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程红 建国70年来我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的演进逻辑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2-23 09:20:07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程红中共济源市委党校  河南济源  459000

 要:建国70年来,我国社会价值观经历了从破旧到立新,从一元到多元,从扬弃到定型的逻辑演进。在这一演变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的经济基础、文化的转型发展相伴而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但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迁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弊端和不适应性的一面,需要与时俱进。本文对建国以来价值观演变的逻辑进行了梳理,以期对以后价值观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价值观变迁逻辑

价值观一般是指人们对国家、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的本质观念的集中反映,是人们判断是非曲直、假恶美丑,公平正义等价值的标准。从本质来讲,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是道德的理论基础,反映的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历史进程中人民所展现和彰显的主体精神风貌。因此,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相伴而生的关系。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几乎每一次经济结构的转型,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化都会带来价值观的变迁,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客观看待建国70年的成就,价值观是一个重要方面的。将价值观的变迁放置到某一历史时期去考量,可以更为客观地把脉其变化的总体特征和方向,这对理解价值观的演变发展规律和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建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破旧——建国以前中国社会价值观的总体特征

近代的中国在遭受西方列强入侵之前,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价值体系,虽然经过不同朝代的更迭和不断的演变,但内在的本质仍然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单一的价值体系。面对西方坚船利炮的攻击,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中华文明显得不堪一击,中华民族从世界先进民族的行列一下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命运,这时候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也显得苍白无力。在近代中国社会这种积重难返的历史困境下,国民的劣根性更显露无疑,老百姓不关心政治,不知道爱国为何物,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家国情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传统的儒家思想被批判,老百姓的精神家园也变得一盘散沙。试想一下在内外双重打击之下,国民意识中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念,如果老百姓只有茁壮的躯体而没有主流的意形态来主导,如何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一个国家的崛起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崛起、意识的崛起。在拯救国家的同时如何重新建构国民的价值体系?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等,许多仁人志士对近代国民的价值观念进行过深刻的反思和批判,但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共产党成立之前,没有哪个党派、没有哪个政党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思路重塑老百姓的思想意识。

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些先进知识分子通过学习西方,扛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大力抨击传统儒家思想,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为国人的思想觉醒提供了重要助动力,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其激进的特点使得在破旧的过程中对传统的儒家文化进行全盘否定,进而导致近代的中国在价值观方面“革旧不足,而立新又未成”。正如有些学者所言,直到1949年之前,整个中国从经济到社会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处在变动无序的状态之中。传统的价值观念土崩瓦解,但新的、能够凝聚人心的价值理念和精神动力却尚未形成。也正因如此,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一直试图在革旧与立新价值观之间寻找最佳的结合点。

二、立新——建国后三十年价值观演变的必然

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一定时期的价值观的形成是由相应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对于共产党来讲,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怎么坐好这个江山,是党执政之后碰到的首要问题。当时国内外环境复杂,美国敌对我们,西方给我们拉起了一道防火墙,不进行工业化国家安全无法保障,但要进行工业化,近代以来经过百余年的战争国家一片废墟,百废待兴,在这样的基础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发展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没有任何原始积累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工业化发展,这都是共产党党无法回避的责任和难题。主席曾经在1950年总结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段话反映了刚刚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工业化现状的清醒认知和忧患意识。

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我们的工业化道路不可能也不会复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方式。经过多方考虑,中国参照了苏联模式,决定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以“工占农利”的方式进行工业化的资本积累,由此开启了计划经济模式,其中最为核心的制度是统购统销制度和户籍制度。国家通过对农业的统购统销,为轻工业的发展提供成本低廉、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同时轻工业的剩余又可以运用到重工业当中,从而保障重工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又将农民牢牢绑定在土地上,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保证为工业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持。可见中国的农业和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这种牺牲是建立在价值观重塑的基础上,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主题。

一路从战争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人,见惯了流血牺牲,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充分认识到眼前利益固然重要,但是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更是根本。因此中共七大以“愚公移山”作为闭幕词,就是要号召全体中国人民为了彻底的解放必须选择一条极为艰难的路子,要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才争取最终的胜利。对共产党来讲,中国人站起来就不能再趴下,在中国的工业化现实面前就必须选择牺牲小我来成就大我,必须具有团结牺牲和奉献精神。这也是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倡学习雷锋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等,这些精神的实质就是为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由此可见,建国3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价值观形态,重构了新中国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形态,为工业化的完成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撑。

三、多元——改革开放以来价值观演变的逻辑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建立起来的价值观是一种一元化的价值观,需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以保障国家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政治力量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个人的价值是退而求其次的。到了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力量有所松动,这时社会的价值观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以前的一元向多元转变。

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轨道。经济层面上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需要与之相对应的精神层面必须有所变动。市场经济的根本性质决定只有个人成为独立的“主体”,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活动中,才能更好的使得资源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因为个人主体性的显现,使得个人的利益也更加显现,老百姓为了过好日子,都在积极地参与经济活动。农民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获得了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城市中企业通过改制各方都受益。个人与个人利益结合的过程使得传统的以牺牲、奉献为主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随着社会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就业方式的灵活化、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一元化的价值观开始向多元转变。

价值观多元化转变不但是适应经济多元化的需要,同时也受到文化多元化转型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也正是基于对以上思路的坚持,在实践过程中开始推进文化建设和转型,建国初期那种对西方文化禁锢和排斥的态度被打破,并以接纳包容的姿态对外来的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审视和思考。1995年,全国正式实行“5天工作制”,工人闲暇时间增多,再加上改革开放后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开始感受西方式的生活方式,下海经商、投资入股市也一度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不断涌入的全新事物、不断改善物质条件,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多元文化碰撞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老百姓对价值观的接受也由以前的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

个体地位的凸显,价值观多元化为适应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发挥了作用。但不可否认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具有不可控的负面的影响,如:物质化、庸俗化、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一切向“钱”看齐等,每个中国人都生活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必然会受到多元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如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抵挡外界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坚定,是需要不断反思的。如果没有主导力量的引导和把控,如果不能很好地进行纠偏,多元化的价值观就会失控。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船到中流浪更急,如何更好地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品格,更需要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价值观进行引导和纠偏。

四、定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新时代的价值观念也应随着变化和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往的社会主要矛盾中的“落后的生产力”已不符合经济发展的现实,已被“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所取代。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就意味着社会的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这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更重视,社会价值观也需要相应的提升和重塑,应该培养社会主流的价值观,从而实现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的融合、精神价值观与物质价值观的并重、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的共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并将不同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既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彰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且与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相符合的。

五、结论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对一个人来讲,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就会迷失方向;对一个国家来讲,没有价值观的彰显,就不会形成凝聚力。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十分重视价值观的培育,可是价值观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历史的辩证的看待。建国七十年来,社会的价值观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和发展,从破旧到立新,从一元到多元,再到扬弃重塑,理解这些变化要将其放到社会的发展阶段,所处的时期去考量。同时从价值观演变所呈现的演变逻辑也表明,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年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梦想,要在西方主导的普世价值体系中乘风破浪,必须顺应形势,根据时代的发展居安思危,形成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形成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