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1 军事外宣的特点及翻译途径 陈桂军 王宇飞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5-18 08:54:18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本课题由信阳师范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号:2015KYJJ21

军事外宣的特点及翻译途径

陈桂军 王宇飞(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军队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和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角色的增多,中国军队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围绕军事外宣的“政治性”、“军事性”和“保密性”特点,探讨了新时期如何搞好军事外宣翻译,以更好的传播我军“正能量”。

关键词:军事外宣;翻译策略

军事外宣服务于国家战略利益,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国际舆论斗争的重要载体,军事外宣已经成为实现政治外交军事斗争的重要手段,直接影响国家外交和战略大局。军事外宣翻译作为军事外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外宣效果,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中译外,即将中国军队有关的外宣材料翻译为外语。由于军事外宣翻译的政治性、军事性和保密性,使得军事外宣翻译比文学翻译和其他科技翻译有着更高的难度和挑战性。

一、军事外宣翻译的政治特色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党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力量,是中国人民享受和平生活的重要保证。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使得军事外宣成为一种国家战略,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1.军事外宣主体的国家性。由于军队的特殊属性,使其本身具有国家属性,军队的形象代表着国家软实力和国力。军事活动的开展往往与国家战略或战术设计息息相关,这注定军事外宣活动的主体不可能是个人。据了解,国防部网站、新华社解放军报社,以及各军事单位政治部门负责国家和本单位的外宣工作,而每篇报道发出之前,都会经过政治机关的政治审查,正是这样,才保证了我军对外宣传的正确方向。

2.军事外宣材料的正式性。军事外宣一般包括国情军情介绍、武器装备介绍、技术通告、声明文件,联演联训、国际维和行动等,既有纯文本材料,也有军事行动,这些材料往往是经过反复推敲后形成的,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和正式性。军事外宣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媒体传播或行动等正式形式展示宣传我军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做法,树立我军“威武之师”、“和平之师”的国际形象,消除西方国家对我军和平发展的“误解”,减少“中国威胁论”在世界的蔓延。

3.军事外宣翻译的政治性。由于军事外宣的政治性,决定了其翻译的政治性。要求翻译具有敏感的政治意识和很强的大局意识,避免使用有争议或有损军队形象的词汇,同时要字斟句酌,认真理解原文所蕴含的政治态度和倾向,坚决不能犯政治错误。

二、 军事外宣翻译的军事特色

军事外宣,顾名思义,是以军队的名义向其他国家讲解说明中国军队情况,引导舆论朝向有利于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发展,到达威慑对手、影响对方心理的目的。军事外宣翻译与其他类型翻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原文文本的军事特色。

1.特殊的军事语言。经过89年的建设和传承,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武装力量。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军事用语,比如“枪杆子里出政权”、“一体化联合作战”、“战斗力生成模式”、“低姿匍匐”等,不懂得这些特色鲜明的军事英语,就无法翻译出其蕴含的军事信息。中央军委批示新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1997年版)收录了29类,近 6562条军语,为广大翻译工作者翻译军事术语提供了参考。

2.特殊的军事文化。军队的保密性,使得外界很少真正对中国军队进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其特殊的军事文化。“长征精神”、“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耐得住严寒酷暑,耐得住寂寞乏味”、争夺“金头盔”等许多军队特有的文化,使得从事外宣工作的翻译工作者在翻译时捉襟见肘。著名政治文献翻译家程镇球先生曾说过,若想翻译好一篇文章,必须先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好的军事外宣翻译必须懂得跨军事文化交际。

3.特殊的表达方式。军事外宣翻译面临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军语的特殊表达形式,比如在阅兵时,首长检阅部队,往往会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受检阅部队则会高声齐呼“首长好!为人民服务!”,短短的一个对话,却难倒了很多翻译工作者。军事用语在表达过程中往往倾向于使用短句,通过提高声调来增强气势,唤起注意。这些中国特色的军事表达,在英语中往往没有对应的表达,成为军事外宣翻译的重难点问题。

三、 军事外宣翻译的保密性

理论上来说,要给国外受众宣传的东西一般不涉密,但这绝不是说可以任意宣传,无底线的向外界透露我军的一切。近年来,虽然我军对外已经越来越透明,但这也是在保密的前提下进行的。军事外宣翻译的底线也是保守秘密。

1.采编一体的外宣模式,要求翻译必须树立保密意识。据了解,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员编制和经费限制,国内大部分军事外宣单位都实行编译合一的采稿模式,新闻采编人员既负责稿件的撰写,又负责翻译以及后期校对,有的还负责发布。在稿件选择方面,翻译有事具有很大的定夺权利和自由空间,因此需要有强烈的保密意识和大局意识,决不可由于疏忽犯政治错误,把仅内部掌握的信息,在翻译时自行脱密处理,进而造成失泄密。

2.对外宣传的内外有别,要求翻译必须遵守保密规定。军事宣传的目的是树立我军良好形象,营造利于我军事发展的国际环境。军事信息的敏感性决定了军事外宣的敏感性,为了保证外宣安全,提高对外宣传效果,军委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规定,明确了军事外宣的原则和方法,强调军事外宣要“内外有别”,有区别的进行对外宣传,遵守保密规定,慎重对待媒体采访。对军事外宣翻译来说也不例外,在接触到敏感材料时,外宣要比内宣敏感的多,如果发生失泄密,将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国际影响。

3.日益复杂的网络舆情,要求翻译必须守住安全底线。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变得越来越大众化,网路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敌我网络空间的隐蔽斗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进行军事外宣材料翻译时,译者首先要确保原文本不涉密或者确定可以进行对外宣传,如遇到敏感材料,一定要报告上级部门,进行脱密处理,或者不译。

四、军事外宣翻译的一般途径

直译(Literial Translation)。直译就是要按照译文语言的语法规则,翻译出原文的字面意思,译文仍保持原文的问题风格和文化特征,以再现原文的措辞。军事外宣翻译直译是将中文军事外宣材料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为目的语,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包括结构、用词、修辞手法等。这是军事外宣翻译常用的手法和技巧。比如

“金头盔”译为“Golden Helmet

“中国大型运输机的研发工作正在按计划向前推进”译为“China’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 transport aircraft is going forward as planned

“空军常年保持高度戒备,严密监视空中动态”译为“China’s air force has been on high alert for years and has tightened surveillance of territorial airspace

——《中国军队CHINA ARMED FORCES2013年第1

意译(liberal translation)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从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当前军事外宣翻译中长难句和有文化负载词的译法大多采用的是形式,有助于外国受众更好的理解中国军队。比如:

44间板房筑起安全屏障”译为“Chinese Hospital Provides Safety Zone in Mali”(《中国军队CHINA ARMED FORCES2016年第2期),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维和部队在马里为受伤群众开展医疗服务的报道,文中的“44间”、“板房”等都没有翻译出来,反而增添了“Chinese Hospital”、“Mali”等,把原文想要表达的意识完全表达出来了。

“早春时节,天山南北依然冰雪覆盖、天寒地冻、狂风肆虐。西部战区空军新体制下的航空兵实兵对抗训练在天山脚下拉开序幕。”译为“Tianshan Mountain was still covered in snow in early spring, when a live-fire combat drill involving aviation personal opened at its base.”译者采取了意译的方法将天山的“冰雪覆盖、天寒地冻、狂风肆虐”环境用“covered in snow”表达出来,传递了冰雪、寒冷的意思,达到了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北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3]韩子满.论军事文献中专有名词的翻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02).

作者简介:

陈桂军(1988--)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翻译,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