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乔莉萍 语境顺应在《瓦尔登湖》汉译本中的运用——以心理世界顺应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5-26 06:40:05 作者:乔莉萍 来源:新丝路杂志社 文字大小:[][][]

乔莉萍(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山东滨州  256600)

一、引言

《瓦尔登湖》描述了亨利·戴维·梭罗独自居住在瓦尔登湖畔小屋的生活。早在1949年,徐迟就以《华尔腾》为名翻译出汉译本更名为《瓦尔登湖》。作为里程碑的徐译本是研究《瓦尔登湖》汉译本的必选。本文选取的另一个版本是2015年出版的全注疏本杜先菊翻译。本文将从语境顺应角度浅析心理世界顺应在《瓦尔登湖》汉译本中的运用。

二、心理世界顺应在《瓦尔登湖》汉译本中的运用

本文的心理世界顺应主要涉及到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能力、审美期待和原作者的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1.顺应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能力

(1)The preacher, instead of vexing the ears of drowsy farmers on their day of rest at the end of the week—for Sunday is the fit conclusion of an ill-spent week, and not the fresh and brave beginning of a new one—with this one other draggle-tail of a sermon, should shout with thundering voice, “Pause! Avast! Why so seeming fast, but deadly slow?”(Thoreau, 2015: 108)

在一个星期过去了之后,疲倦得直瞌睡的农夫们休息的日子里,——这个星期日,真是过得糟透的一星期的适当的结尾,但决不是又一个星期的新鲜而勇敢的开始啊,——偏偏那位牧师不用这种或那种拖泥带水的冗长的宣讲来麻烦农民的耳朵,却雷霆一般地叫喊着:“停!停下!为什么看起来很快,但事实上你们却慢得要命呢?”。(徐迟, 2016: 89)

星期天是一个虚度了的一周的结束,而不是新的一周的新鲜而勇敢的开端,牧师不应当在昏昏欲睡的农夫们一周忙碌之后休息的一天里,用又一个裹脚布一样的讲道来骚扰他们的耳朵,而是应当用雷鸣般的声音大喝:“停下!停住!为什么你们看起来走得很快,实际上却慢得要死?”(杜先菊, 2016: 114)

杜用了比喻,使读者顿悟,因为在中国人民并不像西方人那样去教堂做礼拜。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很难想象那种在教堂里听牧师宣讲的感觉。杜用了比喻裹脚布一样”,听起来很生动,因为他们一想起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妇女裹脚,就有强烈的感受。裹脚布又长又臭,和牧师的讲道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杜译比徐译更好地顺应了中国读者的认知能力。

(2)If we would enjoy the most intimate society with that in each of us which is without, or above, being spoken to, we must not only be silent, but commonly so far apart bodily that we cannot possibly hear each other’s voice in any case. (Thoreau, 2009: 160)

如果我们中间,每一个都有一些不可以言传,只可以意会的话语,若要最亲昵地享受我们的交流,我们光是沉默一下还不够,还得两个身体距离得远一点,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几乎听不见彼此的声音才行。(徐迟, 2014: 132)

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自我,它超出对话之外或之上,如果我们要享受与这个自我的最亲密的交往,那么,我们不仅必须保持沉默,而且在身体上还要互相保持距离,保证我们彼此完全不能听见对方的声音。(杜先菊, 2015: 163)

徐采用固定说法来表达梭罗的本意,而杜采用直译,未能体现梭罗深邃的哲学。这是因为杜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了目的读者的认知。徐译以已有的固定说法来表达,能更好地被中国读者理解,顺应他们的认知能力。

2.顺应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

(2)Nothing so fair, so p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so large, as a lake, perchance, li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Sky water. (Thoreau, 2015: 215)

再没有什么象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这样大。秋水长天(徐迟, 2016: 177)

或许,地球表面再也没有另一个湖泊会是这么清澈,这么纯净,同时又这么辽阔。它是天水(杜先菊, 2016: 214)

徐译“秋水长天”使中国读者联想到脍炙人口的诗词语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顺应了读者的审美期待,读者脑中能浮现瓦尔登湖的美景。

(3)It is perennially young, and I may stand and see a swallow dip apparently to pick an insect form its surface as of yore.(Thoreau, 2015: 221)

它永远年轻,我还可以站在那儿,看到一只飞燕坦然扑下,从水面衔走一条小虫,正和从前一样(徐迟, 2016: 181)

它永远年轻,我可以站在这里,看着一只燕子向下飞翔,从湖面上刁起一只昆虫,所有这一切,都似曾相识(杜先菊, 2016: 218)

徐译“正和从前一样”比杜译“似曾相识” 平淡。因为杜译让中国读者联想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暗示“过去”和“燕子”的联系。而且“似曾相识”是四字成语,简洁精悍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3.顺应原作者的情感

(4)All the Indian huckleberry hills are stripped, all the cranberry meadows are raked into the city. (Thoreau, 2015: 132)

所有印第安山间的越橘全部给下来,所有的雪球浆果也都进城来了。(徐迟, 2016: 108)

所有从前长满印第安越橘的山冈都被剥夺了,所有的蔓越橘都被进了城市。(杜先菊, 2016: 137)

徐译有点平淡和偏离,表达不出梭罗的情感。梭罗看到人类对于前途未卜的大自然近似疯狂,感到震惊和暴怒。大自然成为人类攫取财富的工具。原文充满了梭罗对大自然的同情,对人类强烈的谴责。但是读者读徐译体会不到这种情感。而杜的直译生动再现人类粗暴贪婪的情景,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情感。

综上所述,只有顺应读者的认知能力、审美期待和原作者的情感三方面才能使汉译本更完美。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Thoreau,H.D.Walden:or, Life in the Woods [M].Shanghai: 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9

[3]杜先菊(译).亨利·戴维·梭罗(著).杰弗里·S.克莱默(注).瓦尔登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徐迟(译).亨利·戴维·梭罗(著).瓦尔登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乔莉萍(1985--)女,山西省介休市人,硕士,滨州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翻译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