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针对舞蹈学专业民间舞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程玉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6-12-27 09:08:25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针对舞蹈学专业民间舞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思考与探索

程玉(云南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舞蹈学方向,即专向培养未来教育教学领域人才的专业学科。因相对来说,就业前景较好,是目前众多大学里都会开设的专业方向。但针对舞蹈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教师,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去教我们的学生,教给他们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才算是舞蹈学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力素质呢?通过几年的课堂教学摸索与体会,我有一些思考可以在此与大家分享与探讨,希望可以对今后舞蹈学方向的民间舞课程提供一些新的想法与措施。

关键字:舞蹈学;培养目标;方式方法

学校里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轨,这是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我们往往将组合的多少,学生完成组合的质量以及风格性,视为我们检测教学质量的标准,这样是并不完整的,也是不客观的。学生到毕业时最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舞蹈学——跳,跳不过表演;编,编不过编导!”可以看出,这就是舞蹈学现状的最真实写照。舞蹈学的教学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与检验标准,这样才能区别于其他专业。从客观的教学大纲设置,到主观的,占课堂主导地位的我们的每一位主课老师,都应换位思考。学生到底还需要什么;希望从课堂中还能学到什么;在学校期间我们还能为他们提供些什么帮助……带着这样的疑问去教学,去实现我们的“传道、授业、解惑”,才能为他们今后的社会实践顺利进行而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他们顺利地融入到这个社会。

一、教学设置,应全面的为学生的“教育者”身份而提供多方面课程补充

从大的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来说,我们的课程是有所欠缺的。教学本应是环环相扣的,因为少了某些环节的设置,所以导致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就无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教与学;学与教”本身就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必须每个环节都经历了,感受了,消化了,思考了,才能转化为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才能带着疑问地去学习,探索新的知识,这样才培养出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而这正式舞蹈学专业学生应当所具备的,也是他们学习的目标。所以可以考虑增加以下内容,以便帮助学生培养及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理论,包括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教学的方式方法。

教学法的渗入是舞蹈学方向课程设置的一大特点,教学法不光是书本上的,文字的东西,还应要增加一些额外的知识内容来补充其构成。将实践转化为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得以使教学法本身起到真正的“教——学”作用。自从教学改革后,我们对这个专业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与认识。随之而来的,实际是每一位授课教师对授课方式的一种调整,以适应这个学科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那么,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就是:(1)学生对教材不能全面熟习,导致在模拟教学中不能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内容。(2)解读能力差,导致她们的表述能力达不到言简意赅,重点明确。(3)运用,扩展能力不足,导致对动作本身的提取到再发展遇到了断层。这些实际还是以往教学模式所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我想我们的课程安排可以做一些变通以应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首先,教学法进入的时间可以由某一学期的专业理论课而逐渐渗透至每个学期的民间舞课程中,从理论到实际操作,从不同的民族入手,这样学生才能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得以透彻掌握。其次,从多方面补充教学法理论大于实践的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实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标。

1.辅助内容一 教材的熟习与组合解读

对已在录的民间舞教材内容要做详细的了解,包括每个民族有哪些类别的组合,训练的重点是什么及排列关系的意义。同时,通过对每个组合的文字描述,运用形象思维,将语言的表述转化为肢体的再现。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教材,了解教材编排的目的与意义。同时通过解读文字,再现组合的过程,让学生养成习惯,头脑中一定要有清晰的讲解脉络这样才知道该如何用语言去讲解表述一个动作,如何去说清动作的线路与过程,以及重点与难点。

2.辅助内容二 拟写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我们授课的依据和指导,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水平,程度,提供给他们相应难易度的内容,也是适合他们的内容,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我们的教学内容。它不是生硬的规定我们要去教什么,教多少;而是给我们这整学期的授课进程一个合理的安排和指导。有些毕业生就曾反馈回来:在应征某一岗位笔试的时候,让他们写一份教学计划,而他们连一定的教学内容都凑不齐,又谈何去计划。这就是我们教学法中的一个不足之处,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应当将它纳入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来。当然,拟写教学计划并不光是指导学生如何去写这个计划大纲,还要求学生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能因人制宜,首先选择适合的组合与组合量;其次从每次课到每周课,要明确自己的推课进度与进程,不拖不疾,这样才能保障授课的质量;最后,注意教学计划的纵横脉络。

3.辅助内容三 动作分析

动作分析这一环节的开设前提是,学生已经熟习了他们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教材,只有了解了动作本身,认清了动的路径、发力点以及本身风格点的特性,才能去拆“分”,去研“析”,从而达到动作本身,在不丢掉风格特色的前提下的扩展与升华。它能让我们认清动作的本质,也能帮助学生依托“动作”本身的特点而发展延伸出更多的“动作”。

4.辅助内容四 组合编创

组合编创是教学法中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验教师是否“能教、会教”的一门创造性课程。如今的社会,网络传播十分便利,不管在哪里,只要是你想了解的,在网上都能找到你要的资料。而我们并不是“搬运工”,不是把大纲里现成的组合教给学生就行了。如果那样,学生在网上就能看到的组合又何必再到学校里来学习。学生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无从入手,不知道该教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教,面对问题看不出究其根源所在,更谈不上该如何解决。我们的组合编创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所开设的。该部分内容就是要将“教”这个过程明确地剖析出来,通过文字记录再转述给学生,一定要有阶段性,目的性和目标性。直白地说就是从哪开始;经过哪;到哪里去,其间会有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已达到更好的效果。带入到我们的课堂里,我们所要呈现出的就是我们教学的一个层次性及操作手法。这个内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学生带着对已学内容的消化与反思,换位思考,如果我是“老师”,我该怎么去教,教些什么,遇到问题该怎么解决。通过实际操作,解决他们“学,学不到点子上;教,教不到点子上问题。

二、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与方式方法

自从明确了舞蹈学人才培养目标后,最深切的体会就是,我们的教学方式和以往真的要有所改变。这个改变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课程设置外,最需要改变的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意识。古语说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的天性就是从模仿开始,老师是怎样去讲课的,讲些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方法,这些实际都被学生潜移默化地印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所以,教师要把从前只是死板的教组合,转变为一种引导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去思考,通过思考再去学习他们需要的内容,最终运用在实践中,得以顺利完成教学。那么,教师该如何引导呢,以下列出了几个方法:

1.表述要准确

这里的“表述准确”是广义的,它包括了你上课说话的习惯用语;形容词的描述;概念名词的表述;到讲课顺序等的准确表述。

1)用词要准确。最简单的例子,在授课时,遇到要描述方位性词语的时候,一定要准确用词,例如“教室的几方位”、“自己的几方位”,不能说“你的左边,或你的后面等这些含糊性的词语,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讲课时就要先以身作则,再去要求我们的学生。其次,在形容某一个动作时,所用的形容词也要准确。例如,当我们形容东北秧歌基本体态时,该如何说明腰背的感觉呢?用“拎”就比用“提”要准确生动。“提”是一个片面的,而“拎”缩小了范围,让这个动作能找到更具体的用力点。这些词语的准确表述都是对教学有很大帮助的,在我们平时的授课中,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分析并更好的运用我们的言语,做好榜样,并要求学生以之效仿。

2)动作名称要尽可能准确。在已有的民间舞教材中,大多数动作都有了明确的称位。我们讲课是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比如讲傣族的手位时,不能只说这个手位是摆着哪里的,怎么摆,而是应该先告诉学生“我们现在进行‘几位手’的学习”,让学生先明确动作叫什么名字,然后再告诉他们后面的相对应的内容。针对教学中所需的,特别是针对舞蹈学专业方向,我们的教学就要落到这些细小的点上。让他们尽可能详尽地掌握这些基础内容,才能为他们今后的教学垫定扎实的基础。

3)讲课条理要清楚。要想讲好课,一定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注意条理性,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能帮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和教学思路的。先讲什么,再讲什么;先要求什么,再要求什么,这关系到教课的成效。比如,我们在讲朝鲜族的呼吸时,不能一上来就让学生跟着老师开始练习呼吸,这样学生会很难进去到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方法里去,应该第一步,先让学生感受到丹田在哪,如何丹田发力;第二步,再让学生体会朝鲜族呼吸的运动路线,从丹田到脊椎,到胸椎,再到后勃颈,最后到后脑顶,然后原路返回;第三步,再让学生将第一和第二步骤合并运用起来,用自己的气息感受流动过的每个阶段;第四步,最后再强调其节凑特点“前慢后快”及外循环特点“前压后提,前拉后缀”(以上是本人从自己的教学中提炼出来的一些词语概述,会有些生硬,今后会注意修饰的更为恰当)。通过类似于这样的拆分,再整合;有一定的层次性,并逐层推进难度,让学生就能清晰明了的了解到每一个教学步骤,也可以按老师的引导完成每一步骤的训练重点,最后达到熟练掌握,教学过程脉络清晰的要求。

2.递进增加法。这个方法也是教师授课的一种层次性的体现,但不同于前面逐一分层讲解的是,老师可以先让学生比划出这个动作的大致模样,然后一点点提出新的要求,最后完善整个动作,让学生明确这个动作的教学层次,也记住的它的特点与训练重点。例如,我们在教授花鼓灯双护胸上下动律时,可以让学生手持扇、巾摆出双护胸的位置并像东北秧歌上下动率般先摆动上身;然后返回来,再对动作逐一提出要求。首先提出我们的第一个要求,两个动作实际是不一样的,花鼓灯和东北秧歌上身的发力点是不同的,花鼓灯应该在肋巴骨的位置,而东北秧歌则是在腰间。这时让学生去体会哪里是肋骨,而腰又是在哪,完成我们第一个教学的要求;其次告诉他们重拍在哪一下,以及点与线的关系。同样,让学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完成第二个教学要求;最后,再补充说明,扇子不能随着动律而左右摆动。这时,让学生再延续第一、二的要求,同时加上第三个要求,将动作完整的体现出来。这样,整个动作的教学层次既分明,学生又能清晰地记住每一个阶段的教学步骤及要求要领。

3.感受先行法。这种教学法是在学生已经习惯将教学法内容带到课堂中,并能与老师相配合的情况下而进行的一种尝试创新。以往都是老师在讲,学生负责“听、学、记,这何尝不还是一种被动的教学?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给他们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这就是感受先行法。所谓感受先行,就是让学生先去自己亲身感受,体会动作,这是第一步;然后再要求他们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动作,例如这个动作是走什么样的线路,体态是如何构成的等等(这时老师要适可的给予一些评定,描述是否准确等);最后,由学生概括动作的要点,例如发力点,重拍等等(这时如有不准确或不够完善的地方,老师再给予更正补充。注意,最后一定要从头至尾的帮学生再准确的梳理一次他们所概括出的这些特点)。通过这个方法,实际让他们能更主观的去认识动作,并记住动作,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4.对比辨别发。这个方法实际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训练重点就是学生的“眼力”。选出一组人,可以是一对一错的两个人,也可以是有多个不同的错误点的多个人。让他们做动作,然后其他的学生看,指出谁对谁错,错在哪;或他们分别错在哪,对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此方法也是调动课堂气氛以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可以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辨别对错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能力。

5.模拟教学实践法。这是对我们所有教学内容的最直接的检测方法。所有的教学都是为了这个目标的顺利完成而进行。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就某一个内容,进行组内的教学与点评。就此看出你会不会讲;会不会教;能不能看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及有没有方法去更好的教。多让学生进行此类训练,我们可以观察出学生对哪方面知识的领会还有不足,从而针对性加深他们的认识;学生也会发现他们自身还有哪里不清楚的,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的,这样也就激发了他们对知识汲取的一种渴望。这样既刺激了我们的教学也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的,有了反馈才能够更好地去完善;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才有了新的动力与目标去更好地学习。

我们的教学要顺应这个时代需求的变化而改变教学的思路与方式方法。“教”已不单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应是一种技能与应用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简单的话语但也道出了我们现在教学应有的目标与宗旨。只有朝这个方向发展,舞蹈学今后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是理论与实践;技能与操作的全面人才,这才是舞蹈学专业学科建立的意义所在。这条路还很长,还有许多地方值得大家思考与探讨,希望在我们大家的努力下,舞蹈学专业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