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策略构思 孙晓荣 何德肆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3 17:24:04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策略构思

 孙晓荣 何德肆(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7)

摘 要:通过对我国养老模式的梳理,提出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以经济来源为支撑,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生活护理需求、劳动与精神生活需求等各方面需求的综合体,构建我国生态农场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政策与实践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场;养老;构思

一、问题的提出

“老有所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程度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国外学者认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选择不仅受制度理论、社会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因素制约外,还受文化习俗、社会伦理、价值观念,特别是国家政治理念及政策价值取向的影响。他们普遍认为,现代工业社会,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保障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政府要负一定的责任,并且要有一定的资金比例投入。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人口占比较大、经济结构制约、制度运行条件限制、政策力度的不强及制度施行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非常有限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制度性的缺陷。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从2000年开始步入老龄社会。在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属于未富先老。老年人口农村占比近70%,因而呈现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现象,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重点在农村。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覆盖,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多渠道探索合适的养老模式是势在必行的。它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保证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今后养老政策制定提供新思路,丰富我国养老保障问题的研究成果。

二、有关学者关于养老模式的梳理

我国许多学者立足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更多适合我国发展的养老模式。比如穆光宗(2000)从文化的角度认为养老模式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模式并且具有可持续性。陈赛权(2002)认为当前未能在农村养老模式概念上达成一致意见。宋健(2001)提出所有概念归为“养老体系”、“养老模式”和“养老方式”三类。宋健(2006)从历史文化的角度认为养老模式是从古至今沿用,流传并通过种种途径固定下来的养老样板,是事物的标准样式。公维才(2007)认为“养老模式是指由谁提供养老支持,即由谁负责养老的经济责任”。陈建兰(2012)从城市的特征出发定义了城市养老模式,认为养老模式是为城市养老中核心的、相对稳定的、区别于农村养老的特来研宄较少。郭文娟(2013)认为未来养老保障基本围绕家庭养老为主体、社区居家为依托展开,而社会化养老是必然趋势。比如丁方等(2014)从养老的内容出发,定义养老模式是指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满足老龄人口各方面需求的典型的生活方式,主要指满足老年人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三个方面需求的生活方式。薛苗(2015)认为,养老模式应当是一整套的模式建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代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合力,甚至可以说养老模式代表着我国解决养老问题的战略思维。周娟(2016)认为养老模式需求是地方政府自我实现、社会自我创新、中央倡导支持等综合驱动的结果。孙红远(2017)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顺应了我国社会发展趋势,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也弘扬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张文东,班晓娜(2017)认为我国现有的老年人医疗养老保健主要有“医养融合”、“中心辐射”及“养老产业城”三类模式,这三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老年人对医养保健模式认识不足、医养保健模式发展滞后的困境。笔者认为合适的养老模式应是从老年人需求出发,以经济来源为支撑,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消费需求、生活护理需求、劳动需求、精神生活需求等各方面需求的综合体,这种模式的执行可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方式与方法。

三、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策略构思

1.生态农场的概述

生态农场是指以生态学的理论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新型的农业生产基地。生态农场的关键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品,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实现生产全面协调发展。生态农场的产品选择以整合农场内的生态环境为原则,以实现人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自然环境等的有机结合为目标。生态农场的所有形式可采用家庭所有、公司所有、集体所有、合作社或几种形式的联合所有,具体要根据区域情况相机决策。生态农场的规模可以从数亩到成百上千公顷不等。

2.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成因

1)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消费需求

生态农场是生产的单位也是环境净化和保护的单位。所在区域生态环境要优于城市密集地区。相对人口密集区较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诣统一,在生态农场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享受到美丽的自然景观。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雾霾与空气污染的加剧,都市空间生活紧张和压力增大等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为舒缓城市生活的快节奏转而崇尚田园生活。同样老年人因自身机理的影响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会更高。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环境,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相对空阔的居住场所,是老年人养老的合适场所。因此生态农场完全具备老年人从气候、食品、居住条件3个方面的消费需求,是值得推崇的养老模式。

2)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生活护理需求

老年人的生活护理需求是为了让老人更加健康地生活。可从增强老人的自理能力,延缓老人病情恶化、提高老人生活质量、做好老人临终关怀等方面开展。生态农场式养老可依据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及最新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划分标准(60-75岁为年轻老人,75-90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进行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老年人生活护理需求目标。如一些身体素质条件好的年轻老人依据自身意愿可选择生活自理、适当农事活动或照顾其他老人,这样有利于老年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自信。规模大的生态农场可成立专门的医护部门。中小型生态农场采取聘任医务护理人员,遇到重大急病可就近入院治疗,当前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交通也较便利,要实现就近入院治疗比较便利。

3)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劳动与精神生活需求

生态农场因其固有特性,可提供大量的劳动机会,如给动物投食,耕种、适量采摘、看顾、插花、操控系统按纽的控制等各项农事活动。在祥和环境下的适度劳动既能满足老年人的劳动需求还能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如果在生态农场开展休闲农业吸引消费者更有利于老年人与年轻人群的接触,对老年人的寂寞情怀有所填补。

四、建构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的建议

1.生态农场的选址及规模的确定

生态农场最好选择自然资源条件丰富、交通方便、城乡结合的平原地区,或人口密集程度较大的农村发达地区。前期要做好整体规划且一定要进行项目的有效性评估。规模以中大型为主,至少在80亩以上,太小达不到经济要求。

2.生态农场劳动力需求确定

生态农场的劳动力需求坚持专、兼结合的形式,就近招聘农村闲散劳动力和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在生态农场养老又从事劳动的老人应建立有偿劳动报酬机制,这既能补充生态农场劳动力的需求也能缓解养老资金的不足,更有利于吸引农村老人通过有偿服务健康养老的目标。

3.生态农场养老基础设施的配备

生态农场应按要求配备好老年人养老基础设施。老年人的住房宜采用古朴式民房建筑(一层),室内应做好采光通风及保暖措施,建议用地暖可减少空调噪音的干扰。因生态农场面积较大,建议配备相应的老年人代步工具。其他医疗保障及休闲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4.寻求政府支持

生态农场因占地广,前期投入大,初期见效不明显的特点。单一资金来源很难形成可持续规模效应。建议政府在用地审批、资金投入、税收政策、政府补贴等各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发展生态农场养老模式。为发展经济,维护生态环境,减缓养老压力作出更大贡献。

五、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发展趋势。老有所养是每个人的热切期望,是奋斗中的社会人的精神依靠。生态农场养老模式立足老年人的需求状况是对我国养老模式的一种有效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影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3]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宂综述[J].人口学刊,2000(3)

[4]陈赛权.全球老龄办.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宄报告,2014(2)

[5]宋健.中村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2001(6)

[6]宋健.流动人口不同归属情境下中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式[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1)

[7]公维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探讨——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8]陈建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保”转“城保”--来自江办省苏州市的个案研究[J].农村经济,2012(1)

[9]郭文娟.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研究综述—基于CSSCI期刊(2000-2013)                                                                                                                                                                                                                                                                                       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10]丁方、翟晓祯、何林峰、史煜坤、田猛.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社会,2014

[11]薛苗.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综述[J].管理观察,2015(11)

[12]周娟.中国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创新、驱动因素与趋势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

[13]孙红远.家庭结构变化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影响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7

[14]张文东、班晓娜.我国医养保健模式现状、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以大连地区调查为例[J].黑河学刊,2017(1)

[15]郭琦.生态农场的建设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7)

[16]范水生等.生态景观质量的游客感知及支付意愿评价—以福友休闲农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9)

 

作者简介:

孙晓荣(1975--)女,湖南邵东人,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教育教学研究。

 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咨询电话:029—87362792   13309215487  

   编:孔延莉   QQ 511860427     693891972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