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   
 
高教思政
 
 
 
 
 
 
 
 
 
 
文小兵 论先秦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论文编辑部-新丝路理论网   2020-11-17 08:00:33 作者:新丝路杂志社 来源: 文字大小:[][][]

基金项目:2020年度益阳市社科研究课题,编号:2020YS019

论先秦儒家思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

文小兵(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益阳  413049)

 要: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精神命脉和文化基因。其中的富国、足民、民本、和谐思想滋养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均平、法治等思想滋养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仁爱、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滋养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关键词:先秦儒家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富国、足民、民本、和谐思想滋养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从先秦开始“富国”“富民”的思想便已存在比如“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论语·先进》篇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这些都是孔子富民、足民思想的体现。孟子有富民、养民的思想。《孟子·梁惠王上》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些富国、富民的观念体现了古代思想家追求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的主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观的传统文化根源。

“民本”一词出自儒家经典《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只有以百姓为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了,国家就安宁了。以民为本还包括爱民、利民、惠民等。孟子对儒家重视百姓作了经典的表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王制》篇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说明老百姓在国家中的地位,提醒统治者要以民为本。古代的民本思想虽然是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为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价值观与其不可等同,但是其传承关系也是不容置疑的。

先秦儒家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认识,并给予了较多阐发。首先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儒家学派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要求每个人明晰自身的家庭及社会角色并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这样就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是群体关系的和谐以及邦国之间的和谐。孔子所向往的是高度和谐的社会,从其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就可以看出来。针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儒家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颜渊》,推崇“和而不同”“协和万邦”。“天人合一”则体现了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孔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孟子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不过度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这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为践行和谐观提供了内容与方法借鉴。

二、均平治等思想滋养了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孔子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孔子认为: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人民和谐相处,就不会觉得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后来历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不但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而且不断阐发,并将其发扬光大还被历次农民起义领袖利用,作为反对苛政,要求改变被压迫剥削地位的重要思想。一方面,“均平”思想体现了劳动人民要求建立平等、公正社会的迫切期望和价值追求,客观上也产生了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绝对“均平”是不可能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尽管“均平”思想有一定的社会局限,但它的精华部分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观和公正观提供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文化,主张德治而轻视法治,但并不代表不要法治。“以德以法。夫德法者,御民之具,犹御马之有衔勒也。君者,人也;吏者,辔也;刑者,策也。夫人君之政,执其窖策而已。”《孔子家语•执辔》孔子法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以法”“德法并举”。他把治国比作驾车,君主、官吏、刑罚分别是驾驭马的人、马缰绳、马鞭子,认为如果只使用马鞭子而丢弃马嚼子和马笼头,马车是无法控制的,无德法而用刑,民必流,国必亡荀子更是有着丰富“隆礼重法”的思想。另外,当时的思想家还有法尚公平、唯以法治、无讼是求等包含法治观念的主张。这些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法治观提供了重要参照与借鉴。

三、仁爱、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滋养了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将仁内化,作为阐释礼的内在依据;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一是为仁找到了依据,即人性向善,二是对仁加以拓展、延伸,所谓“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的最基本涵义是仁爱,仁者爱人。行仁的方法是忠即尽己所能。恕包括两个方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如果人人能行仁,关心、爱护、尊重人,这个社会不就会充满友爱与和谐吗?自从孟子提出性善论,人性向善便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观是对传统文化中的仁爱和友善思想的继承、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古代重要的道德概念,是修身之本。“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内在的道德品质;“信”即信任、信用,主要指“内诚”的外化。《中庸》有对“诚道”思想的深刻阐述,甚至将诚上升到万物本体的高度。这说明在古代“诚”是天地之大道,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交往应信守承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论语·卫灵公》古代历史上信守承诺的故事不胜枚举,如曾子杀猪、一诺千金的季布等。不仅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诚信,国家对百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也要讲诚信。这些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的思想来源。

 

国内刊号:CN61-1499/C

国际刊号:ISSN2095-9923

邮发代号:52-217

编辑部投稿邮箱:tougao85@163.com  tougao58@163.com

编辑部投稿热线:029-87362792  13309215487

24小时查稿专线:13309215487(同微信)

编辑部投稿QQ:693891972   1071617352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标题
评论内容
图片上传
表情图标

 
李 彬 以司法行政改革 
冯志军 戚叶雯 张  
魏明英 避税与反避税探 
靳利华 中俄毗邻区域生 
卿 红 基于宪法思维的 


覃俊丽 公益助学类社会 
蒲一帆 讲好中国扶贫故 
吴化杰 张瑞敏 “后扶 
周荣 昆明市巩固提升脱 
崔国鹏 三大行动背景下 
杂志简介 稿件要求 汇款方式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2005-2015 Www.xinxi8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9280号
所有论文资料均源于网上的共享资源及期刊共享,请特别注意勿做其他非法用途
如有侵犯您论文的版权或其他有损您利益的行为,请联系指出,论文网在线会立即进行改正或删除有关内容