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信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以粤西荷花镇农村为例 邓世文 肖名丽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11-29 16:02:59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立项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信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调查与探究——以粤西上俗村信仰文化现状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djh2016b059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信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以粤西荷花镇农村为例

邓世文 肖名丽(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440

摘 要:新农村建设既要继承和发展农村信仰文化,又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明,建设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为文化自信增添丰富内容,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信仰文化;传承与发展;思考

农村文化的原始信仰存留、宗法观念影响及历史传承与变迁,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老百姓的几千年生活习惯,通过约定俗成的系列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表达了心灵诉求,并构筑了共同的精神家园。这种传承和延续的精神信仰经过千年的风雨洗礼、沧海桑田的变化,早已凝结成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信仰文化以它特有的约束力、凝聚力、向心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传承和革新农村传统信仰文化,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增添动力;新农村建设又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革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国家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1]2005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2] 新农村建设摆在了重要的位置。

2.农村信仰文化的特点

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农耕社会为特点的、表达乡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民间文化。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方面,这些吟唱颂歌表达了不同活动不同阶层的情感,这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缩影。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在农村信仰文化中,崇尚敬天信神,惩恶扬善,“观天道以应人道”,敬畏天地,这是老百姓乡土社会的道德观和精神智慧的自然融合,周文王、孔子、关羽等历史人物成为神灵的化身,表达了对命运、生死、神圣等人生问题的关切与诉求,同时对公平、正义、智慧、善良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有了人们知足常乐、乐施好善这种自发的、约定俗成的自觉遵守,规范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秩序,塑造了文明礼仪,建立了情感交流的共同基础。

二、粤西荷花镇农村信仰文化特点

荷花镇是高州市西北部的一个边陲镇,面积103.8平方公里,辖上俗村等18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荷花社区,总人口4.95万。处“两省四市(县)八镇”交界地带,是高州市典型的边界镇。省道仙松线由北向南纵贯全境。镇通各村的硬底化水泥路基本建成。该镇地处亚热带,是高州市水稻、竹子、木本水果的重要产区。该镇风光独特,景色迷人,地热资源丰富,温泉开发初具规模,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3]

1.以祭祀文化为共同的精神信守

荷花镇农村有着强烈的原始信仰、宗族宗法血缘观念,非常注重祭祀、年例等仪式和活动,如家家户户的厨房供奉着主管衣食的灶神,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搞大扫除之前把其请上天,大年三十再将灶王爷重新接回家中,正月初并贴上灶君利是。家家户户都有屋厅(堂屋),供奉着主宰安居乐业的龙神。范围再大一点的就是祖屋供奉的先祖先人由宗旨血亲祭拜,然后就是土地神木君和庙屋的天神,由全村人共同祭拜。

说起这个庙屋,这应是荷花镇乃至粤西地区农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村村皆有庙,无庙不成村。这个“庙”当地习惯称为庙屋,专门用来祭祀的场所。不同的村庄信奉着不同的神灵,庙屋里供奉着各自信奉的神灵塑像。不同村庄的庙屋,选址、建造风格也不大一样,但尽管形式各异,但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愿望的诉求。因此,庙屋就成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

在粤西,庙屋是村民过年过节祭拜的重要地方。如一年一度的年例盛会,就有着“年例大过年”的说法。不同村的年例举办时间不尽相同,从年初二延续到三月,食年例就成为走亲访友互相往来的重要节日。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衬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时间一般头尾三天。年例的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其中有些地方年例比春节还热闹。年例搞庆祝和宴客活动叫“做年例”,过去做年例多数是白天游神舞狮,晚上演大戏或做木偶戏或放电影、烧炮仗、放烟花,邀请亲友聚餐饮酒,欢庆节日。粤西的年例活动融合了民间艺术、宗教信仰、文化娱乐,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思维浓厚的生活气息,也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求。《茂名市志》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年例’是当地汉族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活动”。实际上,“年例”是元宵节在当地不同时间的呈现,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

2.以宗族血缘文化为个体的精神约束

我国农村主要是按照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聚合而成的,以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观念渗透早已融入到我国传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组织生活的各个层面。宗族组织是农村社会的基础,也是民间娱乐活动和节日庆典的主要组织者。荷花镇农村的人们习惯把宗祠称为“老屋”或“祖屋”。它既是族人举行婚丧嫁娶等重要礼仪活动的地点和议事厅,又是举办年节、演戏等活动的娱乐空间和招待宾客的社交场所;凡一切有关宗族的事务都可能在祠堂里办。

红白喜事、先人的忌日、清明拜山等祭拜仪式是基于宗祠血脉而延伸的。红白喜事设宴请的都是三代以内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为主要宾客。每逢到先人的忌日就要简单摆设祭拜仪式,焚香祷告,烧纸钱等悼念去世的亲人,在对人祖的倾诉中或宣泄内心平日里积攒的苦闷,或祈求、酬谢人祖的保佑,以获得情感上的放松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带着希冀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清明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荷花镇的人们把扫墓称之为“拜山”,这是较为隆重的祭祀节日。比如节日里各家要做宰猪杀鸡、做糯米饭;祭祀已故父母;祭祀时在坟头加土、上香烧纸、燃放鞭炮、供奉食品。由同宗族的德高望重者组织所有男丁先集体扫完老祖宗的墓,结束再到祖宗血脉分支下的各家组织各家的拜山活动。

3.以农耕文化为生存的物质寄托

《击壤歌》提到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生动描述了乡村闾里人们击打土壤,歌颂太平盛世的情景。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表达了广大农民的艰辛不易。在群山环抱的山岭地区,对荷花镇农村的农民来说,人均水田不多,土地就显得弥足珍贵。人们在建房子的时候,都是依山而建,绝不占用农田。农田承担着一年早稻和晚稻两造水稻的种植任务,农民十分勤劳,只要能种植农作物的地方都被开辟出来,如一些旱地都用来种花生、黄豆、绿豆等,土地被经营打理得肥沃而井井有条。屋前屋后都会种上相应的植物,如常见的桃子、芒果等果树;屋前还会有不少的竹子,因为竹子可以编织成很多大小容器如装东西的簸箕和藤萝等,还可以做出捆绑东西的竹篾,竹子废弃料晒干就是很好的柴火。村前村后,鸡鸭成群,鸡鸣狗吠,宁静而温馨。村里的人们一刻也不闲着,有忙不完的活儿。正是人们勤劳,也相应出现了一批辅助劳动的物品,动力工具的水牛、翻土的耒、地的犁耙、挑东西的扁担和柴枪、割稻谷的镰刀、分离晒干水稻秕谷的风柜等等,这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勤劳勇敢,克服困难,自力更生,经营着生我育我的土地,打理着这个乡风淳朴的田园风光,演绎着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理念。

三、荷花镇农村信仰文化传承与发展探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新农村建设大潮中,寻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现代价值和意义,这对弘扬中华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农村信仰文化的发展与迁移

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多元文化思潮碰撞交融的情况下,农村信仰文化从形式到内容也发生了不少的变化。首先农民自发建立的业余剧团和演出队伍,如粤西一带年例常见的大戏“人班戏”、“木偶戏”,因年轻人外出务工,传统的文艺团体无人继承而逐渐衰落,逐渐被现代的业余歌舞团取代,慢慢少了一些乡土气息。其次,因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许多传统仪式如婚礼、丧礼、节日、庆典、祭祀等逐渐淡化,新的一代人对于老一辈传下来的各种礼仪逐渐生疏。

2.农村信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农村信仰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引导农民建构科学、合理的信仰文化和道德秩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途径。

一要做好新农村建设这篇文章。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落叶归根的“根”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只有让老百姓住得舒服,他们才愿意留下,村落才有人气。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需要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做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垃圾处理等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等生活条件,才能增强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注重农村的祠堂、寺庙、戏台、亭台等都是文化活动空间载体,发挥传统血缘关系的、族规、家训规范作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是唱好年例文化这台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粤西农村年例的节日内容和节日功能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茂名地区年例以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传统习俗,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一些民俗专家和学者也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茂名的年例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热闹。他们不但在村口搭门牌,张灯结彩,村中的老板们还捐资十万、百万邀请国内顶级球员来比赛篮球,请著名歌唱家和省粤剧团或粤剧名伶前来演出,请飘色仪仗队环村巡游或请高桩狮队舞狮,小小村庄引来八方亲朋、热闹非凡,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年例经济文化。

三是下好生态旅游这盘棋。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将带领我国奔向全面小康社会,奔向共和国“第一个百年目标”。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创造就业岗位吸引年轻人回来。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

总之,新农村建设既要继承和发展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农村信仰文化,又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明,优化美丽村庄人居环境,建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为文化自信增添丰富内容,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C2ba779dLSY1Fj-GIl_xYO-BKDRE_BhzZFENExKu6ssYp6lxJHJ2rXA04NguMTCKI5mj5aqUGqzTlfKTihssEa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

http://www.hprc.org.cn/gsgl/dsnb/zdsj/200908/t20090820_28279.html

[3]荷花镇(广东高州市辖镇).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jsIAG3kY44UMKURVt97OcRR2uLzE6sNhMfVVvgxH_Ku2J137wFsY--3igYT75EXLfmkBZxbdJxBLi3uip3teSHROqEtxt_UZPvsjHMepN944LDlLdsxHaHNTNLPO9Hj

[4]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人民日报》 2012-12-7

[5]张剑.关于我国民间信仰问题的理论政策思考[J].中国宗教,2007,( 7)

[6]张鸿石.论传统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J].学术交流,2003,( 3)

[7]张来卡.浅论如何引导和发展茂名特色的年例文化.南方论刊.2 0 0 7


孔延莉编辑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