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李世达 马克思“历史描述法”在红色资源开发中的实践运用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19-12-25 09:16:06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李世达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山西太原  030006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中指出,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最好的方法是“描述”,即描绘出人类历史能动的生活过程,以此打破唯心主义者抽象零散的历史观。中国共产党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倡导的“历史描述法”,并创新地将这一方法与中国共产党丰富的红色资源相结合,开辟出一条以资料阐述、过程描述、目标引导为主要环节的红色资源开发路径。

关键词历史描述红色资源过程描述目标引导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费尔巴哈”章中提倡把“历史描述”作为考察人类历史进程的基本方法,以此来反对唯心主义者建立在模糊的幻想上的唯心史观,并在著作中运用此方法阐释了人类生产的发展历程,创造性地重构了“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为构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描述法”对我们今天开发红色资源,重构红色教育表达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及实践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历史描述法”的基本逻辑结构

1.“历史描述法”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马克思指出“历史描述法”的前提是人,而且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世界历史的起点是人的活动,人是历史实践的载体,人的活动构成历史发展的生动图景,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同时,历史的传播对象也是现实中的人,描述历史是“有关过去时代的资料”与“有关当代的资料”的辩证融合,这种描述不是刻板僵死的,反而必须是要密切关涉现实的人当下的生活,现实中的人是“历史描述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历史描述法”的基本元素是“事实”

马克思认为描述历史的基本元素是事实。“事实”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历史中发生的客观事件,其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的第一个事实是人的生存,只有生活着的人才能“创造历史”,而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客观活动就是满足人的吃喝穿住的生存需要。人类历史的第二个事实是生产和使用工具,工具是满足人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又是产生新的历史需要的基础。人类历史正是人类生存这一“客观事件”与生产推动社会发展这一“客观规律”相结合的产物,因此,“历史描述法”的基本元素是事实。

3.“历史描述法”的基本结构是“关系”

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存在两种基本关系。第一种是人类的“生命生产”即繁殖,人类通过繁殖形成家庭和社会,构成历史发展的“自然关系”,这种自然繁殖形成了人类历史的生产力基础。第二种是人类历史发展种形成的“社会关系”,即人类在生产种形成的“生产关系”,进而表现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辩证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红色资源中蕴含的“历史描述法”基本要素

1.红色资源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历史活动的精华

红色资源是无产阶级革命者革命实践活动的总结,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升华。革命者的历史活动是红色资源形成的前提,红色资源凝结了革命者的现实活动与人生选择。许多早期共产党人并非出身贫寒,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毅然选择了艰苦的革命道路,这种超越阶级局限的伟大抉择是当时的社会条件与社会矛盾交织的必然结果,是革命历史发展特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此,不对党史中的重要人物及其活动的历史条件进行必要描述,就无法真正理解红色资源的历史背景。同时,在这一描述过程中还必须重视“历史资料”与“现实资料”的融合,即与当代中国人生存特质的融合,这种融合是红色资源传承与发扬的前提。

2.革命历史事件与党的建设经验是红色资源的基本“事实”

党的革命史是由无数革命事件组成的,是建立在历史规律必然性基础上的偶然事件的结合。深刻认识红色资源,首先必须熟悉革命历史,要通过对党史国史军史中的事件的描述,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成就和光辉传统,增强受众对红色资源的深入理解。其次,要通过历史描述揭示党的建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政权建设等规律,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描述展现红色资源的重要历史内涵。

3.革命历史中的各种“关系”是红色资源描述的基本结构

首先,要客观准确地描述革命历程中的阶级矛盾与国内外关系,既要描述无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也要描述中国革命阶级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合作关系,以此准确的展现革命的历史环境与阶级关系。其次,要准确地描述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地揭示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人民性,理解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再次,要完整全面地描述党在革命历程中形成的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及光辉传统,特别是党内政治关系、组织生活、制度模式的实践形成。红色资源自身蕴含的基本元素,决定了红色资源可以运用“历史描述法”进行描述,并要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创新。

三、“历史描述法”在红色资源开发运用中的实践创新

1.要创新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过程性描述”

在红色资源的开发宣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对部分红色资源所蕴含革命精神的“规范化表述”。例如“红船精神”就是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遵义精神”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的“事实求是精神、独立自主精神、坚定信念精神、民主团结精神和务求必胜的精神”[3]等等。在今天的表达语境中,许多党员干部,尤其是年轻党员往往将这些红色资源与其革命精神简单地视为“概念”和“解释”的关系,从而忽视了这些革命精神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忽视了红色资源中的人物、事件与关系。例如,理解“红船精神”就必须了解为党的成立做出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了解“嘉兴南湖红船”与“上海一大旧址”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党成立初期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历史矛盾,由此才能更全面地理解“红船精神”的实质。同理,理解“遵义精神”,就要首先加强对遵义会议中的历史人物,工农红军当时所处的斗争环境,党内存在的领导方式的分歧,党和红军危机存亡的历史境遇等要素的描述,完整地展现这一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切不可断章取义或只注重结果导向。可以借助问题贯穿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引导受众追随问题,模拟情境,做出选择。

2.要增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目标性引导”

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其特定的目标引导体系,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应当设置不同的教育宣传目标。例如在向青年群众、共青团员进行红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突出红色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思想感召力,侧重对党史国史军史的宣传介绍,增强红色资源描述过程中的故事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激发青年群体深入学习了解红色资源的热情,为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供积极引导。在面向党员进行红色教育时,应党突出红色资源在党性锻炼中的重要作用,以党员主体视角对红色资源进行描述,充分展现党在严酷斗争实践中培育养成的民主团结、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从红色传统中汲取清正廉洁、立党为公的正能量,回归共产党的根本追求,重温初心,彰显使命。在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红色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历史比较熟悉,因此,应侧重凸显红色资源的革命理论教育的功能。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8页

[2]习近平.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J].光明日报2005.06.21(第1版)

[3]何毅亭.遵义会议的伟大意义和深刻启示[J].学习时报2011.07.25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 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N].人民日报2019.07.01

[2]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