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应对 付前勇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3 16:17:47 作者:付前勇 来源: 文字大小:[][][]

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及其应对

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50)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与引导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从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正、负面效应出发,分析了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并重点探讨了在当前网络环境下,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主要措施与途径。

关键词:网络网络舆情高校学生工作

作为主要传媒工具,相较于其它形式,网络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海量性、开放性、强时效性、交互性等显著特征。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充满活力,是思想较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对社会热点以及各类各式信息都有强烈的兴趣和需求,且对于信息有着较高的敏感度和灵敏度,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需求与网络信息传播特征恰恰相吻合,这也就使得网络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及生活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由于网络信息传播所具备的及时、能够平等广泛参与交流互动等特点,相较于其它信息获取方式,更多的大学生将网络成为获取社会热点信息、表达诉求、发表评论、表达观点、监督社会风气的重要途径,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以及监督权。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对网络舆情力量的重视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断增强掌握和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 是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全新课题和考验。

一、网络舆情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效应

1.网络舆情产生的正面效应

1)网络舆情可以使真实的民意得到充分的发泄,网民可以通过网络论坛这类虚拟性的生存空间里充分表达真实想法,从而使得网络舆情可以成为相关部门的决策工具。

2)舆论领袖可以缓释掉过激性的言论,缓解社会矛盾。当由一些热点事件或国内外重大事件以及其他社会突发事件等引发的当评论类信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就会形成网络舆论。网络舆论的制造主体一般是由网络上的活跃分子群体或者与舆论客体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组成。这些舆论领袖见解深刻,分析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具有感染力的文字来影响到网民的看法。所以,通过他们来引导正确、理性的言论进而消解掉负面的影响,具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2.网络舆情产生的负面效应

1)网络暴力是网络舆情产生的主要负面效应之一。网络舆论空间的开放性,网民身份比较隐秘,而且缺乏规则的约束与有效的监控,有的人在遇到困难与挫折的时候,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进而把网络这个虚拟空间当做负面情绪的宣泄场所,对一些客观事件提出和散布不负责任、虚假的、以及具有很强的自我意识的偏激看法。

2)舆论领袖的消极作用可以导致舆论传播的爆发性。舆论领袖是把运用网络把事件放大最好载体,会引发相当数量或相当规模的网上发帖参与讨论和相当数量的浏览者, 在反复地转帖和跟帖中逐渐形成主导性意见,从而形成舆论。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1.网络舆情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高校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的直接体现,通过互联网,大学生思想的激进程度,对现实的批判、排斥程度,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学生思想的特点、变化、个人的需求以及价值观都会通过网络舆论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构成了一份学生思想状态的晴雨表。网络舆情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2.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首先,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网络空间的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暴力信息等丑恶内容甄别能力有限。网络中某些不良信息在校园舆论中爆发后,易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这种不满极易通过校园舆论发散开来,导致学生采取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其次,在互联网上不同国家的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冲突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的渗透, 同样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稳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和挑战。

三、高校应对网络舆情的措施

1.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注重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与研判。成立校、院、班三级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机制, 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网络信息管理、突发事件上报制度,及时跟踪网络舆情,整理归纳网络信息和动向,发现潜在的或者苗头性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给相关部门。

2.设立网络监督员, 主要是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发布权威信息, 阐释社会热点, 分析新闻事件, 及时为学生释疑解惑, 澄清事实。有意识的培养一些舆论领袖。主要任务是通过主动发帖、积极跟帖等方式,在网上发布主流思想,对网上出现的过激言论、消极思想进行引导,牢牢掌握网上舆论的引导权。

3.校园网站内容要及时更新,要建立透明公平公正的信息推行机制。相关学生事务校园网站既要重视形式,也要重内容,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方便学生获取信息为出发点,坚持快速全面地更新发布相关信息,提高服务能力。

四、结语

网络是个复杂的空间与环境,网络舆情的发展是要从好与坏两个方面来看待,它在有力的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良因素。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在价值观、道德标准方面尚处于形成时期,其思想观念尚不成熟,较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作为从事学生事务工作的高校老师,要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敏感性,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同时也要提高应对和处理网络舆情的能力,积极的实施引导,使网络舆情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朝着有利用大学生健康的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学校发展以及社会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燕.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市场,2011

[2]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

[3]杨家宁.网络舆情的反思与应对[J].中州学报,2011

作者简介:

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


作者简介: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副教授作者简介: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副教授。作者简介: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副教授。作者简介: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副教授。作者简介: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副教授。作者简介: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副教授。作者简介:付前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副教授。窗体底端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孔延莉   QQ 511860427     693891972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