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王玉劼 全球传播视域下丝路题材纪录片的意义与创新——以中央电视台丝路主题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0-31 14:56:26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王玉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  北京市  1000859)

 随着传播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的特点逐渐凸显,传统的“国际传播”被“全球传播”取代,“全球传播”给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理念。本文以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探讨全球传播视域下丝路题材纪录片的意义以及在话语体系、叙事手法、视听语言上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纪录片全球传播

随着全球传播时代的逐渐到来,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得到普遍高度评价,国际舆论纷纷以“世界强国”、“第二个超级大国”等称呼定位中国。但是中国在国际舆论环境中仍然并且将持续一段时间处于被动不利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西方世界主导着国际话语体系,当今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都是由美英等西方大国主导的英文媒体,且传播力和影响力十分强大。另一方面,中国对自己声音的传播力度远远不够。相当长的时间以来,中国形象的对外宣传侧重政治立场宣传、经济成果展示,且手段有限,方式陈旧,缺乏生动的能引起外国民众共鸣的内容,使得国外受众和学者很难接触到真实有效的中国声音。

如果说国家形象是一本相册,对于观众来说,观看的影像越丰富,对国家形象的认知就越完整,国家的声音也就能让更多人听见。纪录片有着鲜明的主题导向、生动的叙事特点、巧妙的创作手法,有助于对帮助观众整体性地、系统性地理解中国特色、中国理念、中国主张,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贡献。因此,在全球传播时代下,创新各种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手法显得尤为必要。

本文从全球传播的视角,分析了在全球传播的新特点对中国丝路题材纪录片创作的启示,又以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丝路主题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指明了丝路题材纪录片在全球传播时代下创新的基本路径。

一、全球传播视域下的丝路题材纪录片创作启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的终结和全球化所带来的资本、人员、信息和市场的跨国、跨文化和跨语际的自由流动,彻底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传播概念,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际传播”正在被更具广泛性和包容性的“全球传播”所代替。“全球传播”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个体话语权导向”、“传播受众的统一”、“全媒体传播”这些新特点给丝路题材的纪录片带来全新的创作启示。

1.从政府主导的国家话语向个性化的个体话语转向

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使各国人民有更多的渠道接触信息,从而导致了政府对信息的垄断权力的削弱,各种类型的全球媒体对世界各国的舆论宣传控制构成了严重冲击,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体系受到了他国文化的参与和重组,产生了以各种文化类型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在此背景下,国家意识形态在传播领域的主导力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化叙事为特征的个性化传播。

以中央电视台早期拍摄的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敦煌壁画》、《丝绸之路》为例,尽管内容丰富、画面精良,但多以灌输思想、塑造典型为主要目的,带有着明显的居高临下式的“宣传教育”意味。但随着全球传播场域的变化,“宣教”色彩浓厚的纪录片已经不再适应大众审美,富有人文情怀、贴近社会普通民众、呈现个性化生活的纪录片更被观众接纳。丝路题材纪录片不仅需要有国家站位,还需要更多地跳出传统宏大叙事的思维框架,注重文化中的个体体验,以生动的个体叙事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适应全新的传播环境。

2.传播受众的统一性

传统的国际传播显著特征之一便是“内外有别”的原则,国际传播的阅听群体不是指向本国受众,而是指向对象国的受众,其内容带有鲜明的政治宣传色彩。与传统的国际传播相比,全球传播将以文化为代表的“软力量”推到了核心的位置上,在传播范围、传播理念、传播制度、价值取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区别。具体来说,全球传播抛弃了以往鲜明的政治指向性,取而代之的是以文化为外包装,以意识形态为“隐形内核”,指向包括媒体驻在国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的阅听群体。

BBC于2016年制作的三集电视纪录片《丝绸之路》为例,该片以地理位置为讲述区间,通过对丝绸之路“中国段“、”中亚段“、”伊朗至威尼斯段”的拍摄,再现了丝绸之路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获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该片尽管以丝路的历史文化作为主要展示的对象,但却深深包裹着以“重商”为理念的英国资产阶级价值观,“丝绸之路”被认为是早期欧亚大陆的重要贸易通道,成为其西方赞美和宣传资本主义精神的重要论据。因此,在全球传播的时代下,丝路题材的纪录片要果断将抽象、枯燥的价值理念隐藏于鲜活动人的文化叙事中,通过对民族、历史、人文的展现,巧妙地传递出核心价值理念。

二、全球传播时代下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路径

作为大众传播时代下的产物,纪录片因兼具价值表达与现实关怀的特点,成为了传达精神思想的重要表达方式。但在话语权转向、受众无差别化的全球传播时代,宣教色彩浓烈的传统纪录片因缺乏情感温度正逐渐失去市场接受力和引导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向广大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要求。《人民日报》社前任社长杨振武也认为,只有精准把握受众需求,创新表达方式,才能讲好中国故事。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变传统纪录片表达方式,努力寻求受众认同,实现路径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本章将以中央电视台制作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从话语体系、叙事方式、视听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丝路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路径。

1.打造融通中外的全新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中国故事是时代命题,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在全新的互联网情境下,人类传播的信息比以往更加丰富而多样,传播活动受到多地域、多理念、多情态的影响,逐渐形成全新的话语情境。在此情境下,单一的话语表达已经无法满足观众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因此,丝路题材纪录片所表现的故事并不能仅仅局限于中国道路的自我话语,而应具有更深远的时代内涵和全球意义,形成融通中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新话语体系。

打造融通中外的全新话语体系,关键是要具有开阔的全球视野。丝绸之路是一个横跨亚欧大陆近万里、穿越人类历史2000多年的时空概念。“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提出,为丝绸之路增添了崭新的内涵和外延。面对浩瀚的素材和庞杂的创作背景,最大限度地开拓国际化视野,通过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融与联系找寻创作线索,提高话语站位,才能突破既有内容与形式上的藩篱,实现新颖的纪录片创作和艺术探索。

《一带一路》通过全球化的传播视角,最大限度地找寻国内传播和国际传播之间的公约数,扩展文明交融的同心圆。影片中涵盖了30多个国家的不同机构,不仅有诸如斯里兰卡科伦坡南港、巴基斯坦卡西姆电站、肯尼亚蒙内铁路这些象征着“发展与合作”的一带一路项目;也有包括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西班牙足球学校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古城等等这类象征着“文化与智力”的共建平台。这些内容的呈现,不仅展现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超强的包容能力,也让“一带一路”成为了一种文化标杆、审美符号,进而成为了一种国际社会公认的经济发展模式。再如对云南瑞丽边防小学、中国对非洲埃博拉疫情的援助,不仅成功塑造了一带一路中的典型故事,也营造了“一带一路”倡导“合作共赢”的全球价值理念,是纪录片在全球传播时代下一种跨越文化形态、意识形态的全新突破。

2.构筑个体与整体互通互联的叙事视角

纪录片既承担着将价值理念传达给观众的使命,又承担着贴近受众并与之达成共识的文化传播任务。《一带一路》以“见微知著” 的让宏大的主题思想贴近观众,让纪录片有了打动人的万钧之力。

例如对西班牙手工造纸技艺最后一名传承人桑托斯的展现,体现了丝绸之路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深远的经济文化影响;再比如通过展现吉尔吉斯斯坦小学生卡米拉由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自身梦想,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全球的价值意义。除了“人”的故事外,《一带一路》巧妙地利用“物”实现了象征性的表达——吉尔吉斯斯坦的铁路、斯里兰卡的港口、白俄罗斯的工业园,这些因“一带一路”倡议而建设起来的基础设施成为了展现这一倡议优越性的最有力的符号。

与此同时,尽管纪录片需要通过个体叙事贴近人、影响人、感染人,但不应忘记纪录片本身需要具备鲜明的主题叙事特点。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丝路题材纪录片还需避免 “去中心化”、“碎片化”的影响,展现逻辑严谨,结构完整的整体叙事特点。

《一带一路》纪录片紧紧围绕“共同命运”、“互联共同”、“光明纽带”、“财富通途”、“金融互联”、“筑梦丝路”六个主标题进行叙事,相关人物紧扣主题形成合理的铺排,这让纪录片既抓取了个体人物故事,又能将个体有机地串联起来形成整体的有力铺排,让纪录片在生动活泼的叙事过程中不失严密透彻的主题论述,形成了独特的大国叙事风格。

 

3.精准把握全球传播时代下的视听语言新特征

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的基本表现方式,也是纪录片最基本的表达语言。《一带一路》对于声画元素的积极探索,将该主题的表现方式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1)航拍视角

航拍镜头具有独特的上帝视角,有助于观众跳出固定视角,获得全新的感官体验,非常适合用来展示“一带一路”全球倡议的建设成果和发展变化。通过航拍视角,我们在《一带一路》中领略了无论是激流险滩和戈壁大漠都阻隔不断的路桥网络;跟随中国远洋巨轮和铁路长龙穿过广阔大地和深海大洋了解了“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这些极富冲击力的镜头让“一带一路”建设的宏伟画面直抵人心。

(2)领导人同期声巧妙选择

不同国家的领导人、国际组织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始终牵动着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领导人亲的发言在国际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分量。在同期声形式的选取上,《一带一路》纪录片巧妙地应用了各国领导人、国际组织主席在公众场合的演讲、访谈发言、座谈会讲话,以不同领导人、不同形式的同期声,形成了宏大而又朴实、庄严而不失亲切的关于“一带一路”全球倡议的顶层叙述。

(3)历史资料与现实画面的巧妙对比

纪录片的核心逻辑是通过论证展现观点。利用历史画面对“一带一路”的发展历程追本溯源,再通过当前的发展画面形成鲜明的前后对比,是纪录片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呼应的、论证当前发展道路必然性与正确性的重要表达方式。例如影片在展现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建成的普特拉姆电站给斯里兰卡人民生活带来的意义时,巧妙地穿插入了斯里兰卡过去破旧落后的电力设备的历史画面,以及斯里兰卡人民处于因电力供应紧张导致的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与新建成的煤电生厂和人民的新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一带一路”给各国、各地区人民生活带来的福祉。再比如,通过情景再现,影片展现出了古丝绸之路和新丝绸之路从物质条件到开通理念上的根本区别,让观众了解到了共建新时期“一带一路”的意义和成果,形成了巧妙的表达效果。

三、总结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传播领域,全新的时代意味着传播环境将会有更佳深刻的变革。如何打造新型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及时将中国的道路、中国文化、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向全世界人民详细阐述并获得普遍认同和广泛传播,是当代影像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迫切命题。在全球传播的背景下,若要使丝路题材电影走向转型创新的新路径,一方面需要构建融通中外的多元化视角和大小相间的叙事结构;另一方面,要重新审互联网语境下的视听传播效果,积极发挥技术在纪录片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创新视听语言的表达形式,满足用户的视听需求。

当然,仅仅停留在“术”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在未来,丝路题材的纪录片乃至所有类型的纪录片传播都必须适配全球传播的大规律:提升全球视野、接纳公众自生产、碎片化传播、多场景适配。由此,才能让纪录片摆脱“陈词滥调”、“大而无物”的刻板标签,将时代眼光和历史视角交相呼应,开创全新的纪录片创作格局,实现传播效果的全面突破。

 

参考文献

[1]张磊.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视角下的全球传播秩序变迁与重建[J].国际传播2019(02):1-9

[2]王占宏.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守成与创新——以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J].电视研究2018(09):63-64

[3]崔莹.中日两版《新丝绸之路》纪录片比较分析[J].戏剧之家2018(16):15-16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