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亓岩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研究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5-27 07:06:53 作者:亓岩 来源:新丝路杂志社 文字大小:[][][]

亓岩(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山东聊城  252000

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深化改革的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产生了复杂的社会矛盾,文章首先对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层分析,对预防和化解矛盾调处化解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对于及时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设

四十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影响着整个社会。与此同时,还应该看到的是,社会建设却相对滞后,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存在的不平衡的现象,导致了中国面临着大量的社会矛盾问题。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较,目前中国面临着更加复杂和更加突出的社会矛盾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加强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1]”就是要通过社会矛盾的化解,正确地处理好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

一、当前社会矛盾问题出现的原因

1.“以人为本”治理理念的偏差

近些年来,党始终把“以人为本”的这一基本理论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个基本原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所以“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这对公众影响巨大,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公众需求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时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主观感受,要求有获得感、幸福感、满意感。另外,公众也更重视自身利益的维护。比如现在民生问题突出,就业、教育、住房最根本的原因就两条,人民的要求多了,要求高了。另外政府满足公众需求的能力不足,必然造成社会公众对一些现实问题提出质疑、这些问题有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最终形成不满情绪,进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2.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目前我国社会进入了急剧转型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和经济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等出现了发展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更多的表现在社会层面的不平衡。比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往我们重视经济的发展,忽略社会建设的发展,久而久之,出现了很多社会层面的问题,如现在出现的很多民生方面的问题,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的。一方面,这些问题由于发展的不平衡,的确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公众需求的提高,也为我们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其它社会问题的出现。

3.多样化的利益冲突 

社会矛盾在改革及利益格局调整过程中,关系着民众切身利益其中民众诉求多元化和民众诉求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最为典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社会阶层比较单一,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不凸显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新的利益群体相继形成,如农民工群体、因征地拆迁导致的失地农民群体、下岗就业工人群体、私有经济企业主群体等,其利益和权利也逐渐强化明晰。政府没有办法满足不同群体的各种利益诉求。而当利益难以平衡时,社会冲突一触即发,社会矛盾也随之产生。同时,利益群体还在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和调处难度。而我们目前的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在社会矛盾解决中,社会公众目前更加习惯或者更加信赖政府的行政权力渠道,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执行方式,容易形成化解方式的单一,另外工作脱离群众,一旦有了社会矛盾纠纷,没有办法及早干预、及时化解。在客观上导致了一部分矛盾、纠纷的激化。

4.基本公共服务的短缺

目前,社会公众普遍关注民生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包括了教育、医疗、社保、住房等等这些。目前很大一部分矛盾的产生,都是因为公共服务的供给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是全面的,而我们目前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局限性,不够全面,也不够公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目前政府承担了比较多的社会职能,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自身渐渐难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的需求。而且,一些政府还管了一些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忽略了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所以在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问题上积累了许多矛盾。其次,公共投入不足。所以一方面是社会公共的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公共产品的短缺,这个矛盾引发了中国转型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同时,公共投入的顺序也不够合理,也容易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纠纷。公共服务财政达不到民生的需求,所以很多民生问题也没有办法解决。再次,社会不公问题凸显。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就是确保全体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那么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突出表现为各种不公的问题,比如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等等。因此,要解决社会矛盾问题就需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共同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

5.社会焦虑现象普遍存在

社会焦虑现象现在被普遍的关注,中国公众存在大面积的焦虑现象主要原因两个,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中国正处在剧烈变革时期,目前存在的社会风险问题,使得一部分民众对于他们自身的命运、利益、位置不能把握,这些民众的未来不可预期,不确定,自然变成一种大面积的社会焦虑现象。进而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焦虑不安的情绪和浮躁的社会氛围,另外各种挫折、也席卷中国,所以我们国家出现的社会焦虑现象。社会焦虑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就会产生更进一步的社会危害,不利于社会心理健康发展,这种社会焦虑现象一旦呈现出普遍趋势,就必然对社会引发负面影响,从而放大了公众对社会问题的不满,最终引发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深化。正是由于以上几个深层次原因,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日益凸显。

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的路径选择

要增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建设,就要求党和政府要处理好各层面的利益关系,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怎样增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1.要加强社会矛盾调解机制的建设

社会矛盾调解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方式之一,目前我们当前社会矛盾调解机制主要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以及司法调解。这三种调解机制构成了我国现阶段纠纷调解体系,其中,行政调解就是社会公众采用行政的方式进行矛盾的调解,主要形式就是目前我们实行的信访制度,而法律调解主要是调解和诉讼。目前我们公众习惯于通过找政府解决矛盾纠纷,有问题就上访,而没有习惯于通过司法的力量去解决化解社会矛盾。所以,我们应该做出相应的政策上的调整,引导公众运用司法的力量而非行政的力量去解决各类矛盾和纠纷。另外要进一步建设矛盾纠纷调解体系。建立科学化、经常化、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要积极开展矛盾源头治理体系的建设、矛盾调解工作网络建设和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建设等等。所以只有从源头上处理好矛盾,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2.要做好群众诉求表达机制

要做好群众诉求表达机制,首先要认清,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不可能不存在,我们重点要关注的是,如何全面的、客观的、准确的把握矛盾,让真正有诉求的群众找到合适的表达渠道,让真正有困难的群众及时得到关注,因此,群众信息的汇集和群众诉求的表达是我们当前要重点关注的。建立健全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就需要遵循完整性、有效性的原则,在表达渠道上可以采取各种形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手段来健全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在发挥信访主渠道的同时,创新融合、建立多样化的群众诉求表达渠道。还要畅通民意有序表达渠道,畅通民意的表达渠道有多种形式,传统的主要包括了人大、政协、信访部门的民意表达等等,还有在网上的在线交流、电子政务、博客论坛、民意调查、听证会、领导信箱等等把这些制度落实到位,影响民意表达的随意性大的以及虚假民意、民意失真等等现象受到制度性的约束,并且逐步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还要完善和改进群众诉求的听取、汇总与办理机制。提高部门办理效率、办事质量,并且完善相应的评价机制。各个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之间应该有效对接,避免同一事项出现因为表达渠道不同而导致解决办法不同的现象。另外各个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要不断的交流、加强沟通,从而不断不断地完善群众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

3.要强化保障机制建设

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就是要做到“维稳”和“维权”的有机统一,我们要从“维权”的角度去解决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问题。矛盾的解决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更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服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强化制度机制的建设。这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民生问题没有解决,所以加强和保障改善民生,就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这就要强化社会保障的建设,如要优先发展教育、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等等这些关乎民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在现阶段,建立保障体系的难点,既不在于资金问题,也不在于工作难度的问题,而是我们的基本观念是否实现了真正的转换,我们要真正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将社会公平和改善民生问题放到一个应有的突出的位置,根据这样的思路做出相应的政策方面的调整,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保障机制体系。只有改善了民生,让民众最基本的生活有了保障,才能化解很大一部分的社会矛盾。

4.要建立和完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

目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面临的社会风险也日益增多,这种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风险,是影响了社会稳定的。社会结构的变革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旦社会结构调整了,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问题的增多,同时社会风险就会增大。由此可见,社会风险有助于社会问题的显现。所以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必须要做好提升社会风险的应对能力,要高度关注各类发展衍生性风险,要对风险有理性的认识,并且要科学的管理风险,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做好社会风险评估是具有前瞻性的建设,这也是从实际出发,立足长远,对社会治理的制度性创新。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从根源上预防和减少不确定因素,把各种矛盾和纠纷及时化解在基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必须开展风险评估的事项、明确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明确风险评估工作程序等工作。

 

注释: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

参考文献:

[1]罗依平.凌常月《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研究》[J].理论探讨.2015.( 1) 132-135

[2]张璁.政府要善于用法律化解社会矛盾[N].人民日报.2016-3-30

[3]熊觉.社会治理及其创新的生成逻辑与基本形态[J].求实.2016.7.75-81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