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郑胜宴 新时代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面临的挑战及路径探析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03-24 09:26:42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郑胜宴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党校  四川南充  637500)

 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时代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改革发展稳定的现实需要。全球化多样性的社会思潮,体制改革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互联网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新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论文从三个方面就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防范社会风险做出了路径探讨。

关键词:意识形态;领导力;挑战

一、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的重大价值

1.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这为新时代我们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指明了方向、提供遵循。提高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领导力是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意识形态工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精神支柱。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仍然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要应对这些考验和风险,就要加强党的建设,尤其要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重大风险的领导能力,巩固党执政的基础。

2.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是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加深,新的安全挑战不断增加。西方敌对势力从没放弃对中国的“西化”“分化”阴谋,他们以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问题为借口企图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和占领社会主义中国的思想阵地,消融和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严峻挑战。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至关重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政治安全一旦面临危险,国家势必面临存亡的危机。提高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领导能力,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巩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巩固全民族的思想防线,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

3.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是改革发展稳定的迫切需要

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必然会触动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要处理好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实现改革的平稳进行就离不开意识形态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际上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日益淡化和认同危机。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为社会稳定提供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社会成员指出正确明晰的前进方向,向全社会提供凝神聚气的正能量,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定海神针和迫切需要。

二、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主要挑战

1.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挑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

当今世界,“一球两制”,我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将是长期和复杂的。一是西方的文化不断渗透。西方国家把中国道路、中国方案视为对其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中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西方国家有些人刻意矮化、曲解、抹黑“中国梦”,竭尽挑拨离间、混淆视听之能事,与“国强必霸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论调遥相呼应,极力“抹黑中国”“唱衰中国”“捧杀中国”。二是各种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习近平指出:“20世纪以来,社会矛盾不断激化,为缓和社会矛盾、修补制度弊端,西方各种各样的学说都在开药方,包括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实用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这些社会思潮在学术外衣的包装下,积极推销资本主义价值观念,试图抢占中国思想文化阵地,加紧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扩张,扰乱广大人民群众视听。自从社会主义理论面世以来,资本主义就将之视为“敌人”,不断攻击社会主义理论,反对马克思主义。这些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对意识形态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对意识形态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是中国体制转轨,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引发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与冲突。在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突破原有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劳动产品分配模式,产生了多元的利益群体,形成复杂的利益格局。各种理论相互碰撞,新旧观念相互冲突,思想意识产生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这些经济利益分配差异导致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必然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内产生新的矛盾和冲突。崭新的经济运行体制之下各种学说观点、思想流派泥沙俱下,极大地影响了社会主流意识。二是多元的社会结构引发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在思想文化领域体现为相应变动人群的社会意识、思想观念的深层次变化及其相互碰撞与相互冲突。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政治诉求不断增强;工人阶级队伍壮大、整体素质的提高,思想领域出现了问题;留学人员的增加,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农民阶级结构变化规模最大,他们思想受到影响最为广泛。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多样化,有接受新思维、新理念的现实需求,其中大多数人又身处非公有制领域,极易受到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干扰和侵袭。这些价值观念的冲突,给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意识形态领域安全造成严峻的挑战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 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和传播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一是对价值观念和社会舆论正确导向的不良影响。信息化时代下,互联网时刻影响着大众的思想和观念,已经成为各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和争夺的重要阵地。网络新媒体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扩音器。网络意见领袖、大V、水军等利用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感,操纵网络舆论,渲染负面情绪,编造政治谣言,企图瓦解党的执政根基。二是信息传播方式变化对意识形态安全产生重要影响。“互联网+”时代的旋涡模式中,人人都有即时信息发布与解释的机会,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并存。任何地点、任何领域的信息都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达到全世界各个角落。即使采取信息控制的手段,控制信息难度较大。信息化的情况下,在西方不良思想文化的入侵下,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理念极易改变,这对于意识形态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三、提升意识形态领导力的路径思考

1.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一是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和旗帜,我们要长期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源于创新,其最大价值在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理论创新,优化话语体系,丰富传播方式,实现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广泛高度认同,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是加强对党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宣传。不断创新意识形态传播媒介,加快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融合,探索多样化的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增强党的意识形态传播效果,不断提高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和吸引力。要强化执政党意识形态教育。党要发挥执政优势,不断创新意识形态教育载体和形式,将政党意识形态目标与民众的认知需求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开展广泛、深入的意识形态教育,使党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融入到社会成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党的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是加强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坚决反对和抵制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言行,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非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党的执政资源。党的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底线思维,尊重差异,鼓励多样,在交流互鉴的基础上,实现党的意识形态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协调整合意识形态领域内外各种关系和资源,推进不同意识形态的融合与创新,使非主流意识形态朝着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为主流意识形态所用。

2.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提升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一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化解人民内部矛盾。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意识形态的领导力。意识形态只有直面群众,渗透生活,才能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精神力量。意识形态说到底,最终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合理解决各种社会矛盾,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二是妥善处理利益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识形态所表达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社会利益关系。我国当前面临的思想认识问题是与利益问题密切相关的,思想矛盾与经济社会矛盾相叠加。利益是平衡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枢纽,提高党的意识形态领导力,坚定对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信心和信念,最根本的是要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最终还是要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是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发展。践行初心使命,践行“两个先锋队”的使命,以最广泛的利益代表性和价值观一致性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是提高党的意识形态领导力的关键所在。

3.强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意识形态的领导管理

一是要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强化风险防范意识,落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意识形态工作宣传引导方法。坚持党管媒体,发挥信息传播主导作用。加强对社会媒体管理和引导,牢牢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提升网络领域意识形态的管控能力。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引导和调控,通过建立相应的机制,如意识形态领导问责机制、预防机制、评价机制等,使党在意识形态新领域中掌握主动权。强化监督,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对社会影响力大的“网络大V”积极引导,使其为我所用,保障网络舆论的政治正确性。

二是建立健全互联网意识形态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制定网络传播活动的管理办法,加强对网上论坛、博客、社交网站等网络互动业务的监管力度。加大对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尤其是对当前人肉搜索、侵犯隐私、网络诈骗等行为,加大立法和查处打击力度,使网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要加强对信息源和网络服务供应商的管理和控制,这是防止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为此需要提高我国的网络技术水平,积极研究抵御西方“网络霸权”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作者简介

郑胜宴,四川南充人,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党校,讲师

 

收稿日期:2020-01-03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511860427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