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郭根 “中国系列”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德育价值与实践经验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1-12 08:43:25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8-D-1122019年度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项目研究成果编号:ZX2019-YJ23

“中国系列”课程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德育价值与实践经验

郭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上海  201209)

 要:上海高校依托各自办学特色,陆续开设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使思政教育不再单纯是“思想政治”,还融入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现实关怀和国际视野。探索“中国系列”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德育价值和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系列”课程;课程思政;德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上海高校依托各自办学特色,陆续开设一批“中国系列”品牌课程,使思政教育不再单纯是“思想政治”,还融入了科学精神、人文情怀、现实关怀和国际视野,取得积极成效。

一、“中国系列”课程的价值目标、体系逻辑以及德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中国系列”课程建设在思想引领、思政工作、人才培养以及队伍建设方面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功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发挥着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科学规范价值和道德实践价值。

第一,政治导向价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坚持了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导向,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挖掘各门课程的价值意蕴,把教书育人落到实处,确保社会主义大学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中国系列”课程按照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要求。突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放在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之上。这一要求也进一步说明和强调了对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立德树人”原则的贯彻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工作,应当是整个高等教育、是所有的课程和所有的教师都应当承担的基本职责,而不仅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教师的单方面的工作。

第二,文化引领价值: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落实新时代文化传承、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办学应始终围绕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实现中国梦想,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文化育人”的基本任务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新的时代,党和国家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教育领域的先锋,自当积极践行文化育人的方针和任务。

“中国系列”课程担负文化育人功能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高校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崇高使命。纵观历史,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创新性转化,从来就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题中之义。“中国系列”课程担负文化育人功能必须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高校在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的同时,还应及时关注社会需求,将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日常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在国家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过程中,高校应重视将文化转变为生产力。

第三,科学实践价值: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科学规范价值和道德实践价值的统一

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的职责,始终要围绕着育人工作这个核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服从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就需要用好课堂、用足课堂,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知识导向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全过程,也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弘扬主旋律,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

“课程思政”重视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他学科和课程的引领作用,推进教师教书与育人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课程思政”作为重要抓手,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学会做人做事,重视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塑造,使课堂教学的过程成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锤炼心志及养成品性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科学规范价值和道德实践价值的统一,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二、“中国系列”课程的有效做法和实践经验

“中国系列”课程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上海加强顶层设计,积极落实,引导所有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与专业优势,开展“中国系列”选修课程,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这些“中国系列”课程,在选题上深深植根学校办学优势,既紧扣时代发展又回应学生关切,既具备深厚学术积淀又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在师资上聚集顶尖师资团队,强调团队组织开展专题式教学,每个专题授课主讲教师均为业内领军人物;在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融合了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教学方式,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教育目标。

第一,在理念上,围绕立德树人、价值引领,贯彻党委主抓、学院负责的方针,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高度融合,实现全员、全程育人。首先,推进思政课四门主干课改革,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推进中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改革。其次,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优化并构建“通识核心课程+通识拓展课程+通识辅助课程”立体课程体系,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凸显综合素养课程的价值使命。最后,开展专业课程育人改革,围绕德育目标体系,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

第二,在内容上,立足职业导向高等教育和劳模文化传统,“中国系列”课程聚焦特色板块,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中,积极推进中国精神进校园、进课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厚重家国情怀、认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在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将培育中国精神融入学校办学和产教融合全过程。

第三,在方法上,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组建知名教授、行业精英和时代楷模的教学团队,运用讲授式、体验式、访谈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中国系列”课程围绕专题,开展课堂讨论式教学、视频教学;注重实践,采用体验式教学、现场教学和访谈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实现政治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国系列”课程的满意度与政策建议

上海高校“中国系列”课程于2018年底集中在易班平台上线,实现了“中国系列”课程在校园文化传播、教育资源共享以及信息互通等方面的成功对接,取得了较为成熟的做法,同时,在“中国系列”课程满意度评估过程中,一些经验和建议值得借鉴。

第一,从专业课教师来看,一是专业必修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清,持谨慎观望态度。受访者都表示主观上经历了排斥、抗拒到逐步了解、接受的过程。部分教师表示对“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尚不明晰,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形式大于内容,教学效果有限。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不愿提及,甚至无所适从。部分理工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上海高校集中推出的“中国系列”课程既感觉是一种新事物,受到学生欢迎,但是又对该课程的性质、定位、功能存在模糊认识,持一种谨慎观望的态度,多数专业课教师更倾向于表示在不干扰专业课学习的情况下能够接受。二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对于“中国系列”课程多数能够接受,并积极支持相关课程的探索、开设。他们认为,“中国系列”课程在聚焦“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立德树人价值引领”、“课程思政全过程育人”、“高校特色文化传承”以及“上海城市精神弘扬”等方面真正实现了预期目标,作为选修课的定位恰如其分,对于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显著的辅助和推进作用。当然,也有部分教师也表示了忧虑,在肯定“中国系列”课程的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认为,四门思政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政主干课程,需要借鉴“中国系列”课程的方法、形式,但是不能迷失思政“理论课”的本源和特色,讲透理论、激发需求、引领价值、立德树人应该成为思政主干课程的主要遵循。

第二,从实践过程来看,一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实践过程中,文科专业操作性更强,效果也更加明显。例如,上海高校开设《工匠中国》课程,围绕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与“课程思政”顶层设计,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在社会各界获得强烈反响。学生纷纷表示,通过课程学习不仅见识“大咖”们渊博的学识,更领悟了工匠们创新的精神和奉献的情怀。特别是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劳模离自己并不遥远,只要肯努力、懂创新、知奉献、会学习,就一定能够成才、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二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选题上,植根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的课程广受欢迎,效果显著。如华东理工大学的《绿色中国》课程、华东政法大学的《法治中国》课程等。既能够发挥学校优势,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主讲教师在课后深有感触的表示,正是本课程将自己社会治理领域的专业研究与工匠价值结合起来思考,意味着工匠精神从生产领域走向日常生活,意味着者社会治理的精密化、精细化和精致化,意味着每个人做社区的积极行动者。这是学科发展和跨领域研究的生长点,非常有意义。

第三,从教学方法上看,一是“中国系列”课程教学在方法上宜采用专题式教学展开,注重开拓创新,在形散神聚中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中国系列”课程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宜采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的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标。

提升“中国系列”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施效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结合高校特色和专业优势,整体推进“中国系列”课程建设。二是优化内容设计,强化价值引领,重点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是整合教学资源,引入名家大师,形成协同育人的集聚效应。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注重专题教学,在形散神聚中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五是依托专业优势,精准定位,注重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赵庆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构建大思政格局[N].文汇报,2017.04.14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1期

[3]顾晓英.“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思政教育与文化学分析[J].青年学报,2016年第4期

[4]姜澎.上海高校:“思政课程”转身“课程思政”[N].文汇报,2016.10.30

[5]陶倩.由“大国方略”课程看思政课的话语建构[N].光明日报,2015.11.14

作者简介

郭根(1983--)男,法学博士、博士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