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浅谈南丰傩面具的概况与艺术形态 徐谌榕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05-18 09:00:11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浅谈南丰傩面具的概况与艺术形态

徐谌榕(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507

摘 要:傩文化是中国原始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南丰地区的傩文化不仅具有汉族的原生态特征,也可以言以为是中国汉民族的唯一所属。而傩面具是傩文化的象征,故本文以江西南丰地区的傩面具为研究对象,从傩面具的分类和审美内涵上分析其艺术形态,并结合其他地区的傩面具进行比较,探讨分析南丰地区的傩文化是如何呈现出汉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关键词:江西南丰;傩面具;艺术形态;汉族文化

“傩”,音挪。《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旧时迎神赛会,在腊月举行的一种驱逐疫鬼的活动。”[1]故傩是一种为人祈福纳吉、驱邪避疫的宗教祭祀活动,暗示着先民对自然、鬼神的敬畏。早在先秦时期,古人会在特定节气举行傩仪表演,仪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表演者戴着黄金四目的方相氏面具,驱鬼逐疫。由此可见,傩面具在祭祀活动中是连接人和神之间的纽带,舞者带上面具是神,活动之后存放于傩神庙中还是神灵,不可亵渎。

一、南丰傩的起源与傩面具的发展现状

江西傩文化源远流长,分布全省广泛。且关于其独特性,万建中先生在《江西民俗文化论述》中给予了一定的肯定:“赣傩文化远播中原后,又掺入了儒家的礼仪,成为富有中原特色的傩仪,故而谓:即周礼,复志鲁范。”[2]赣傩在加入了儒家礼仪后,变得极具中原特色,成为中原傩文化的源头。同时,江西省抚州市南丰县石邮村的古傩因其粗犷美和野性美而保留了汉族原生态文化原汁原味的特点,享有“最后的汉族”的美誉。

石邮古傩是南丰傩的典型代表。石邮村,位于南丰县西约十二公里,是个拥有八百余年历史,以吴姓家族为主的文化古村,村中建有傩神庙。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是古老的傩祭仪式,称“跳傩”。仪式中的搜傩是整个傩祭中最为重要和精彩的部分:即凭借神之神力,驱除避疫,给村民送去来年的五谷丰登。石邮傩班仅限在吴姓村落表演,因为封闭的族群理念导致村中傩班代代口传身授,傩祭活动没有受到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也是石邮村能保留原生态汉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它所具有的原生态特点是无可比拟的。

南丰傩面具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千年民间艺术,它带给我们不仅有物质上,更多是精神上的财富。但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许多传统古老的文化受到严峻的挑战和冲击,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摒弃这种古老而守旧的技艺,选择进城务工。另一方面,现存的大多民间艺人制作傩面具的方式仍是因循守旧不求革新。而当地政府也没有对从事傩文化产业的人群进行资源整合,他们仍以个人为单位,处于非常原始和粗放的状态,缺乏组织和宣传。除此之外,当地还有一批年轻人对傩缺乏正确的理解,认为它是封建迷信的代表,显得非常排斥。这样不仅阻碍了人们对傩面具艺术的广泛认知,同时也影响了傩面具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二、南丰傩面具的分类与审美内涵

傩面具不是普通的工艺品,它们是种象征,承载着人、神、鬼的灵魂,是神袛的载体。南丰地区的傩面具制作凝聚了历代民间艺人对神灵崇拜、鬼怪仇恨的一种情感,其角色众多,千容百面。据形象特征分类,大致可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正神类。这类面具面部表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性格特征正直友善,所以使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他们的端庄与优雅。南丰傩面具中傩公傩婆(图1)是正神类的典范。第二种是凶神类。表情狰狞凶悍、肃穆威严,在傩祭活动中主要承担着镇妖逐鬼、驱疫逐邪的职责,采用夸张手法,表现出头长犄角、横眉竖眼、眼珠凸鼓、口吐獠牙,把凶神恶煞的精神气质展露无遗。南丰傩面具中的开山(图2)、钟馗和判官是凶神类的代表。第三种是世俗人物类。表现手法基本写实,少有夸张和装饰。分正面和丑角两种人物,形象贴近生活原型,没有受神气和鬼气的影响。正面人物如关公(图3A),五官端正,眉目清秀;丑角人物如猪八戒(图3B),翘嘴皱鼻,幽默滑稽,为傩戏的表演增添几分喜剧色彩。

傩面具的造型是根据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把线形色相结合,大胆运用夸张变形与写实并重,将人五官表达情绪的功能充分凸显,极大的丰富了傩面具的表现力。制作上采用“一面三巴掌” [3]的方法,先脸后盔;用“三停五眼”的肖像法确定五官位置。初坯定形后,根据角色性格进行不同的精雕细刻,如火眉、暴目、蒜头鼻等,这些意态自然,怪异而狰狞的表情,为傩面具增添了一份古朴而诡异的艺术效果,同时也神化了面具。中国古代美学的思想是“神似”高于“形似”,写形其实是为传神服务。所以,无论是竖眉立眼的英勇武将,还是青面獠牙的妖魔鬼怪,这些根据中国哲学观和美学观的程式化所产生的面具,在众人看来都把人物的善恶美丑刻画得惟妙惟肖。程式化特点即是符号化,正如苏珊·朗格说的:“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4]这么说来,艺术其实是一种创造,是通过符号的形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并且传达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傩面具看似写实其实却是具象的无限变化与再现。正如前文所分的凶神类面具,运用夸张的手法是对现实对象的不断再现与变化,也比写实的造型形象刻画得更加传神和感人。

三、南丰傩面具与西南地区傩面具的比较

说起傩面具,众人多会想起西南地区。社会上有学者指出贵州的傩是中国傩代表,但无论从历史、造型和其远古性,南丰傩才是中国傩的源流。前文也有提及学者万建中先生的看法,认为赣傩才是中原傩文化的源头。如此看来,贵州的傩是建立在南丰傩的基础上,融入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演变而成,它与南丰傩在面具形态上还是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

 

南丰傩面具

西南地区(以贵州为例)傩面具

图片

南丰傩面具

 

 

 

 

傩公傩婆开山雷公

贵州傩戏

 

 

 

 

傩母傩公开山雷震子

寓意

分正神、凶神和世俗造型类。

  正神:是正直善良、慈祥温和的神袛。

  凶面:对比强烈、夸张诡异,整个面目狰狞可畏。

  世俗人物:分正神和丑角两类,基本偏向生活原型,角色不多。

分正神、凶神和世俗造型类。

①,②正、凶神造型与南丰地区相类似。

③但在世俗人物中角色很多,而且正神和丑角两类造型的装饰手法丰富,与生活原型相差较大,丑角采用的多是局部夸张的手法。

造型

  造型:有夸张有写实,但以人物角色的性格来取决。

  装饰细节:有源自古代图腾的装饰纹样,多用线条来表现,有旋涡纹、锯齿纹和太极纹等。

  造型:夸张为主,写实为辅,且夸张多是局部。

  装饰细节:有蝴蝶、老虎和莲花等纹样的动物和植物崇拜;有耳翅的细节装饰。

表现

  选材:使用樟木为主,杨木为辅,近几年为了营造不同的质感效果,增加了红豆杉的使用。

  色彩:有原色、单色和彩色的区分。在彩色的使用上以五行色彩配合人物的不同角色,强调用色彩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身份。

  雕刻方式:雕刻方式单一,线条粗犷奔放。

  选材:由于地域的关系,选用当地的材料。有木、铜等等。

  色彩:绚丽多彩。用重彩和淡彩的配色原则区分人物个性。贵州少数民族种类繁多,颜色使用比南丰色彩斑斓,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但无宗教特点。

  雕刻方式:运用高浮雕、浅浮雕、透雕三种方法,面部轮廓有棱有角,复杂且精美。

综上图表,南丰傩面具虽与我国其他民族(以贵州为代表的西南地区为例)的傩面具有近似之处,但总体而言,仍呈现出鲜明特点:南丰傩面具原始粗犷,表现出汉族原生态。而贵州傩面具融入少数民族特点显得更加华丽精美。南丰傩面具呈现非常强烈的审美情感,它用物化的原生态形式承载着精神和艺术。一方面是生命内在的精神,是一个民族的信仰,体现了无数冼身于黄尘之中的庶民们对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命运的原始认识,这种认识是对自然、对生命起源的最初理解;另一方面以民间艺术的形式构成普通百姓祈福消灾的重要手段。百姓举行傩事活动是为了试图解决人类的现实需求与阻碍这种需求能够得以实现的两者之间的矛盾,傩面具在这矛盾中充当着一种运载工具,即把人的灵魂运送到另外一个世界或是从另外一个世界迎来神灵,它的存在向人们传达出人神相通的理想境界。同时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精神内涵迎合着大众的现实生活和心理需求,具有功利性。它的狰狞之美、庄严之美、诙谐之美以及凶猛之美是人类内心世界的一个象征,它是集雕刻、绘画、造型、工艺和装饰综合于一体的美,表现出东方审美的情趣和意蕴。

四、结语

面具是民众的艺术,它承载着大众从善求真的审美情感,是对原始生命力量的追求和释放,它以自身的魅力成为傩文化精神的具体表现,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南丰,百姓们用这些强烈夸张的表情和富有意义的装饰纹样,展现出一个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世界,当然也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强烈渴求。石邮古傩从古代一个属国家宗法性的驱鬼仪式,演变成今天作为最后的汉族,代表着民间宗教禳除祈福、娱神娱人的冲傩还愿仪式,其中的傩面具一直以古朴粗犷的装饰风格传达着人们驱邪逐疫、除灾纳吉、繁衍子孙的生命意愿。

 

1傩公傩婆             2开山      3A关公      3B猪八戒

(来源:互联网)      (来源:实地拍摄)     (来源:实地拍摄)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2001年,第940

[2]万建中载余悦:《江西民俗文化论述》,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第271

[3]曾志巩:《江西南丰傩文化》,中国戏曲出版社,2005年,第181

[4] ()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51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