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特色小镇建设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研究 李彬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7-12-07 13:38:05 作者:站长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此文章为2017年河北省讲师团课题,课题立项编号:201718

特色小镇建设中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研究

李彬(廊坊师范学院旅游系  河北廊坊  065000

近些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一再的强调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从来都是同步进行的。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从未离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引,也从来没有忘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很多时候我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力度还远远不够,物质建设中对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虑还有所欠缺,以至于造成很多国民精神信仰的缺失。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省份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因素,加以传承和发扬。浙江省已建成一批文化元素突出的文化小镇像青瓷小镇、赏石小镇等,吴江规划建设了旗袍小镇,浙江永嘉打造了中国瓯窑特色小镇,在省内,具有传统文化因素的特色小镇相对较少,比较突出的有廊坊第什里风筝小镇,河北蠡县打造的爱情主题小镇等,无论省内外,这些文化小镇多是以当地历史文化为打造重点,从而体现小镇特色并展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但是那些并不以文化为主题但有特色经济基础、特殊的地理环境或区位优势的小镇同样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应抓住特色小镇建设的契机,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因素,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考虑。

一、硬件建设,包括小镇总体规划布局、房屋建筑风格、房屋的实用功能,配套设施等。可借鉴中国传统的地理风水布局,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建筑方法等。

1.以中国传统的地理风水布局为借鉴

中国传统的地理风水布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尽量保护自然地貌河流水系的前提下考虑民生利益的最大化,那些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思想是不提倡的,保护自然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其规律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特色小镇总体规划布局中就要多方面考虑交通、水系以及地理地貌等因素,做到全方位考量,设计出方便生产、生活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小镇。例如,在多山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提倡以山为靠,面水而居,建造城镇,方便人们生活生产。但在很多地方,为了达到高效快速发展,不考虑地势水脉,气候变化,只顾眼前发展需要而规划的小镇,一旦气候变化,面对山洪爆发或河流水患等自然灾害时便显得举手无措。我国民居建筑更多提倡坐北朝南,尤其是在北方平原地区,这样不仅在冬天躲避寒冷的北风还可以得到充足的光照,但是有些小镇在规划时或者为了新颖独特或者为了增加土地使用率,并不考虑民居的朝向,造成夏天不通风、冬天不抗寒且光照不充足,而且在这样的房子里居住,很难有顺应南北磁场的科学起居生活,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这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抛弃更是对自然规律的不尊重,其结果只能是深受其害。

2.以各地传统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方法为参考

中国有优秀的建筑文化,各地都有自己优秀的建筑特色,如徽建的白墙灰瓦,老北京的四合院等,各地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不仅要最大化的保留自己的传统建筑风格,更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建筑风格,让自己的小镇处处体现其特色,不要只是一味的高楼大厦,这样不仅失去了小镇特色,而且也很难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方水土不同,气候也有着很大的差异,人们的劳作形式更是不同,所以自古以来不同的地区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可以说这些建筑风格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智慧的体现。特色小镇建设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缩小城乡差异,提高城镇人们的生活水平,那种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不仅仅是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抛弃,也是对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尊重,更不符合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思想。例如,有些北方的特色小镇,民居为统一的两层小楼的样式,楼顶为尖顶,而不是农民方便晾晒农作物的平顶,这对于以农业种植为生活方式的人们来说是极为不方便的,实在无奈的农民只能到马路上去晒农作物,这样不仅影响交通还间接产生了很多的不和谐因素。所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保留各地传统的建筑风格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尊重,是人本思想的体现。各地特色小镇不同建筑风格的展现将形成一副和谐瑰丽的美好画卷。

3.配套设施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相协调

中国传统思想一直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所以自古就有很多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如 “天人合一”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善若水”、“谦和有礼”既是为人的处世之道也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原则。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整体环境和谐有序。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中的诸多因素也要考虑协调的问题,小镇才能得到和谐发展。

配套设施是小镇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因素,不仅包括人们的休闲娱乐设施,交通设施,还有就是人们生产生活所必要的一些设施。例如,很多小镇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是传统的农业种植为主,农民仍需要有放置农具甚至是农业机械的配套设施,但很多小镇在规划建设时一味的考虑美观甚至是节约土地等因素,却忘记了农民最为关心的实用功能,有了美丽的家园却失去了方便的生活,这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也不是小镇建设者所乐于看到的。所以,特色小镇的配套设施要更多的考虑不同地方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需求,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彰显其光芒。

二、软件建设包括小镇主流文化、小镇传统,小镇居民文化娱乐方式;小镇经济发展方向、环境保护、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周边区域的经济合作等诸多方面,可借鉴小镇历史遗留的优秀民风和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潜移默化对小镇居民文化熏陶的同时,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1.加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渲染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儿女的精神信仰,也是我们的幸福源泉,特色小镇在建设中要加强对优秀道德文化的渲染,以优秀的道德文化来引导人们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促进人与人之间更好的协作,达成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在这之中既需要政府的鼓励和提倡,也需要通过节庆活动、娱乐活动等不同方式进行渲染,让人们感受到优秀道德文化的魅力。

2.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民风、民俗

中华大地的历史上遗留下来很多优秀的民风民俗,这成为中华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地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要把这些优秀的民风民族挖掘出来,继承和发扬下去,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充实当地人民的精神生活。尤其是那些并不以文化为主题但有着强大的经济基础的小镇,更应该把当地优秀历史名人历史文化加以发扬,优秀的传统加以继承,强化对当地人文化熏陶的同时,增强人们的文化理念。优秀的民风、民俗还可以形成小镇的一张名片,起到对小镇宣传的作用。

3.重拾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

我国有很多传统节日,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很多喜庆热闹的习俗,例如三月初三放风筝,五月初五吃粽子,九月初九登高望远、敬老,七月十五祭祖、放河灯等等,这些习俗或是为了表达对先人的纪念,或是表达对自然的敬畏,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情感的表达,寄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节日习俗已被人们忽略,甚至是被一些国外的节日习俗取而代之。特色小镇承载的不仅是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更多应该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所以随着特色小镇的打造,重拾这些优秀的节日习俗,弘扬民族文化,让我们深刻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节日习俗带给我们灵魂的滋养,让我们每个人重温这细腻的民族情感。例如,河北胜芳是中国百强小镇,家具产业是当地的特色经济。胜芳古镇每年七月十五晚上人们有放河灯的习俗,到时小镇政负责组织安排相关事务,使整个活动秩序井然并且避免环境污染,届时在漆黑的河面上会有千百盏河灯带着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悠悠的飘向远方。壮大的场面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加入,小镇的名望也随着活动的开展越来越高。古镇的人们也在忙碌的工作中暂时停下脚步,在那一刻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情感的慰藉,并为明天的继续奋斗积蓄更大的能量。

特色小镇拥有特色资源,重在发展特色经济,但是重大的节庆活动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更为强大的推动作用。重拾中国传统习俗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是让我们在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不忘民族的根本,不失去民族精神。

 

责任编辑 孔延莉   13309215487   029-87362792

稿 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新丝路》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一本综合性社科类期刊,国内刊号CN61-1499/C,国际刊号ISSN2095-9923,邮发代号:52-217。这是一份随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运而生的新型刊物,由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主办(编辑部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8号,陕西省政府北门西侧院)。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