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郑树娴 关于进一步宣传好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思考——以丽江市玉龙县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05-28 19:31:58 作者:郑树娴 来源:新丝路杂志社 文字大小:[][][]

 郑树娴(中共玉龙县委党校  云南丽江  674100)
摘 要:我国强农惠农政策实施10余年来,给农业发展增强了后劲,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部分农民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掌握不透,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现象,给农村工作带来困难。本文对全面宣传好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升广大农民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全力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强农惠农政策更接地气、深入民心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思考
中央历来重视“三农”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三农”工作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以来,连续15年出台了15个中央一号文件,财政惠农政策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大,对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减轻农民经济负担,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综合能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社会地位,保障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作用
惠农政策是政府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给予的政策倾斜和优惠。长期以来,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在“让现代农业发展得更好、让农村建设得更漂亮、让农民生活得更踏实”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促进农村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农民是惠农政策的直接受益者,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政策效果日益彰显,农民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真金”和“白银”。在促进农村农业生产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为农民致富、农村发展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使广大农民真正有了新盼头,增强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的自信心,充分体现“授利于农、造福于民、方便于民”的三大功能。
2.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持续的强农惠农政策在增强农业抗灾减灾的基础上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蓬勃发展的粮食流通渠道,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保证了粮食连年丰收,粮价稳中有增,为中国人的饭碗里装着中国粮提供了保证,维护了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
3.加强基层组织服务职能,进一步和谐干群关系
由于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连续实施,实现了从过去的“取”向现在的“予”的根本性转变,政府和农民的距离缩短了,增强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心理满足感,基层干群关系得到改变,基层组织服务职能得到加强,使基层组织由过去“催粮纳税、催耕催种”的形象变成现在“送钱、送物、送福利”的服务者形象,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
4.加快和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
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加快推进了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益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促进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5.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
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保持了农民收入的持续较快增长。 
二、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体而言,强农惠农政策在玉龙县得到了较好落实,广大农民也真正得到了实惠。随着政策效应的不断累积,玉龙县农业发展的基础得到明显加强、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产业结构不断改善、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正不断积累增多,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1.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深入细致不够
虽然全县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中做了大量工作,各有关部门采取制作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进村入户讲解等方式进行了广泛宣传,但由于玉龙县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广大农民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知晓率仍然不高。另外,由于偏远山区部分群众文化程度低,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农民对强农惠农政策的理解存在断章取义现象
如今,农民群众对种粮补贴政策已十分熟悉,但还有很多的农民群众对其他诸多强农惠农政策却一知半解。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由于对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和掌握,导致部分群众因不懂程序或延误时间而享受不到其中的惠农政策,另有些群众解读政策往往断章取义,提出一些不尽合理的诉求,增加了工作的热点和难点,给农村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
究其原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群众知晓率不高是最重要的一项。惠农政策一直是广大农民群众生活中关注的重点,他们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政策。但由于受自身素质、有限的渠道等影响,了解政策往往不全面,甚至不正确,他们关注的往往是对自己有利的方面,而不去了解政策的大环境,容易误读政策。
3.部分基层干部责任心不强,行动迟缓
解决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基层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群众,群众也信任他们,这就需要基层干部一方面是“政策通”,另一方面要有责任心。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党的部分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干部没有认识到宣传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导致行动迟缓、消极应付,从而影响了自己和群众对政策的掌握,违规违纪问题时有产生。特别是随着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种类越来越多,基层工作力量和监管力量有限,而上级监管又因层级多、范围广不能做到经常和规范,导致基层干部具体操作过程中容易图省事钻空子,有的简化程序、降低要求,政策执行走样变形。
三、进一步宣传好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几点建议
为全面落实好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打造“阳光政策、阳光财政”,全力助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的知晓率,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使各项惠农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真正让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地生根,让广大群众从中得到实惠, 就玉龙县进一步宣传好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县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宣传工作的组织部署及落实等工作。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靠实工作责任,抓好工作落实。各有关部门必须从讲政治、讲大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宣传的重要性,强化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保障宣传经费到位,加强监督管理。最终形成以党委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村组配合的新局面。
2.强化工作措施
除继续坚持好固定专栏宣传、刷写标语、拉横幅、设立流动咨询点、入户宣传、发放明白纸等宣传形式外,由县委牵头成立全县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讲团,负责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宣讲到位,让各级干部和各族群众真正成为党和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明白人”。各有关部门将涉及本部门的强农惠农政策进行归纳梳理,再由县委宣讲团整合后形成宣讲提纲。在此基础上,由县委组织宣讲团分期分批深入全县各乡镇、各村组开展宣讲,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记得住的语言,将各项惠农政策准确、快捷、全面地告之每位村民。由于点多面广,可采取每年宣讲几个乡镇、几个村组,三到五年覆盖全县所有群众的做法,真正将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送到每位村民手中,使惠农政策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家喻户晓,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从而为积极开展农村各类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政策基础。
另外,进入新时代,还应该充分运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发布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编制政务公开网站等网络信息平台及村、组惠农政策流动查询点进行宣传,通过全方位、多渠道的大力宣传,切实提高农民群众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透明度和公信度。
3.严格责任追究
县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经常性开展督促检查,着力解决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存在问题较多的进行集中整治和重点督办,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对宣讲不到位、消极应付、发现严重问题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切实保障强农惠农政策宣传落实,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送民生、送温暖、送实惠。
4.坚持巩固提升
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强农惠农政策宣传月”活动,将新的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作为主要内容,不断创新宣传模式,巩固宣传效果,提升宣传质量,在全县形成齐心协力推动强农惠农政策宣传的良好局面,确保党的所有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拜四俊.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中国精神建设文明研究会》2017.12.22
[2]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1.2
作者简介:
郑树娴(1975--)女,云南丽江人,中共玉龙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是马列主义基础教育。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511860427    69389197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