育的力量,最终实现教育人、发展人的教育目的。现场教学是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不断被引入到党校干部教育中,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以其生动的实例和高度的启发性、互动性,赢得广大学员的普遍青睐。对于初任公务员的财富伦理观教育来说,要普及采取这样的方式,才更加适合公务员的年龄阶段和个性特点,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向玉乔.财富伦理:关于财富的自在之理.伦理学研究[J],2010(06) .

[2]冒大卫.马克思财富观念的多位透视与当代价值.四川师范大学学报[J],2010(05) .

[3]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赵晓.中国呼唤财富伦理.科学投资[J],2003 (04).

[5]裴小革.共同富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庆社会科学[J],2011(08).

[6]赵晓.转型中国:21世纪前期的3大问题.财经界[J],2003(04).

[7]白洁.从公共行政人员角色变迁看行政伦理.广东行政学院学报[J],2002(06).

[8]刘凌旗.行政文化、行政伦理与行政责任.重庆社会科学[J],2014(01).

作者简介:

宋凤琴,女,汉族,山东人,中共海盐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国民德育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政经评论类刊物,由陕西省社会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

 

欢迎老作者、新朋友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孔)13379268759(张)

责任编辑:孔延莉 QQ511860427    41648008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